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类型研究
——以澄海区为例

2016-11-02 05:30后雪峰杨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澄海区中西部斑块

后雪峰杨 洁

潮汕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类型研究
——以澄海区为例

后雪峰1杨 洁2

以2016年汕头市澄海区的遥感数据和为数据源,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并对乡村聚落的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在规模上,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以大中型聚落为主,乡村聚落密度高,北部和东部地区乡村聚落以小型聚落为主,乡村聚落密度低;(2)在形态上,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破碎度低,较规则,北部和东部破碎程度高,不规则;(3)通过综合分析,将澄海区乡村聚落分为2种类型,南部和中西部地区为高密度条带型,北部和东部地区为低密度团块型。

GIS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类型 澄海区

乡村聚落就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是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外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有聚落布局、聚落形态与分类等;国内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集中在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与影响因素、空间适宜性、优化调控及聚落的综合研究等方面。汕头市澄海区属于潮汕地区的一部分,乡村聚落主要集中在潮汕平原的北部,区域内地形平坦,人口密集,土地承载压力极大。本文以澄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来分析区域内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并以此划分区域形态类型,从而为缓解过度紧张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乡村规划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澄海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三角洲,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西北界潮州市,西南毗邻汕头市龙湖区,东南与南澳县隔海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41’ -116°54’,北纬23°23’-23°38’之间。气候炎热多雨,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21°c,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27.85公里,总面积378.35km²,包括农用地222.10 km²,建设用地95.97km²。下辖8个镇、3个街道,总人口751149人,区域中心位于南部。交通便利,经济活跃,素有“粤东门户”之称。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主要是澄海区2016年Landsat4-5 TM(分辨率30m)的遥感数据,经过几何校正、坐标配准,并经解译、矢量化处理,提取澄海区乡村聚落斑块、道路、河流等要素信息。

(三)研究方法

基于获取的有关数据,运用ENVI5.1面向特征提取模块结合人工解译提取澄海区的乡村聚落斑块、道路、河流,并将乡村聚落斑块等要素矢量化。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2的空间分析模块,从规模和形态两方面分析澄海区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和类型。

二、澄海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类型

(一)澄海区乡村聚落空间规模格局

使用ENVI5.1软件面向特征模块提取2016年澄海区不同区域的乡村聚落斑块,得出乡村聚落景观指数(表1)。分别为斑块数(NP)、斑块总面积 (cA)、最小斑块面积(MINP)、最大斑块面积(MAXP)、平均斑块面积 (MPS)、斑块密度(PD)。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澄海区乡村聚落空间规模上格局,使用ArcGIS10.2中空间分析Kernel Density模块生成澄海区乡村聚落密度图(图1)。

表1 2016年澄海区乡村聚落景观指数

根据表1,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乡村聚落斑块总数16974个,每平方千米斑块数量达到686个,乡村聚落聚集密度高。平均斑块面积为2855平方米,主要是因为澄海区南部及中西部由于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离水源地近,乡村聚落以大中型为主,是全区主要的高密度区。澄海区北部和东部乡村聚落斑块总数6461个,每平方千米斑块数量达到317个,乡村聚落聚集密度较低。平均斑块面积为1510平方米,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丘陵为主,乡村聚落主要表现在微小型,主要存在形式是低密度区。

图1 2016年澄海区乡村聚落密度

图2 2016年澄海区乡村聚落领近度分析

(二)澄海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格局

领域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描述空间形态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采用领域分析的点统计来划分研究区乡村聚落的形态。其基本思想是是以乡村聚落斑块中心点为中心,向周围扩展一定的范围,根据这些扩展点与中心点的值进行函数运算,从而得到乡村聚落斑块空间分布形态。

根据图2,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乡村聚落斑块领近度高,点状密集度高,说明这些地区的乡村聚落形状简单、形态规则,空间分布比较规整、破碎程度小。澄海区北部和东部乡村聚落斑块领近度低,点状密集度低,表明这些地区的乡村聚落形状不规则,空间分布比较破碎。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以平原为主,海拔高于东部沿海低于北部山地,乡村聚落规模相对较大,形成高密度条带型;东部乡村聚落离海近,容易受到台风及海水影响,北部由于海拔较高,坡度高,整体上乡村聚落规模小,分散,形成低密度的团块状。

三、结论

(1)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乡村聚落由于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离水源地近,乡村聚落以大中型为主,是全区主要的高密度区,乡村聚落规模大。澄海区北部和东部乡村聚落由于地势高,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丘陵为主,距海近,乡村聚落主要表现在微小型,主要存在形式是低密度区,乡村聚落规模小;(2)澄海区南部和中西部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形态规则,破碎度低,形成高密度条带型。澄海区北部和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形态不规则,较破碎,形成低密度团块状。

[1]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1):72~79.

[2]汤国安,赵牡丹.基于 GIS 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1~4.

[3]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等.欠发达地区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安徽省宿州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6):711~716.

[4]后雪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经济学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5] Hill M.Rural settlement and the urban impact on the countryside[M].London:Hodder & Stoughton,2003.

(作者单位:1.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揭阳市榕城区永东小学)

本文系揭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度课题项目(JY15KL13)。

后雪峰(1987-),男,湖北随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规划。

猜你喜欢
澄海区中西部斑块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玩具产品
原材配件
玩具产品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