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2016-11-02 08:01张素玲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阿托阿司匹林缺血性

张素玲

(淮阳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周口 466700)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张素玲

(淮阳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周口46670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淮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TC、LDL-C、TG及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周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神经功能;血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的神经内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近几年,该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占全部脑卒中的75%~80%[1]。该病诱发因素较复杂,其中血脂异常最为常见。因此,降脂治疗在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评价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淮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女16例,男19例;年龄51~77岁,平均(64.2±4.7)岁;发病时间2~10 h,平均(6.4±1.9)h。观察组35例,女17例,男18例;年龄53~79岁,平均(63.9±4.9)岁;发病时间2~11 h,平均(6.3±1.8)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山西兰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80)治疗,100 mg/片,1片/d,口服。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治疗,10 mg/片,1片/d,口服。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变化情况。依据NIHSS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运动、感觉、面瘫、语言、视野等功能,总分0~24分,分数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高。

2 结果

2.1血脂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患者TC、LDL-C、TG及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2.2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周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病的病理基础,而血脂异常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发生,两者均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病情发展[2]。随着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容易导致患者脑组织神经细胞发生变性、软化、缺血、坏死等,使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脂质的重要成分,也是维持细胞膜流动性、完整性的关键性因素,与机体免疫力、细胞膜受体均有一定关系。TG是组成细胞器与细胞膜的重要部分,TG水平提高可减弱神经系统应激反应及敏感性,使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增高[3]。LDL-C对脑部微小血管结构完整性产生影响,增加血管通透性及血液中化学成分,从而对神经纤维造成氧化损害。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环氧化酶乙酰化,促进脑血管扩张及脑供氧量,从而改善脑部缺氧状态[4]。观察组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清脂蛋白水平及胆固醇含量,降低TG、LDL-C水平,具有降血脂功能。且阿托伐他汀可抑制斑块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流阻力,提高血管内皮舒缩能力,有效避免氧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C、LDL-C、TG及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2、4周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有助于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综上,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宋旭霞,张敏,李冬梅,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复合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9):932-936.

[2]张海波.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量效关系探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4):309-312.

[3]刘春新,郑常龙,陈艳芳,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的意义[J].现代医院,2014,14(10):31-32.

[4]严震行,丁国娟.阿托伐他汀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2例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57-59,62.

[5]陈泽超.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8):1101-1103.

R 741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056

2016-01-15)

猜你喜欢
阿托阿司匹林缺血性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