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2016-10-31 13:26姚妍娜衷明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化学能化学键热能

姚妍娜 衷明华

【摘 要】 5E教学模式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5个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各方面的能力,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是应用5E教学模式的具体说课内容,选课来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特色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关键词】 5E教学环;说课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在这之前初中化学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展示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并且在后面的选修4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地深入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因而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初中相关知识的提升和拓展,又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必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之后的学习,此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质结构理论基础,明白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因此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学习,既对第一章的内容知识深化,同时也为选修模块打下知识基础,学生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状态。在能力储备方面,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能力的提升需要主要应放在自主分析、归纳和合作意识上。同时深入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分析,学生对化学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不陌生,但没有经过系统的认识与学习,未具有正确的辩证观点。

由上设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难点在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理解;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学情分析,依据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上的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化学键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掌握物质的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本质;

2.通过探究实验体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熟悉基本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重点在于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问题,提高处理信息的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活动探究,体验定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科学探究思想;

2.通过了解生活中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实例,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辩证看待化学,提高节约环保意识。

四、教法、学法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采用的教法是兼具“参与”、“探究”、“解释”、“阐述”和“评价”五大环节的5E教学模式,该模式突破了以教师为学习中心的传统,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构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法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动吸收新知识。

五、教学过程

参与环节中,以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爆炸事故作为情境引入,从这次事故可以看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强大力量,这件事故也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化学的利弊权衡热潮,化学既能为人类带来便利同时也能带走一个人的生命,可是!罪魁祸首是化学吗?答案是否定的,科技本身没有错,错在掌握它的人。借此情境正好向学生揭示化学的两面性,树立辩证看待事物、合理使用能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提出引入课程主题的疑问:“怎么判断化学反应有热量的变化?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呢?”为了给学生解决问题、提出猜想的方向做引导,同时也为接下的活动探究做铺垫,我带领学生复习上一章的知识,巩固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键的断裂、形成与能量的关系。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想后,进入探究环节。

将学生小组分成两大组,分别进行教材中的2-1、2-1实验,要求各小组成员利用教师给定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进行合作探究、验证猜想,并且不同实验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观摩、观察记录现象,交流讨论结果。实验完成后,学生发现,有些反应发生后温度升高、有些降低,得出有些化学反应放热、有些化学反应吸热的结论,并提出可以通过感官温度的变化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我将根据学生的成果进入解释环节。引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再从微观知识入手,解释化学键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接着设置例题,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也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那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学生知道如何通过化学键的能量计算判断反应放热或吸热后,讲解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类比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深入解释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的原理,而热能是化学转化的形式之一,由此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之后,依据教材中的科学视野简要阐述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渗透能源对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再与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用辩证的观念看化学。

最后,梳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问题思考等方面评价自己和对方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而我进行补充和指导。教学结束后,布置课堂分级作业。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提取重点,简单明了:

2.1化学能与热能

一、E反>E生 放出能量

E反

二、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六、教学特色

最后,我的教学特色是,5E教学模式的使用让教学过程环环紧扣,而探究式的学习,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让学生自主合作,更是实现学生在沟通、实践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化学能化学键热能
化学反应与热能思维导图
热能来自何处
为什么说植物是个巨大的“化工厂”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与热能
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化学键”教学尝试
基于微观认识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
基于GE的热能回收装置
北京市再生水热能开发利用研究
学生对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水平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