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其原则分析

2016-11-03 23:11汪微微刘志勇
科技视界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权力

汪微微 刘志勇

【摘 要】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之争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而建构和组织起来的。本文从三个方面: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分析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和实现原则。

【关键词】话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1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1.1 话语主体

话语主体,通俗讲就是“谁在说”。通过话语的实践运作,主体“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它团体所认识” [1]也就是说个体只有通过话语实践,才能证明自己的社会身份,说服和控制他人的思想,才能构建区别于他人的特质。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达,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每个实践主体在社会中说话的权力是不等的,这意味着有的主体可以成为语言的拥有者,有的主体却受到限制。它经历了一个从少数权贵到多数人民大众的过程,在阶级社会,话语的主体是统治阶级,而民众只能是被限制的失语者。统治阶级通过对话语实践主体的限制、分配、制度化以达到自身统治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应包括每一个有言论权利的公民。“从横向看,有政治家、理论家、介于二者之间的智囊团、其他实际工作者等多个方面。从纵向看,有领袖个人、领导集体、广大干部甚至普通群众等多个层次” [2]政府通过对话语的运用制造权威和信赖、构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每个公民通过话语权利的实现,表达思想,达到参政议政的目的。

1.2 话语内容

话语内容意指“说什么”。它“是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与核心思想,它表达了意识形态对一定社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时代课题的解释和回答” [3]。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政治话语、学术话语、日常话语。政治话语是指统治阶级在统治过程过使用的话语,它包括各种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话语用以宣传自身价值观念、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学术话语是指“由特定概念组成并具有一定学理支撑和系统体系的话语”,它往往比较抽象、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日常话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使用的话语,具有随意性、偶发性,贴近实际,鲜活灵动。政治话语必须从日常话语中吸取营养,以体察民意,更新话语。学术话语通过对日常话语的吸收、提炼、升华进而可以反哺日常话语。政治话语的构建又需要学术话语的支撑,才能更好地说服和控制日常话语。一方面,话语作为行使、颠覆和再生权力的工具,可以加强并巩固权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是抵抗、阻碍权力的起点。因此,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和睦相处时,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日常话语是和谐的;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产生冲突时,三种话语也会呈现冲突、抵抗。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体内容与核心思想” [4],它必须倾听日常话语,依照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人民生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有效解释,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获得话语权。

1.3 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即话语的表达方式,意指“怎么说”。福柯指出,一方面在权力和话语的关系中,权力总是意图通过各种话语方式来建构身份认同、获得统治力量、说服、控制他人的思想。话语表达方式的恰当与否会影响权力的实施。“一般而言,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与表达方式选择越合理,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越大” [5]。另一方面福柯在研究女权主义时,又指出作为男性附属的女性几乎被剥夺了话语权,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剥夺迫使女性只能“沉默或者以男性的声音说话(生产知识),女权主义者极力摆脱这两种旧的知识生产模式” [6]他还提出女性具体的话语反抗方式:反话语和倒置话语,以此来构建权力斗争的新路线。反话语“产生新的知识,说出新的真理,并由此建构新的权力” [7] (produce new knowledge, speak new truths, and so constitute new powers);倒置话语利用主导话语中某些概念和范畴,争取合法化的地位并颠覆主导话语。由此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双方都在利用话语方式去实施控制。

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话语对其从属话语的控制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实施:评论原则、作者原则和学科原则。在评论原则里,主导话语是条文、范本和仪式化的话语,从属话语只能对其进行重述、重复和转换。作者原则是指主导话语代表着话语意义的来源及其统一性和连贯性,从属话语不能逸出统一性和连贯性所确立的范围。学科原则则指话语必须满足学科规定的方法、领域、命题和要求等等。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可以运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一系列传播方式,同时要注意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述方式。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基础,在其确定的范围和框架及命题要求内展开讨论,新媒体环境下,当网络话语逸出其规定的表达方式时就会失范。

1.4 话语环境

福柯在其话语理论中指出,话语是受主体控制、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的。以这一观点来解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下各种社会力量都试图施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就政治因素而言,我国政治权力对其有着直接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舆论表达技巧也在不断的进步提高。就经济因素而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会受到受众、广告商和赞助商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其价值观念。就文化因素而言,话语是一种符号权力,符号资本的生产和表达受到文化占有者的控制,国家就是文化占有者。新媒体时代,话语的流动依然受控制,但其中有了些许可以自由流动的空间和自由流动的资源,给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以此分析,政治话语拥有政治资本,学术话语拥有文化资源,两者可能成为社会上的常用话语,而日常话语由于在政治权力、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源上居劣势,则有可能被排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构建一定要注意从日常话语中汲取营养,反哺日常话语。

1.5 话语效果

话语的效果指的是话语所产生的说服力、影响力或者权威性、控制力。复旦大学范晓教授指出“话语是由两个互相依存的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话语内容,它是指言语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另一部分是话语形式,也就是言语者借以表达思想的形式” [8]话语效果的好坏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论述为:话语内容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和话语主体通过对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控制所获得的权力。通过增强话语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可以产生话语权威,增加受众心理认同;通过话语方式的控制则可以产生话语权力,体现意识形态话语的刚性力量。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得必须从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着手,提升话语权威,增进受众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同时规范话语秩序,增进话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2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基本原则

2.1 先进性原则

话语权作为一种权力,必定离不开政治统治权力。因为统治阶级必定会利用话语体系去为自身的合法性辩护。中国共产党是最具先进性的政党,那么在政治话语体系引领下的主流意识话语体系就必须具备先进性原则。日常生活中的话语大致有以下几种: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大众话语、西方话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先进性,仅仅靠党的先进思想和政治话语体系来指导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先进性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必须以先进性来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吸收和改造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需求和愿望的鲜活的话语,来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体系。如“习大大”、“有钱,任性”、“且行且珍惜”、 “APEC蓝”、都反映出一定的对现实的批判意义和人民对民生的要求,如果我们看见并积极采纳,主流意识的话语体系将不再是空洞的、落后的、僵硬的而是先进的、鲜活的时代语言。

2.2 人本性原则

马尔库塞在论及符号权力时指出,权利更多的是借由符号暴力来实施社会控制功能,这种单向度的语言“有助于同一和统一,有助于系统性彰扬肯定性思维和行为,有助于一直攻击越轨的批判性观念” [9]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要放弃单向度的语言控制、放弃以往自上而下的传播姿态和政治说教。要看到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硬性的意识形态灌输在网络上的不可行性。彰显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原则,言论以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使网络媒体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使传播方式更具备服务意识和人性化,改变以往大话、空话、套话的传统,更关键的是改变单向度的语言传播,实施双向度的辩证思维,以人为本,就是敢于不避政治风险为人民发声、就是多让人民发言,多与之进行互动,多听取批判性的意见和建议,肯定批判性思维,否决一言堂,这样言论才不会为权力主义和仪式性的因素所充斥,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经由人民参与、认可所获得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才具有主导权,因为它真正凝聚了社会意识。

2.3 实践性原则

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具有承继性,马克思构建了以实践为核心概念的话语体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了区别于以往所有意识形态的新的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原则:“从物质生产出发阐释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不同生产阶段的市民社会及其交往方式,又从市民的社会活动出发,阐述意识的所有理论产物及其形式,如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等——始终从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10],所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核心原则应是实践原则。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应在实践中发展,诸如以马克思主义为承继的主流意识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解释力度欠缺,而广泛采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肯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及其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又否认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批判的合理性,主义和现实之间的反差要在实践中解决。诸如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内和对外话语上的不一致,对外提倡“文明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多元化”、“求同存异”、“普惠共赢”,对内依然强调“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产阶级”对外呵斥西方应摈弃“冷战思维”对内却又时刻警惕西方话语的腐蚀。这种内外的不一致也要求我们重新梳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达到逻辑一致的统一。还有诸如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和大众话语间的关系处理也是有待实践解决的问题。

2.4 开放性原则

主流意识话语体系的开放性对内表现为它的包容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垄断,改变了传播观念,以往靠控制信息流动来控制社会的做法基本失效,事实上,譬如网络评论、网络论坛发言、网络领袖微博发言、体育和娱乐言论这些没办法也没必要去达成观念和认识上的一致,回观以往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群体事件,发现政府越是堵、越会遭到网民的问责和反击,确立好相应的法规和尺度,允许网络媒体和网民发出自己的看法,包容不同的声音,这样有助于启发民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和而不同,不同才是关键,它意味着新闻媒体求新求异的运作和读者对新颖、与众不同的阅读内容及方式的诉求。更深远的意义是:思想进步来源于不同,而相同只会使我们停步不前” [11]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获得要求我们听取、包容不同的声音,“只有对话、对立式的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单一的声音,不能结束和解决任何问题” [12]。

对外表现为它的开放性。当今世界由于安全、环保、健康等因素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报到也越来越多,诸如反腐、经济、人事改革等等。因此必须保持主流意识话语体系的开放性,不断倾听国际社会在说什么同时做出相应的决策。2014年3月的马航事件中,对马航坠机事件的报到证明主流媒体在报到的正确、及时性和权威性都有待提高,相对于英美等国家的主流媒体,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治河.福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7.

[2]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M].石家庄:人民出版社,2009:6.

[3]杨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要素及其实现[J].湖北行政学院院报,2013(3).

[4]杨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要素及其实现[J].湖北行政学院院报,2013(3).

[5]同上.

[6]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一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7.

[7]Caroline Ramazanoglu. ed. Up Against Foucault: 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20-23.

[8]范晓.语言、言语和话语[J].汉语学习,1994(4).

[9][德]马尔库塞,张峰,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87.

[11]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发刊词,1999年11月1日.

[12][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权力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