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2016-10-31 12:25白秀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情感幼儿老师

白秀梅

【摘 要】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关系到人生教育的成败,为此也引起老师、家长及社会的重点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使得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幼儿创新教育、提高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和注重批评教育的艺术三方面分析幼儿教育的创新和改进。

【关键词】 幼儿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幼儿教育作为个人一生教育的最初阶段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每个家长和整个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成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幼儿教育也要逐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重视幼儿的各种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为此,必须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是幼儿教育取得飞跃式的发展,才能使幼儿的才智和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和拓展,才能不断提高现代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教育进行创新和改进。

1 在幼儿教育中采取创新教育教学活动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老师应通过师生互动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也许会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2)鼓励幼儿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来活动的。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3)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问多答”。例如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这个情境中,我就从春天的现象、春天的人、物、花、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引导幼儿去获得有关春天的知识。

(4)正确认识“听话”与“好孩子”之间的关系。社会对人的肯定的评价经过长期的熏陶,“听话”已经成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可以说,大部分老师和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这个标准又大多是以他们自己的理念和是非判断为中心划定的圆。可事实上,在这个圆中活动的不少孩子,恰恰缺乏独立和创新的特征。

此外,教师理念的创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创新等有助于幼儿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2 培养幼儿良好自我调节能力

2.1帮助幼儿学习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1)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喜欢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因此老师的任何行为和语言都有可能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老师真正做到爱护、尊重每个幼儿,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尽可能多地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使其产生自豪感、荣誉感,重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2)利用暗示法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教育。暗示法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老师不是自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暗示诱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和领悟,这样既不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又不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

(3)开展谈话话动,帮助幼儿进行正确的(下转第252页)(上接第245页)自我评价。通过开展个别或集体的谈话话动能够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谈话话动,幼儿能够初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能干,长处会越来越多,短处会越来越少,甚至将短处转变成长处。

2.2注重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感

(1)使幼儿对人的情绪、情感有所识别,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怎样会引起不同的情感。

(2)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情感对幼儿的行为有巨大的推动、调节作用,换言之,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念,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幼儿通过体验理解过程对事物投入主观情感后,会产生“主动、积极”的态度。在各种话动中,老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

(4)提供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多参加集体话动井积极发挥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的友谊、需要和依存关系,并从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信心。

3 幼儿教育过程中讲究批评教育的艺术

3.1批评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幼儿处于成长阶段,从小尊重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家长和老师缺乏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了解,认为幼儿没有自尊心,其实大错特错。幼儿的自尊心十分脆弱,一旦受到伤害便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平复,因此在教育幼儿时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幼儿时要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机会要比成人多得多。当幼儿犯错误时,要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再耐心地告诉他某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切不可将幼儿完全否定或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幼儿的错误,这样反而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更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

3.2批评时要抓住重点,有理有据

一般在四五岁时,孩子们己经有了简单的是非观念,这时候老师讲些浅显的道理,孩子们还是听得懂的。而且,他们只有学会了理解这些浅显的道理,才会更容易接受更深层的知识,这也是每个孩子健康发展的必经阶段。

此外,批评时切不可漫天撒网。正确的批评方法是针对一个错误而谈,让孩子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使他们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改正和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教师的批评中明白自己的过失,才会更加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3.3批评时要语词恰当,大方得体

有些老师经常会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教学中,特别是当老师处在气头上时,说出的话也会毫无章法、不修边幅。其实教师的这种情绪和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特别是幼儿,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喜欢,有时调皮正是他们引起老师注意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批评时定要注意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情绪,做到客观、公正,尽可能在情绪冷静下来后,对幼儿进行教育。

在语词的使用上,教师应比其他人更加注意大方得体。老师的行为总是学生的参照标准,幼儿对于教师的崇拜心理又是学生整个受教育阶段最高的。教师的举动都很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

幼儿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始十分关键,任何家长与老师都不能忽视。教育的意义不仅在教人更在育人。同样,作为一名幼师,在教好幼儿的同时,更要注意“育”好幼儿。在现代教育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有必要从多方面对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德平.鼓励与批评并进——正确对待幼儿教育.教研,2011.4(中旬刊).

[2]土晓岚.结构游戏与创新教育.科教文汇,2008(19).

猜你喜欢
情感幼儿老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情感移植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