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中的教育价值

2016-10-31 15:01于淑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园情感

于淑侠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为此,本园已对传统节日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融合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形成了适合本园的传统节日课程,积累了相关的实践经验。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节日文化可以为幼儿情感、态度与行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

一、有利于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幼儿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在家里养成独占心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惟我独尊”的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能力的幼儿容易被孤立冷落,从而容易导致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满足幼儿的归宿感、自尊心等心理需要方面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节庆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尝试,同伴之间互相商量、讨论。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甘露。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因此,我申报《“节日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中国的节日文化都有相应的礼节、礼仪,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着道德精神。所以,我们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节日文化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我们利用“民俗传统节日、社会纪念性节日(环保类、健康类、情感类等)”这些中华民俗传统节日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节日启蒙教育,增强幼儿对中华民俗节日、社会纪念性节日的兴趣,节日就象一棵树,有数根、树干、树枝。它的根要扎在幼儿的生活里,扎的越深,树干、树枝才会获得更多的营养,越长越大。培养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促进幼儿敬老孝亲、勤俭节约、懂礼仪、知道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例如:在制作“除夕”夜饺子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好面团、馅等,让孩子们实验包出“除夕”夜的饺子让全家人都来品尝,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知道了包饺子的步骤,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让孩子感到有成就感。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幼儿园最显眼的地方设置“民俗传统节日、社会纪念性节日”的宣传栏,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社会纪念性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让家庭教育文化进入幼儿园,使家长重温童年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重新检视自己的幸福感,也是更好的传承中国的节日文化。同时,拉近亲子间的融洽关系,发挥德育在家庭中的辐射作用,让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五、更有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节日文化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树立了科学节日观和科学儿童观,认识到从小对幼儿进行节日文化教育熏陶的重要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对更多世界性节日和外国节日活动的开展,介绍世界和外国文化、习俗、艺术等内容,提供直观的图片和影音资料,让幼儿感知、体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性,达到对儿童进行多元教育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国家,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但孩子们对于中国的节日文化了解知之甚少,他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而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有的已被淡漠,如何利用节日文化教育,提升幼儿对节日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而节日资源是广泛的、无穷的,节日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的、无定律的。教师应该放开眼界,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注意收集不同节日的素材,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活动,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民族文化,而且孩子们对于节日的认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对不同的节日,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喜欢程度也各不相同。我们应选择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且能积极参与的节日活动使孩子真正投入和喜欢。

引用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希望通过节日活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进一步建立起理解、信任、合作的桥梁;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幼儿园,能用自身的实际教育行动影响家庭对节日的观念,积极地应和时代的步伐,从而溶入到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幼儿园情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爱“上”幼儿园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