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2016-11-02 08:01李跃龙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椎弓节段椎体

李跃龙

(虞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商丘 476300)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李跃龙

(虞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商丘476300)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随机双盲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单纯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研究过程中对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椎体高度压缩及术前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术后Cobb角及内固定物失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明显提高固定即时稳定性,术后骨折功能恢复良好,且能降低术后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以往临床多采取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该术式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但术后仍存在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现象,导致手术原本的意义得不到实现[1-2]。临床尝试在骨折复位内固定基础上通过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植骨,使椎体复位后的空隙得以填充,脊柱稳定性亦得以重建,促进骨折更好愈合。虞城县人民医院骨科尝试应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均取样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虞城县人民医院的住院病例,均经CT确诊为胸腰段T11~L3骨折,排除伴瘫痪者,进行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者,行椎体后外侧植骨手术者。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60~75岁,平均(68.8±2.3)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30例,高处坠落28例,跌倒22例;骨折部位:T1119例,T1221例,L117例,L212例,L311例;Denis分型:A型21例,B型23例,C型19例,D型11例,E型6例。依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行全麻,取俯卧位,以骨折平面为中心,显露小关节突、椎板及棘突,于后正中取纵切口入路。对照组予以单纯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在骨折椎体的单侧关节突人字脊入点,并依次向伤椎内安装固定连接棒与椎弓根钉,以对伤椎进行撑开复位。随后通过C形臂复查,若患者存在椎体高位复位不成功,或骨块不能闭合复位,则应将部分椎板切除,并用突入椎管骨块捶打以促其复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定位进针,并安装椎弓根钉,确定无破裂后使用推入棒将人工骨植入,随后在入口处涂骨蜡。两组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评定指标对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椎体高度压缩、Cobb角,随访5~10个月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椎体高度丢失、Cobb角及内固定物失效等。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椎体高度压缩及术前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术后Cobb角及内固定物失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我国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好发于老年人,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随着我国近年来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本病的发病率亦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故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受到临床广泛重视。

恢复骨的连续性,促进骨折预后,并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目标[4]。短节段内固定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据不完全统计证实,术后被撑开的椎体内部仍有一定的空隙,内固定物在长期集中应力作用下,会使椎体内出现松动与疲劳性断裂[5]。有研究提出,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植骨可重建受损椎体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本次研究通过对比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术后Cobb角及内固定物失效情况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术式可明显改善骨折愈合效果,并降低术后疼痛。综上,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明显提高固定即时稳定性,术后骨折功能恢复良好,且能降低术后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邓红平,陈其昕,胡灏,等.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22-3324.

[2]曹开学,杨俊忠.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预后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4):123-124.

[3]肖正龙,单永兴,胡声锁,等.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4491-4493.

[4]杨晟,郑文标,东方财.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1(5):748-749.

[5]李国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2):191-193.

R 687.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054

2016-01-20)

猜你喜欢
椎弓节段椎体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