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窝达人“汪重窝”

2016-10-31 06:20辽宁鲢子帮帮主鲢子帮帮主笨钓
垂钓 2016年9期
关键词:钓友浮标小王子

文/辽宁·鲢子帮帮主 图/鲢子帮帮主 笨钓

喂窝达人“汪重窝”

文/辽宁·鲢子帮帮主 图/鲢子帮帮主 笨钓

汪帅,我现实中的好友,擅长改良蛋奶香精加小米加三元底料混合大法,钓鲫鱼十分给力,人送绰号“鲫鱼小王子”。怎奈这个“鲫鱼小王子”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鲫鱼钓腻了,他就开始琢磨鲤鱼。经过孜孜不倦地探索实践,他自创了一套重窝大法,屡屡爆护之后,“汪重窝”的大名开始在江湖上流传开来。

一、钓鲫鱼

那应该是2010年的夏天,我俩在宫山嘴水库钓鱼,每人一个矶钓竿投出去十多米挂玉米钓鲤鱼,一个4.5米的手竿用面饵钓鲫鱼,说是钓鲫鱼,其实是5号伊势尼配1.5号子线,属于鲤鱼鲫鱼通吃。天气炎热,没口,还闹小鱼。浮标就跟在迪厅蹦迪似的,上窜下跳,提竿就没鱼。但是在离我们100多米的地方,有几个锦州钓友鲫鱼一直在连竿,看着人家哗哗地上鱼,我俩在这儿干坐着眼馋,后来汪重窝受不了了,跑到人家那边又是烟又是水的,套了好半天近乎,神神秘秘地回来了。我看见他拿了一个类似甘草片似的药瓶,把钩从水里拿出来之后放到瓶里晃一下,再把钩放在水里沾一下,然后用饵料盆弄了点小米,又把钩在饵料盆里面滚了滚,钩子上沾了好多的小米,抛竿入水。结果浮标不蹦迪了,过了3分钟,他提竿,继续从前的操作,抛了能有五六竿,我就听见他的钓位响起噼里啪啦的水花声,扭头一看,上鱼了,好家伙,3两的大鲫鱼!我索性就不钓了,在他旁边观察,只见他又抛下去第二竿,浮标稳稳地送起来两目,提竿,又中!我俩乐坏了,这饵是真好使啊!我拿起那个小药瓶,看见里面是跟面粉似的白色粉末,闻上去有一股奶香,我拿了一半,回去照葫芦画瓢,结果我这里鲫鱼也是不停地连口,一下午我俩钓了三十多斤鲫鱼。后来我们知道了那个东西叫作蛋奶香精,在有鱼但是小杂鱼多的水库,用这个东西粘钩之后沾水,再沾小米,能有效地避免小杂鱼闹钩,而且抛竿之后小米会散落一部分,鱼会越钓越多,真正做到了诱钓结合,后来汪重窝又把三元底料与小米混合在一起沾,效果更加理想,不时还会有大鲤鱼吃钩,我们用这个方法在宫山嘴水库钓了好多鲫鱼。

二、“汪重窝”的由来

自从学到了蛋奶香精沾小米钓鲫鱼之后,汪重窝在我们一群钓友中的地位猛增,而且通过他改良的蛋奶香精与小米和三元底料混合大法,钓鲫鱼的确给力。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鲫鱼小王子”。怎奈这个“鲫鱼小王子”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是一个不停摸索前进的人。鲫鱼钓腻了,他就开始琢磨鲤鱼。以前我们钓鲤鱼无非是挂玉米干等,他在那个百度还不是很万能的年代,翻阅了无数的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宫山嘴水库的鲫鱼密度很大,小杂鱼也多,打那么几团窝子,没等大鲤鱼来呢,小鱼一会儿就给吃光了,所以,想钓鲤鱼,一定要重窝,重重的窝,大大的重窝。”于是再去钓鱼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中等身高的壮汉,头顶一个洗脸盆,背着渔具兜子,左手拎着折叠椅,右手一个大玻璃丝袋子,里面装着最少30斤窝料。到水边之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足足弄了一大盆,然后哐当哐当地往钓点撇,足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窝团,撇进去十五六团,然后他静静地抛竿入水,点上一支烟,这一天的垂钓生活就算是开始了。我坐在他旁边继续抛我的竿,结果两个多小时,浮标一动不动,他又弄了一盆,这次分散着撇,周围3米见方都有窝团入水的痕迹。结果可想而知,在他的重炮轰炸之下,我俩那天正儿八经地当了一把空军。后来有好一段时间,汪重窝一直贯彻他的钓大鲤的理念:“重窝,长蹲死守!”由此,他的绰号由之前的“鲫鱼小王子”成功地变成了“汪重窝”。在“汪重窝”炮轰水库的日子里,我们不约而同地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不光他自己空军,在他的炮火之下,周围20米也被连带着坐飞机……

三、“汪重窝”的逆袭

在汪重窝轰炸水库的那个夏天,他又发现隔壁钓友海竿做阵,一字排开好不气派。而且最最让他承受不住的是他这边炮火连天一无所获,隔壁钓友却海竿爆炸钩屡屡建功,以前从未见过的十多斤的大鲤子一条接一条地被拽上岸,更有甚者划着橡皮船做好浮标之后撒上一条长长的玉米窝子,送钩下水之后大鲤大草接二连三地来报到。

“哥,咱得换路子了,水库还是得海竿拿大物啊!”

商议之后我们学着锦州、沈阳钓友的钓法照葫芦画瓢,又是大爆炸又是做窝送线,效果总是不甚理想。

汪重窝在学习总结了众多钓鱼大师的钓鲤方法之后灵光一现,发现了万变不离其宗的不二法门——所有的钓鲤鱼经验里面都说钓鲤鱼要做重窝,但是窝子一定要有一定的挥发性用以诱鱼,比如说曲酒(用曲酒的意义在于酒精溶于水并且易于扩散,而且鱼的天然食物之中就有曲酒的发酵味道)、麦麸(带有香味的麦麸总会随着水流飘荡)、玉米(老玉米在水中会一直持续地飘散香味,长达两三天)、豆粕(道理等同于玉米)。

我依稀记得那是2011年的5月,汪重窝信誓旦旦地和我说他参透了钓鲤的不二法门,不依不饶地缠着我带上全部海竿装备,要大干一场。其实对于我们辽宁地区来说,5月初钓鲤鱼还是有点早,但我实在拧不过他的死缠烂打,带着一万分的不情愿,和他来到了宫山嘴水库。他扛了两麻袋窝子、少量的发酵玉米和豆粕、半袋子小鸡饲料、半袋子蒜味的原塘颗粒、一大袋放酸了的豆腐渣。到了水边他套上一个汽车内胎就蹦了下去,做了两个浮标之后来来回回地扔进去能有50斤上述东西的混合物,然后我们把海竿挂上玉米打进了窝点。

他爬上岸之后用那冻得瑟瑟发抖的颤音向我讲述:“重窝未必全部沉水,一定要虚实结合,让鱼闻味而来,但是又找不到什么实质性充饥的玩意。我们的窝点下面是一个立体的雾化带,让食物的香味围绕在鱼的周围,但是鱼又很难找到可以大口吞咽的东西,这时候鱼儿看见我们鱼钩上的玉米,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张口就吞……”

我那怀疑与不屑的目光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轮子的出线声所打破。中鱼了!我一个箭步蹿过去抬起鱼竿,一股沉甸甸的感觉瞬间传到我的大脑,几个回合之后一尾六七斤重的鲤鱼被汪重窝抄了上来。我们简直乐开了花儿。10分钟过后,前一条鱼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另一把海竿由于泄力过紧,嗖地一下被拽进了水里,汪重窝眼疾手快飞身下水拿起竿子,遛了十来分钟,一条十来斤的鲤鱼上岸。这是我们的第一条超10斤的大鱼,大鱼进入抄网的那一刻,各种粗话从我们两个自认为是斯文人的嘴里脱口而出,那是一种发泄,一种莫大喜悦之后无以言表的兴奋。那感觉我至今难以忘怀。毕竟,这是对我们漫长垂钓生涯的一种肯定,一种可以和钓友炫耀的谈资。就好比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国之后总会谈起:“想当年我被日本鬼子通缉的时候……”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觉得10斤鲤鱼之后肯定会有更大的惊喜,可惜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只是回忆我以往的垂钓生活,回忆不是小说,在那条大鱼之后,陆续又上了几条三五斤的半大鱼,两天的时间我们一共钓了60多斤鲤鱼,这种钓获在我以后的垂钓生涯中屡屡可见,但是那的的确确是我最兴奋的一次,我永远都会记得那遛鱼时候忐忑的心情以及发抖的双手。

后来我们一直坚持这种钓法并加以改良,把窝料团成团,攥到铅坠上打下去,然后猛提竿把窝料留在水底,持续地打窝再挂饵抛到窝点,免去了下水打窝的繁琐。屡屡爆护之后,“汪重窝”的大名自此在江湖上流传开来……

猜你喜欢
钓友浮标小王子
浅谈浮标灵敏度的判断
浅谈浮标的吃铅比数值
一种浮标位置修正算法*
小王子
小王子的圣诞节
提问:冬钓轻口鱼如何选择浮标?
钓友的表情包
钓轻口鱼的方法论
空巢老人钓友遍天下
呆萌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