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β42结合的噬菌体展示多肽的淘选△

2016-11-04 05:44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包被滴度噬菌体

张 燃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750021)

与Aβ42结合的噬菌体展示多肽的淘选△

张燃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750021)

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即老年痴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在细胞外异常聚集、沉积是其致病机制之一。目的:筛选与Aβ42集合的噬菌体多肽。方法:本实验以Aβ42寡聚体为靶蛋白,对随机环形噬菌体七肽库进行筛选,对于筛选的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验证。结果:得到200株噬菌体克隆,全部为阳性并且部分与Aβ42的结合力极强。结论:通过对随机环形噬菌体七肽库筛选可得到与靶蛋白(Aβ42)结合的噬菌体阳性克隆,理论上这些阳性噬菌体所展示的多肽可以作为配体与Aβ42(受体)结合,而这种结合则有可能影响Aβ42寡聚体的聚集和沉淀,从而为阿兹海默症的治疗提供某些支持。

阿兹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生物淘选

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即老年痴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AD主要有三大病理特征[2,3],分别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以及由退行性突触病变和神经元死亡造成的广泛性脑萎缩。其中老年斑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和基底神经节等处,其斑块主要是由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在细胞外异常聚集、沉积而形成的。目前,AD的病因和致病机制仍然没有被完全阐明,主要有Aβ学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学说、神经凋亡学说等,其中Aβ学说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1 材料

1.1环形七肽库及所用菌株:Ph.D.-C7CTM环肽库购自New England Biolabs、大肠杆菌ER2738。

1.2主要试剂及仪器

1.2.1主要试剂及培养基:噬菌体表面衣壳蛋白Ⅲ展示随机环形七肽库(Ph.D.-C7C Phage Peptide Library)试剂盒、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8000、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5-bromo-4-chloro-3-indolyl-β-D-galactopy,X-gal)、六氟异丙醇(HFIP)、二甲基亚砜(DMSO)、十二烷基磺酸钠(SDS)、Tween-20、蛋白胨、酵母粉、聚苯乙烯小皿、酶联免疫吸附板、牛血清白蛋白(BSA)、TMB显色底物。

1.2.2主要仪器:①KQ3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②Infinite F200型酶标仪;③数显电热培养箱;④磁力搅拌器;⑤超净工作台;⑥ZS-3板式酶标仪;⑦电子天平;⑧pH计;⑨全自动灭菌锅;⑩水平摇床;輥輯訛冷冻离心机。

2 实验方法

2.1蛋白处理:Aβ42:用20mMpH 7.2的PBS溶至25μM,孵育得到寡聚体。

2.2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与结合Aβ寡聚体多肽的生物淘选

2.2.1分别将1.5mL,5%的BSA溶剂加至聚苯乙烯小皿A、B中,4℃包被过夜,备用。

2.2.2按以上方法制备Aβ42寡聚体,分别取已制备好的Aβ4240μg稀释于1.5mLTBS中,分别加至聚乙烯平皿C、D中,4℃包被2h,分别加入1.5mL,5%的BSA,37℃封闭2h,备用。

2.2.3弃掉聚苯乙烯皿A中的包被液后,将平板倒置于干净的纸巾上用力拍甩,以去除残余溶液。取1.5mLEP管,将10μL环形七肽库(噬菌体个数为2×1011个病毒子),稀释于1.1mL TBS中,均匀铺开至平皿A中,室温温和摇动1h,将A皿中的液体移至B皿中,继续室温温和摇动1h。弃掉聚苯乙烯皿C中的蛋白溶液,将B皿中的液体移至C皿中,室温温和摇动2h,t弃去D皿中的蛋白液体,将C皿中的液体移至D皿中,室温温和摇动2h。

2.2.4弃掉D皿中未结合的噬菌体,再用TBST(TBS+0.1% Tween-20)缓冲液快速洗板10次。每次均旋转以使板或孔的底部及边缘都被洗到,倾去缓冲液,倒置在干净纸巾上拍甩以除去残余溶液。

2.2.5用1mL 0.2M Glycine-HCl(pH2.2),洗脱已结合的分子,温和振动20min。

2.2.6洗脱液吸入另一干净EP管,迅速用150μL 1M Tris-HCl(pH9.1)中和。洗脱物4℃贮存过夜。挑取ER2738单克隆(噬菌体滴度测定时铺的板)于5mL LB液体培养基中,加5μL四环素,37℃10000rpm震荡培养过夜。

2.2.7将过夜菌加入5mLLB液体培养基中,加5μL四环素,37℃10000rpm震荡培养2.5h至细菌对数期。将洗脱物,20μL四环素和200μL的对数期菌加入20mL LB培养基中。37℃摇动培养4.5h。

2.2.8将培养得到的产物转到一离心管中,4℃10000rpm,离心15min。将离心得到的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同样条件,离心5min。

2.2.9取80%的上清转移至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6~1/4体积的PEG/NaCl。4℃冰浴8h。

2.2.10冰浴后,继续4℃,10000rpm,离心15min。将上清液小心倒去,再相同条件下离心5min,弃去残留上清。

2.2.11将下部沉淀重悬于1mLTBS中,4℃离心5min,沉淀细胞残片。

2.2.12沉淀物重悬于200μL TBS,0.02%NaN3中。此即为扩增后的洗脱物,4℃贮存。

2.2.13用LB/IPTG/Xgal平板滴定扩增后的洗脱物。从LB-Tet平板上挑ER2738单菌落于5mL LB培养基中,另加5μL四环素,37℃振荡培养过夜,1∶100转接至5mL LB培养基中,另加5μL四环,37℃振荡培养2h至对数中期(OD600值约0.5)。同时,用电磁炉融化顶层琼脂,按照3mL每等分分装与多个灭菌试管中,保存于55℃备用。提前37℃预温LB/IPTG/Xgal平板,每一个噬菌体滴度准备两个平板。在LB培养基中稀释噬菌体达所测的滴度。扩增后的噬菌体培养物:108-1011;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1-104。

对数菌摇好后,每等分200μL分与1.5mLEP管中,每个噬菌体稀释滴度一管。每管分别加入10μL不同滴度的稀释好的噬菌体,吹吸混匀,室温孵育5min。将侵染好噬菌体的菌液快速加入到预温的3mL顶层琼脂中,快速混匀,立刻将其平铺于37℃预温的LB/IPTG/Xgal平板上。待平板冷却5min后,用封口膜包好,37℃,倒置培养过夜。10h后,观察平板,选择有约102个噬菌斑的平板计数并算得噬菌体滴度。

2.2.14如果滴度合适,再次制备Aβ42寡聚体,取30μg稀释于1.5mLTBS中,4℃包被2h于另一小皿中,之后加入1.5mL,5%的BSA,37℃封闭2h,为第二轮筛选备用。在进行第二轮淘选时,加入2×1011pfu的噬菌体,将Tween的浓度增至0.3%(v/v)。在LB/ IPTG/Xgal平板上测定第二轮淘选所得洗脱物扩增后的滴度。再以同样的方法,用15μg Aβ42寡聚体包被一个皿准备第三轮淘选时用。

2.2.15第三轮淘选:按照其第二轮扩增后的噬菌体滴度,加入2×1011pfu的噬菌体,使用0.7%(v/v)的Tween20进行清洗。同样方法测得第三轮扩增后的噬菌体滴度。如果滴度合适,再包被一个小皿为第四轮淘选备用。

2.2.16第四轮淘选:同样方法淘选并测定第四轮洗脱后的滴度。滴度合适,便不必再扩增,滴度测定时得到的噬菌斑可做DNA测序用,其余洗脱物4℃贮存。

2.3噬菌体单克隆的挑取及扩增:①准备ER2738过夜菌,然后利用过夜菌制备对数菌。②根据第四轮洗脱后所测定的噬菌体滴度,选取适当的比例(102pfu/10μL)进行涂板,同时涂3-4个平板,37℃温箱培养12h。准备LB培养基,按100∶1加入对数菌,1000∶1加入TET,摇匀后,分别加入到灭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mL。③待噬菌斑长出后,开始挑取单个的噬菌斑于各个试管中,37℃摇床上培养4.5h。④分别将扩增好的噬菌体转移至1.5mL的EP管中,做好编号,4℃,13000rpm离心15min,弃沉淀。⑤将上清转移至新EP管中,加入总体积1/5的PEG/NaCL, 4℃静置2h,4℃,13000rpm离心15min,噬菌体便沉淀于管底。⑥小心抽去上清液体,将沉淀得到的噬菌体重悬于120μL的TBS中,以备后续实验。

2.4ELIS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按前面所讲的方法制备Aβ42寡聚体,以1μg/孔的浓度包被ELISA板同时以50μL的PBS设置对照孔,置4℃过夜。弃去孔中的溶液,每孔加入3%的BSA 280μL,置37℃温箱中2个小时。弃去孔中的溶液,用20mM的PBS缓冲液轻轻涮一下,将之前制备好的单克隆噬菌体进行编号,各取10μL稀释于50μLTBS中,加于每孔,置37℃温箱中2个小时。弃去孔中的溶液,用0.3%的洗涤缓冲液PBST洗6遍,每次1分钟,轻拍。加入用3%的BSA稀释的HRP-抗M13噬菌体抗体(1∶5000),每孔各加入50μL,置37℃温箱中2个小时。弃去孔中的溶液,用0.1%的洗涤缓冲液PBST洗6遍,轻拍。加入TMB避光显色10分钟后观察。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50μL。在酶标仪上以450nm测各孔OD值。实验重复3次。

3 实验结果

淘选一共进行了四轮,四轮淘选的结果分别为:第一轮: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2,扩增后的噬菌体培养物:108;第二轮: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2,扩增后的噬菌体培养物:108;第三轮: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3,扩增后的噬菌体培养物:109;第四轮: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3,扩增后的噬菌体培养物:1010,符合此淘选试验的试验指导: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1-104;扩增后的噬菌体培养物滴度应在:108-1011。接下来通过稀释涂布平板的方法挑取了200株噬菌体单克隆并扩增,之后用Aβ42寡聚体通过ELISA对这200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阳性验证试验,从结果可看出:筛选出来的200株噬菌体单克隆,均为阳性克隆,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编号为3、7、12、19、32、33、49、54、59、62、76、79、94、103、121、150、163、185、192、197的噬菌体阳性克隆与Aβ42寡聚体蛋白结合的能力极强。至此与Aβ42寡聚体结合的噬菌体展示多肽被成功淘选出来。

4 讨论

噬菌体环形肽库筛选是基于噬菌体展示的一项筛选技术,它利用噬菌体的衣壳蛋白可以很好的表达外源蛋白这一原理,将大量的外源的蛋白融合表达于噬菌体表面,通过生物淘选获得与目标靶蛋白结合的配体。

Aβ为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PP)的异常水解产物,它含有40-42个氨基酸,即Aβ40或Aβ42[4],分子量约为4kD。Aβ可溶性的单体及不溶性的大纤维被认为毒性较弱,可溶性寡聚体(为2-20个左右单体构成的寡聚体)是最主要的毒性形式[5]。而由Aβ特异性聚集、沉淀引起的主要毒性机制则包括了: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钙离子稳态失衡、炎症反应、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和NFT的形成等。

本实验以Aβ42寡聚体为把蛋白,通过对Ph.D.-C7C噬菌体库的淘选,我们成功得到了200株噬菌体阳性克隆。其中部分阳性克隆与Aβ42寡聚体结合力极强,理论上这部分噬菌体阳性克隆所展示的外壳蛋白多肽应该是可以与Aβ42寡聚体结合的。

后续仍有很多验证工作要做,首先是对于这20株噬菌体阳性克隆提取DNA,进行测序并且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对。其次挑选出同源性较高的氨基酸序列,按照其组成来体外合成蛋白多肽。最后需要验证这些蛋白多肽是否与Aβ42寡聚体结合以及其结合力的高低结。这些蛋白多肽一旦与Aβ42寡聚体结合就很有可能影响淀粉样蛋白的异常聚集、沉淀、细胞毒性等生物学特性,这样便给利用多肽制剂或药物治疗AD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1]Cummings JL(2004)Alzheimer's disease.N Engl J Med 351: 56-67.

[2]Frackowiak J,Mazur-Kolecka B,Kaczmarski W,Dickson D(2001)Deposition of Alzheimer's vascular amyloid-beta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rain L-3-hydroxy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ERAB).Brain Res 907:44-53.

[3]Selkoe DJ(2003)Folding proteins in fatal ways.Nature 426: 00-904.

[4]盛树立.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10.

[5]Parihar MS,Hemnani T(2004)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J Clin Neurosci 11:456-467.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或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

R749.1+6

B

1672-8351(2016)10-0126-02

猜你喜欢
包被滴度噬菌体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植物青枯菌噬菌体保存方法的研究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科学家发现最大噬菌体
正确包裹新生儿有益健康
外源ABA处理的玉米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坐公交
跟一天了
高锌日粮的应用现状、弊端及解决途径
免疫指数: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