独家专访:禁止激动!女排队长有颗“玻璃心”

2016-10-28 21:49红树
知音·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惠若琪玻璃心郎平

红树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11时01分,随着最后一记探头球落地,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重登奥运之巅。打出关键一球的,正是女排队长惠若琪。锁定胜局,惠若琪抱住队友,放声痛哭。此时此刻,在惠若琪南京的家中,她的母亲许雪媛从电视机旁冲进卧室,热泪盈眶地冲着丈夫惠飞高喊:“我们的女儿赢了!别激动,别激动……”

惠飞这才冲回电视机前。身为父亲,女儿正在奥运会决赛赛场上拼杀,惠飞应该眼睛眨也不眨地守在电视机旁,他为什么躲进了卧室?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故事?让一个父亲“胆战心惊”?

为排球而生的姑娘,里约奥运前猝然止步

1984年,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首夺奥运会金牌,排球成了国内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那一年,20岁的惠飞是吉林工业大学的大三学生,身高一米九七的他是学校排球队的主力,19岁的许雪媛在辽宁师范大学(大连)读书,身高一米七一的她同样也是学校女排的队员。当年7月,两人所在的球队在全国七省市大学生排球邀请赛上分获男女冠军,两个“冠军”队员也因球相识、相恋了。

毕业后,老家吉林的惠飞到大连市政府工作,许雪媛成为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名老师,1990年1月,两人结婚了。次年3月,惠若琪出生。小时候的惠若琪特别乖巧懂事,爸妈下班回家,她唱儿歌迎接:“我的好妈妈(爸爸),下班回到家,工作了一天多么辛苦呀……”逗得惠飞夫妇哈哈大笑。

1999年,惠飞调往南京一家通讯公司上班,妻子也调往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惠若琪转学到南京市赤壁路小学读二年级。当时的她已高出同学一个头,被招入南京市29中排球培训班训练。一个月后,排球队解散,惠若琪还想练球,又来到南京中山东路体校训练。刚到体校时,惠若琪根本打不上球,队里的其他孩子一次垫球能垫三五百个,她却只能垫两三个,多数时间她都是跑来跑去帮人捡球。尽管如此,惠若琪从不落下一节训练课。回到家已经很晚了,随便吃上几口饭,她就进屋写作业,连和父母说话的时间也没有。时间一长,许雪媛挺不住了,女儿在体校纯粹浪费时间,还耽误学习,太得不偿失了。她开始劝女儿放弃练球,专心学习。

惠若琪死活不同意,她向妈妈保证会打好球、学习也要争第一,两者都不耽误,许雪媛才答应了。立下了“军令状”,惠若琪像个小大人一样一一兑现了。她拼命练习球艺,其他队员练习蛙跳10圈,她就加练到30圈。她喜欢给自己找目标,总是跟妈妈说:“我把小溪当目标,我要赶上她。”赶上了,她又会说:“我又把小明当目标了。”一个个目标超越,惠若琪的球也越打越好。有一次下大雨,许雪媛对女儿说:“今天不会有人去练球,咱也不去了。”惠若琪坚持要去,那天,确实没有其他孩子来练球,但教练在。那堂课成了惠若琪和教练的专训。听着女儿雨中欢快的喊声,惠飞被深深打动了。

2004年,惠若琪考入29中学实验班,虽然经常出去训练,但她竟然考到全班第一。许雪媛又开始为女儿规划,劝她放弃排球,考个好大学。

惠若琪再次给妈妈立下了军令状:3年内不能进国家队,就专心读书。她在两年内实现了。2006年,惠若琪进入江苏省队,不久打上了联赛。2007年,她以联赛扣球榜第一的身份,被中国女排总教练陈忠和相中,入选国家队。

之后,惠若琪以国家队主力的身份四处征战。2013年,郎平接任国家队教练,年仅22岁的惠若琪当选为队长,身披12号战衣,是继张蓉芳、郎平、孙玥后又一任主攻担任队长。在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上,惠若琪代表中国队出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全程用英文接受国外媒体采访,彰显了浓浓的国际范儿,让郎平深深为之自豪。

在郎平的调教下,惠若琪带队愈战愈勇,2015年5月,在亚洲女排锦标赛上,时隔四年重新夺冠。

就在惠若琪带领众志成城的中国队,为里约奥运备战时,2015年8月,她突然出现了头晕、胸闷、心跳加快等症状,经过队里和各大医院专家诊断,她竟患上了“特发性”室心动过速心脏病。

惠若琪蒙了,郎平也蒙了。她们太懂得心动过速,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了:运动员一般心跳和心动都比正常人慢很多,身体已习惯了这种慢于常人的心动速度,一旦比正常人过速会痛苦很多。这种病不同于一般的器质性心脏病,越运动越难受,更不要说从事以剧烈著称的排球项目。

惠若琪视排球为生命,她发誓死也不会离开排球。其实,早在2013年底,她在训练中就曾感觉到心脏不适,只要运动量大,就会出现心慌、晕的情形,由于休息一下就好了,惠若琪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后来只要一训练,就有这些症状,惠若琪才跟队医说明了情况。2014年3月,惠若琪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结果只是心肌同工酶较高,医生建议她好好休养。惠若琪开始接受队医治疗,症状稍一减轻,马上生龙活虎地投入训练……惠若琪走的每一步,都是出于对排球的热爱!没想到,在最关键的时刻,心脏又掉了链子,这让她怎不心急如焚?

急归急,惠若琪从未想过放弃。当时马上要进行世界杯比赛,她坚持要用药治疗后参加。她孩子一样的泪水和执着,也时刻揪着郎平的心。

幸与不幸,挑战极限的追梦女孩两次中招

郎平不敢大意,通知了惠飞和许雪媛。夫妇俩放下工作,赶到女儿所在的宁波北仓排球集训中心。得知女儿的心声,夫妇俩既心疼又理解女儿,他们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反复和女儿、医生沟通着、协商着。最终,排管中心领导拍板做出决定:坚决不让惠若琪参加世界杯比赛,要她马上去北京接受治疗。惠若琪妥协了。8月底,在其他队友正为世界杯拼杀做准备时,她在北京阜外医院接受了心动矫正手术。惠飞夫妇再度飞往北京,进手术室前,惠若琪拉着妈妈的手:“妈,没事,手术后我就能打球了。”许雪媛的泪噗噗而下:“琪琪,你好好的,我和你爸才是大赢家。”手术进行到最关键时,惊险的一幕发生了:惠若琪的心脏突然发生室颤,心脏停止了跳动。给惠若琪做手术的是一名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他果断给予惠若琪电击治疗。一声又一声、“砰砰”的点击声,守在手术室外的许雪媛吓得几乎晕了过去。她不敢去想象女儿挣扎在生死一线之间的情景……出院后,惠若琪回到南京家中休养。

人在南京,惠若琪的视线却从未离开过中国女排,她每天从媒体上搜集女排的消息,和郎平、每个队友在微信上互动着。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时隔11年重夺冠军。守在电视机前的惠若琪既高兴又失落,看到队友们举着她的12号队服,登上领奖台,惠若琪哭成了一个泪人:队友们这是用最特别的方式,期待她们的队长早日归队啊!许雪媛也被姑娘们这催泪的一幕感动得泪水涟涟,她为女儿轻轻擦掉眼泪:“琪琪,加油!”

在惠若琪休养期间,江苏省体育训练局为她配备了专门的保健医生和一对一体能教练。2015年底,经过检查,惠若琪的心脏恢复正常,她又出现在全国女排联赛江苏对辽宁的比赛场上,期待她回归已久的球迷们,为她唱歌,送花,打出标语“终于等到你”,球迷们发自肺腑的爱,让惠若琪感动万分。

2016年2月,惠若琪重新回到国家队,再度备战奥运会。然而,只训练了两个星期,头晕胸闷的感觉又来了。专家表情凝重地告诉惠飞夫妇,她中招复发了。按照目前状况,如果她放弃竞技体育,可以不用做治疗,通过休养就能过正常生活。如果她继续从事排球,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震惊了,连一向沉稳的郎平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虽然万分不舍爱将,但心脏非同儿戏,她多次出面,劝说惠若琪回家。这一次,惠若琪也彻底坐不住了,她已25岁,如果里约缺席,下一届奥运会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了。她坚持要随队训练。面对女儿的坚持,惠飞和许雪媛辗转难眠。尤其是许雪媛,眼前浮现的,都是女儿在手术台上生死挣扎的一幕。如果说女儿第一次心脏出问题,她尚能尊重女儿重返国家队的心愿。这一次,她怎敢再让女儿冒险?

2016年2月,国家队赴漳州集训,惠若琪随父母返回南京。再次返乡,和上一次已迥然不同。曾经的梦想在苦苦折磨着惠若琪。她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我真的从此和排球无缘吗?怕父母担心,她只能背地里默默流泪。原本惠若琪是个开朗的女孩,随便靠在哪里都能睡着的那种人,但是那段时间却经常失眠……渐渐地,惠若琪的话越来越少,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什么也不做,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一坐就是一整天……

女儿的心飞了,魂没了,都随着队友去了漳州。惠飞和许雪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其实,两人比女儿还纠结,还矛盾。他们担心女儿的身体,比任何人都希望她远离排球,做一个波澜不惊的普通女孩。可是,他们又如此了解女儿,女儿早已将排球嵌入了灵魂,就此放弃,这份缺憾将终生相随。

那段时间的夜里,惠若琪在房间里和自己较量,惠飞夫妇在隔壁每分每秒都在煎熬。惠飞比妻子理性,通过和专家反复沟通,他最终决定再给女儿一个机会,让女儿力所能及地去做恢复性训练,他问妻子:“你难道忘了,女儿走到今天多么不容易?”

许雪媛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怎能忘记,女儿的排球生涯一路都是伤痕累累,最严重的一次,2010年8月,惠若琪意外受伤。那场比赛惠飞和许雪媛都在现场,因为伤情严重,惠若琪被紧急送回北京治疗。当时的惠若琪左肩关节盂唇大面积撕裂,她的左肩里面埋了七颗钉子,一辈子都不能再取出来。女儿疼得浑身发抖,但她却一滴泪也没有,她告诉妈妈,只要能继续打球,受多大罪她都无怨无悔。术后6周,惠若琪开始了康复训练。她的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在了一起,必须要撕开粘连,否则无法运动。每次牵拉,那疼痛撕心裂肺,惠若琪疼得把嘴唇都咬破了,许雪媛则心疼得泪水直流,实在看不下去,她背过脸去抹眼泪……

两人都被过去的记忆唤醒,惠飞诚恳地和妻子说:“咱们女儿多坚强,从不服输,如果不让她再试试,很可能毁了她呀!”丈夫何尝不心疼女儿,他的决定是因为太懂得女儿!许雪媛突然懂得了丈夫:他们身为父母,无论女儿是否继续从事竞技体育,都要帮她恢复成从前那个笑靥盈盈的女孩。

惠飞夫妇正式和女儿谈了一次。一听父母支持自己康复训练,惠若琪高兴得跳了起来。其实,作为一名运动员,她拼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她之所以服从,正是因为怕父母担心!得到父母首肯,惠若琪又被插上了翅膀,她又活过来了。

爱重塑了钢铁心脏,女排队长梦圆里约

虽然允许女儿训练了,惠飞夫妇却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和女儿约法三章:必须先治疗,等身体能够进行运动后再开始训练,要尊重科学,听从专业医生的安排,一旦有任何不适,马上停止……

惠若琪认真听取着父母的意见。她放下了心态,温和地调整着,积极配合着医生。等医生觉得她问题不大了,她又开始了适应性训练。在专家的陪同下,她每周在南京体科所训练四次,身上佩戴医学检测设备,绑着许多电线,获取准确数据,她每天还要检测心脏状况,身上随时佩戴心率带,由医疗和体能专家组成的四人团队时刻监控她,其完成情况汇总后向医生和中国女排汇报。

女儿在“前线”拼搏,许雪媛也全力做着后勤保障工作,她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惠若琪补身体。运动营养补给,喝汤最好,她尝试做鱼汤、鸽子汤、甲鱼汤……为了让女儿多摄取营养,她还自创将坚果和水果混合在一起的合成果汁给女儿晚上喝……

在做好营养保障的同时,惠飞夫妇学会了讲各种笑话,转移女儿的注意力。惠若琪还有个小她10岁的妹妹惠若璇,正在念高一,惠飞发动小女儿一起,一家人比赛,谁讲的段子好玩,幽默……这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一点点滋养着惠若琪的心灵。自从成为专业运动员后,她很少待在家里。休养的这段日子,成了一家四口难得的温馨时光。白天,父母上班,妹妹上学,惠若琪就听音乐、上网、学英语,搜集好玩的段子。晚上,和父母,妹妹一起做一顿可口大餐,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拼段子。周末,一家人打打牌,看看电影,找美食,近郊游。惠若琪训练时,不管多忙,许雪媛一定陪伴左右。

惠若琪喜欢宫崎骏的漫画,趁着有时间,她在网上做攻略,去了趟日本,特意去看了宫崎骏的展览。郎平也时刻惦念着爱将。她耐心地说:“你一定不要急,我等你。队长我一直给你留着!”

过去,妹妹经常和惠若琪对着干。在运动方面,妹妹完全没有遗传父母的天分。就连最普通的跳绳、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也做不好,因为和姐姐念的同一所中学,名字相像,经常有老师问她是不是惠若琪的妹妹,她一口回答说:“不是”。惠若琪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英语作答,妹妹总是录下来,自己再说一遍,也录下来,给姐姐发过去。妹妹的口语和听力特别棒,说得比姐姐好很多。

惠若琪在家休养后,妹妹每天都积极锻炼,她跟每个人都宣称:“我是惠若琪的妹妹,不能给她丢脸。”有个作家到学校里签名售书,妹妹跟作家说,你给我签一个,我也给你讨一个惠若琪的签名,对方十分兴奋,问她真的假的,她特自豪地说:“我是惠若琪的妹妹!”姐姐成了妹妹的偶像,而这份承认和相爱,在自己低谷时,别样的鼓励着惠若琪。

2016年春节,惠若琪跟父母回老家吉林过年,她用自己的积蓄给了爷爷和两个姑姑都发了红包。之后,她又赶赴大连,看望舅舅和姨妈,跟表兄妹贴春联,挂灯笼,享受缺失的天伦之乐。

父母的爱,有生以来最“慢”的这段光阴,和生命极限不卑不亢全力争取的态度,感动了上苍,惠若琪的身体奇迹般地在恢复。2016年4月,在距离奥运会还有99天时,她经过各项检查,结果可以胜任大运动量的训练,她终于重返国家队。一回到队里,郎平就郑重地把队长队标交到她的手里。

2016年6月,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上,郎平第一次让惠若琪上场。比赛前,她一再叮嘱爱徒:不能激动。换上比赛服,惠若琪顾不上了,她兴奋不已,久违的激情,让她力量满满。这场比赛,惠若琪状态很好,中国女排在决赛中3比0完胜泰国,夺得冠军,惠若琪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评为MVP。

2016年7月30日,惠若琪带队出现在里约,在全场上调动队员,100%贯彻郎平的思路。郎平只有每次在惠若琪上场前,一遍遍叮嘱惠若琪:“不要激动,不要高声呐喊!”惠若琪郑重点头。女儿的搏杀,牵动着惠飞夫妇的每一根神经。在决赛时,惠飞根本不敢看直播,直接躲在了卧室里,直到锁定胜局他才冲回了电视机前。

赛场上的惠若琪转身抱住队友,痛哭失声。郎平第一个抱住了惠若琪,依旧叮咛:“不要激动,不要激动。”她说着,泪水已潸然而下,只有她懂得,惠若琪走到今天,有多么不容易。这一幕,令惠飞夫妇也热泪盈眶。让我们致敬这了不起的一家人。

猜你喜欢
惠若琪玻璃心郎平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玻璃心给谁看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作怪的玻璃心
敲碎职场玻璃心
惠若琪 这一次,绝不错过
五一豪华出行,小心你的玻璃心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