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疗效对比

2016-11-02 08:01计学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偏曲矫正术骨膜

计学超

(息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河南 信阳 464300)



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疗效对比

计学超

(息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信阳464300)

目的对比探究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发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黏骨膜完整性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创伤较小,患者黏骨膜完整性高,术后疼痛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传统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

鼻中隔偏曲是一种耳鼻喉常见疾病,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且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鼻内畸形。大部分人鼻中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曲,流鼻血、鼻塞及头疼是其主要临床症状。鼻中隔偏曲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找到合适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本次研究探讨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详细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8~67岁,平均(41.2±15.7)岁,其中鼻塞21例,鼻出血12例,脓涕5例,耳闷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42.1±14.9)岁,其中鼻塞22例,鼻出血11例,脓涕4例,耳闷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经全身或局部麻醉,通过额镜观察,在鼻中隔黏膜处进行切口,分离软骨膜与黏膜,暴露软骨,进行切除术,保留未经切除部分软骨。观察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使用药物通过鼻内窥镜对鼻腔表面进行局部麻醉。根据患者实际病症特点,选取合适的部位进行切口,将黏骨膜分离。矩形偏曲患者使用窦钳切除;偏曲步在前方且存在犄角患者,在分离黏骨膜时进行切除术;如高位偏曲,则切除部分骨质,进行偏曲矫正。术后对黏膜进行缝合,采用海绵或凡士林砂条进行鼻腔填塞[2]。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鼻中隔处于居中位置,临床症状消失,判定为治愈;鼻中隔位置基本居中,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判定为有效;鼻中隔位置仍未居中,临床症状未见消失,判定为无效[3]。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另外,对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比较。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1.7±7.4)min,术中出血量为(32.4±9.8)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4.2±5.1)min,术中出血量为(18.8±7.8)ml。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黏骨膜完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发生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传统鼻中隔矫正术中采用的额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观察到鼻中隔前1/3部分,对后半部分进行手术时容易造成一定的损伤。若要对整个中隔软骨进行手术,可能引发中隔摆动,从而导致鼻部抵抗力降低。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进步,鼻内窥镜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中隔矫正术中。采用鼻内窥镜进行中隔矫正术,具有良好的视野,可较清晰地观察到深处软骨,可以直接观察到筛骨及梨骨的特点,更有效彻底地对其进行处理,同时有效减少对鼻腔内部的损伤。鼻内窥镜可以对局部进行放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从而降低鼻中隔穿孔及黏骨膜损伤等问题的发生。手术过程中,鼻中隔矫正术以保留鼻部功能作为重要前提,仅对偏曲部分及组织进行切除,尽可能保留鼻中隔的坚韧度及弹性,加快术后恢复[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组黏骨膜更完整,且术后疼痛发生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与康洪涛[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对患者术后创伤较小,通过精细操作,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康复速度。

综上,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内镜下能够准确截骨,减少泪器损伤,手术沿局部解剖分离,术后创伤较小,患者黏骨膜完整性高,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王丽冰,江景芝,王云峰,等.青少年鼻中隔偏曲伴鼻甲黏膜肥大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11):2247-2250.

[2]熊德明.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111-112.

[3]韩治国,崔娇,吴梅.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形成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2,42(12):41-42.

[4]蔡跃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5):5520-5521.

[5]康洪涛.经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矫正鼻中隔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907-908.

R 765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073

2015-12-09)

猜你喜欢
偏曲矫正术骨膜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