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6-10-29 00:56宋维丽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7期
关键词:膘情产仔数公猪

宋维丽

(甘肃省临洮县龙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临洮 730500)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宋维丽

(甘肃省临洮县龙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临洮 730500)

为保证后备母猪有优良的繁殖能力,早期应尽可能保证其最大的增重,至90 kg后,应根据膘情进行限制饲喂。准确进行发情登记,及时配种,对不发情母猪进行及时治疗或淘汰。文章就如何饲养后备母猪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配种;优饲

1 种母猪的年更新率

1.1基础母猪的概念

经过一两胎检验合格的母猪被称为基础母猪,基础母猪是猪场生产种猪和商品猪的基本条件。后备母猪配种妊娠产仔后,经过产仔、哺育、仔猪发育情况等记录,确认符合要求的才可进入基础母猪群,如果头胎产仔情况不符合要求,可检验第二胎,第二胎符合要求,则进入基础母猪群,不合格母猪作育肥猪处理。

1.2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

基础母猪繁殖一定胎次后,其繁殖性能就会衰退,仔猪质量下降。所以每年必须有一定数量经过检验的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以更新淘汰的基础母猪。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一般规模化猪场的年更新率为25%~40%,更新率高时,基础母猪的更新速度加快,如果能进行有效的选种,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种母猪群的质量。但更新速度快,会使种母猪的培育成本增加,增大了每头仔猪的生产成本。更新速度慢,有利于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但由于不能及时淘汰衰老和品质较差的种母猪,而影响整个种母猪群的质量。一般商品猪场的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为33%左右,即每年有1/3的种母猪要淘汰,同时,每年增加占基础母猪数1/3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

2 后备母猪的配种年龄

2.1初配年龄

后备母猪6月龄、90 kg以上时,转入配种母猪舍适应环境。在配种母猪舍适应30~45 d,纯种母猪体重达到115 kg以上,杂交母猪达到105 kg以上;7~8月龄,发情2或2次以上,进行初次配种。体重达不到105 kg的母猪即使是第三次发情也不能配种,发情次数不足2次的,即使体重达到105 kg也不能安排配种。

2.2早配带来的问题

后备母猪早配并不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早配可带来如下问题:

2.2.1窝产仔数少由于小母猪性腺发育不完善,排出成熟的卵子的数量较少,配种受胎率较低,并且窝产仔数少。而第三次发情配种的初配母猪,头胎窝产仔数一般都能达到8~10头。

2.2.2自身发育受到影响由于后备母猪自身还在生长,怀孕必然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发育。对仔猪的发育、产后的泌乳都会产生影响。结果不仅影响到母猪的利用年限,而且所产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都受一定程度的影响。

2.2.3断奶后母猪不发情由于早配、哺乳对后备母猪的生殖机能影响较大,可造成初产母猪断奶后不能正常发情,最终导致母猪被淘汰。

3 后备母猪的饲养

保持后备母猪强健的四肢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后备母猪应喂以钙、磷水平较高的日粮,并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

后备母猪日粮应含有15%的粗蛋白质,0.95%的钙和O.65%的磷。

应以其膘情确定后备母猪的喂料量:日喂料量为1.5~3 kg。后备母猪应保持中等略偏上的膘情。正常膘情的后备母猪日喂量为2.5 kg。过肥或过瘦均会导致不发情或不受孕。

4 后备母猪的管理

后备母猪6月龄进入配种母猪舍后,应以小群群养,4~6头母猪为一群。群养有利于小母猪低剂量接触病原菌,增加免疫力;发情的小母猪的气味、相互爬跨刺激有利于促进未发情的母猪的发情表现。对于7.5月龄仍不表现发情的母猪,可另外组群;采用断料一天;也可将10~15月龄的小公猪混入母猪群,每日1次,1次2 h的方法,刺激母猪发情。另外对不发情的母猪强制输精可诱发其发情。对于进行药物或其他方式促情,仍不发情,超过9月龄的后备母猪应作育肥猪淘汰。

5 后备母猪的发情记录

猪场应对后备母猪进行发情记录。6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进入配种舍后,每天应用试情公猪进行2次试情,以便及时发现发情。猪圈的栏门口应插上记录卡,登记母猪的发情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预测下次发情的时间。

6 后备母猪的优饲

实践证明,后备母猪在孕前进行优饲,有利于促进母猪的发情和多排卵,从而提高头胎母猪的窝产仔数。后备母猪的优饲体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质量,应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优质动物蛋白饲料,推荐在母猪日粮中添加3%的优质鱼粉。另一个是数量,在优饲期间,增大日喂量,从原来的2.5 kg,增加到3 kg。优饲的时间是配种前14 d左右开始至配种。可根据发情记录,在第二次发情1周后进行优饲。配种后母猪的日喂量应调整到2~2.5 kg,不必再添加鱼粉等动物性蛋白。

7 后备母猪的配种

应选择体重适当的种公猪与后备母猪交配,尽量不用刚刚开始配种的种公猪,也不能使用体重太大的种公猪,要确保母猪的承重能力能保证配种顺利完成。

(编辑:高真贞)

S815.4

B

1006-799X(2016)17-0099-02

宋维丽(1985-),女,甘肃临洮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检疫,畜牧兽医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工作。

猜你喜欢
膘情产仔数公猪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不同膘情对母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养猪人的四点“秘籍”
断奶母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