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西省独立院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016-10-31 18:10李茂宁杨昭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特点大学生

李茂宁 杨昭

【摘 要】 当代大学生在新的时代环境、发展的社会形势和不断涌入的新兴思潮下,逐渐形成了特点显著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本文针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健康自我意识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1

1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

1.1自我意识方面。自我认意识的增强在大学期间尤为明显,但大学生自我认识也存在偏差。自我意识的起点应从自我认知开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高中生自我意识更加自觉和主动,大学生不仅主动地通过把自己和周围事物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同时努力地将社会期望转化为自我品质。虽然,此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完善,但他们又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影响,心理成熟并未完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人生观不断冲突,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往往会受到个体经历、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以及教育程度等等局限。

1.2大学生体验方面。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丰富但易波动。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知上,进而反映出个体对于自己所特有的态度与认知。大学生有着比较丰富的自我情感体验。一般来说,男女生在自我体验方面比较,男生更有信心,但是,由于涉世不深,往往容易急躁。从女生的整体特征来看,女生则表现出其内心往往舒畅、热情,但是,却多容易“忧愁”。

1.3自我控制方面。自我控制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是自我控制主动性增强体现,大学生已经逐渐的意识到自己是个有独立性的人,大学生对自己的控制方式逐步从外部控制转变为内部控制都是在独立性意识下促使的,即心理变化为自己主动掌握。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独立性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行动不需要依赖他人;在主客观的关系中,独立性又表现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并富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在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独立自主精神总是把目标指向未来,按照未来的理想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去塑造自己。

2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

2.1个体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高校大学生个体意识是指当代大学生从自身角度对各类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并根据自我认知、自我利益判断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应的个体行为。[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被分割成单独的经济实体,不断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并在经济社会中以自我价值和相关利益为指导进行着各种实践。社会形势促使高校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而集体意识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学校各类经济利益分配过程中,高校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而集体意识较弱。第二,在个人未来发展问题方面,高校大学生个体意识也较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只有坐上个人奋斗的船只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及社会就业压力下,高校大学生把自己的未来牢牢锁定在个人努力与拼搏上,事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自身发展,导致了他们个体意识较强而较少从他人和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2.2竞争意识较强,抗挫能力较弱。随着观念的更新,竞争的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竞争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竞争,通过竞争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借此提高自己应对角色的转换、环境的适应、学业的竞争、社会的挑战等问题的能力。另外,大部分学生较为关注的是自身发展的问题。他们希望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为此,他们会较为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及学院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是,与此同时,当在人际关系、学习、经济等方面遭遇挫折时,他们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又较弱。在遇到难以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时,他们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学习方法的变化,面对思维方式的转变,面对学习上的巨大阻力,部分学生往往又表现得较为被动并且缺乏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当他们参与竞争失败后,部分大学生不够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抗挫能力较弱。

3 培养健康自我意识的方法

3.1全面认识自己。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识的难处在于自己(主体我)认识自己(客体我),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要使认识具有全面性、正确性,就要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大交往空间,才能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其中,可以通过内省法来认识自己,内省法就是通过反省自己、分析自己来了解自己的方法,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自己对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应经常反思自己,自我检查得失功过,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批评中,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要一分为二的分析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盲目自大,或是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己发展与成功的机会。

3.2积极悦纳自己。大学生要有适当的目标水平,合理的理想自我定位。目标水平过低虽然很容易达到,但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且也抑制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不切实际的过高奋斗目标,个人再努力也难以实现,会降低自信心。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一个人不能客观估量自己的能力范围,仅凭良好的愿望与热情,结果会使目标落空,个人心理蒙受打击,产生挫折感。因此大学生应尽可能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自己的能力及各方面条件相匹配,既能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又有实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

4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是一项事关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工程。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其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现代民主、法制的国家制度,保障和谐的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伟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2]陆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3.

[3]王友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结构性缺失与社会责任感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特点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