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2016-11-01 21:27徐加兵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练笔指导语文课堂

徐加兵

[摘 要]语文教学中,依托课文把课堂作为小练笔的主阵地,不仅是“教教材”,更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仿写中迁移,借他人之长,妙笔生花;在扩写中写他人未写,想他人未想,拓展文本;在续写中展开想象,酌意犹未尽处,任意驰骋。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练笔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52

课堂小练笔能把读和悟巧妙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使理解运用相得益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它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密度,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依托课文开展小练笔训练,可以做如下几点尝试。

一、在仿写中迁移,借他人之长,妙笔生花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能够运用的表达技能,以此打开学写小练笔的通道,从仿句式到仿片断再到仿篇,层层递进,徐徐开来。

(一)仿句式

句式的仿写是课堂小练笔的起点,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都运用了特殊句式,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中,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的句式,赞美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我让学生先认真地读这些句子,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进行仿写,学生们就有话可写了。

(二)仿片断

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学习说明性文章”,其中有些介绍事物特点的文章十分值得学生学习。如《新型玻璃》中的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一种玻璃的特点,课后有这样一个练习:“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我抓住这一练笔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写一写。结果,一个个的“小发明家”纷纷介绍了自己的创造发明,有的发明了防尘玻璃,有的发明了照明玻璃,有的发明了杀虫玻璃……更值得惊喜的是,学生们仿写得特别认真,有的学生学着先介绍特点再介绍功能,有的学生也以一个小故事来导入,引人入胜,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这样的小练笔不正是我们所渴求的吗?

(三)仿篇章

有了句段的仿写,篇的仿写就顺理成章了。篇章仿写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点,以激发学生回忆生活,并引导学生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学生可以模仿同一类素材的描写,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白鹅》《猫》后,我引导学生仿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在学习了《颐和园》后,我试着让学生仿写家乡的一处美景。学生也可以模仿文章的写作结构,如学习了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后,模仿文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描写一处景物,抒发感情。当然,学生还可以模仿写作的顺序,如模仿四年级上册《观潮》中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写作顺序展开练笔等。

二、在扩写中写他人未写,想他人未想,拓展文本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扩写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训练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实现对文本的想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空白”处延伸——补出学生心灵的火花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常会留有一些“空白”之处,有时出现在故事情节中,有时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中……这些“空白”是文章内容的深化,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语言文字,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后,我发现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描写摇桂花时有这样一段:“……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其实,这里还有“空白”可补,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他们对这段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断描写:(1)把摇桂花的情景写具体。(2)重点描写桂花飘落的情景。(3)想象并刻画母亲和孩子们的神情、动作。

(二)感情表达——捕捉心动的一刹那

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文章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时,在学生的情感高潮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我”跑到工厂看到母亲在昏暗、嘈杂的环境下疲惫地缝衣服,这时的“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对于课文中母亲辛劳的深入了解,让学生感触很深。母亲为了照顾、抚养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自己也渐渐地变得瘦小、衰老了,自己这么辛苦赚钱,而对于“我”买书的要求却十分赞同,一点儿也不吝啬,这让学生们十分感动。这时,我适时地插入:“写一写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想一想自己的母亲为了照顾你,一天到晚都在辛勤地工作着,你心理有什么感受。”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写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三、在续写中展开想象,酌意犹未尽处,任意驰骋

读完一篇好故事,常常会使人觉得意犹未尽,让人浮想联翩。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去想象故事可能发展下去的结果,进行新奇大胆的设想,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四年级上册《小木偶》这篇课文的最后写到小木偶在蓝鼻子小女巫的帮助下得到了人世间所有的表情。学完课文后我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小木偶得到了人世间所有的表情后,在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试着往下编故事。”通过自己的想象,每个学生都编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小木偶》的新结局,过了一把当作家的瘾。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自从小女巫送给小木偶人类所有的表情后,现在的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

小红狐在逃亡的过程中,碰到了小木偶。小木偶一把拽住小红狐的大尾巴,气急败坏地说:“这下看你这个骗子往哪里逃!”边说便拨通了报警电话。小红狐苦苦哀求道:“小木偶,饶了我吧!下次我再也不敢了。”“不行,我绝不放过你!”小木偶斩钉截铁地说。“小木偶,我把红背包还你。”小红狐边说边从背上拿下红背包还给小木偶。这时,警车呼啸而至,小红狐被抓上警车带走了。小红狐罪有应得,因抢劫罪被判了五年大牢。

这样的续写不仅解决了写作时没有“下锅之米”的窘境,又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水乳交融,更重要的是这种课堂小练笔始终紧扣在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总之,在课堂小练笔指导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教师应依托课文,大胆尝试,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登亮.语文教学不能离开文本 [J].教学与管理, 2005(2).

[3] 石景章.“走进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小练笔指导语文课堂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