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干预对复苏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2016-11-04 07:50曹冬梅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尿管躁动全身

●曹冬梅

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干预对复苏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曹冬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效果及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和躁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尿道刺激、意外拔管和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护理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减少了患者躁动,降低了并发症发作风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全身麻醉;留置尿管;复苏期躁动

患者在手术室全身麻醉后能够降低患者在留置尿管时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但患者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使得复苏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治疗效果[1]。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我院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所有手术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类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23例,胃癌患者1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9例,ASA在Ⅰ级患者38例,Ⅱ级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年龄为(51.16±5.23)岁;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为(50.25±5.34)岁,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术前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其讲解手术的一般流程、围手术期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讲解全身麻醉的目的,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适应性。巡回护士告知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会进行留置导尿,提高其在麻醉后的心理承受阈值[2]。复苏期护理:手术完成后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将患者送往麻醉苏醒室,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待患者意识清醒后,解除其约束,告知术后顺利完成,提高其安全感,同时有助于降低术后的应激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护理后的呼吸恢复时间、VAS评分、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其中VAS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高。镇静评分为6分,其中2-4分为镇静适当,5-6分为镇静过度;躁动评分总分为5分,1-2分则无躁动,3-5分则为有躁动。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记录躁动、意外拔管、生命体征异常以及尿道刺激发生率。

1.4 数据统计

本研究所有手术患者数据结果应用SPSS22.0统计,P<0.05则为两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和躁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躁动、尿道刺激、意外拔管和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尿道刺激、意外拔管和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躁动、尿道刺激、意外拔管和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患者在手术室全身麻醉后能够降低患者在留置尿管时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但患者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使得复苏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治疗效果。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前因导尿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缓解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感。但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对留置导尿行为毫无记忆,对留置尿管产生的尿道刺激不能耐受,并且患者麻醉后意识尚未完全清醒,疼痛刺激更加敏感,容易发生躁动。麻醉后复苏期相关的护理干预虽然影响较小,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复苏期的疼痛耐受力[3]。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留置导尿技术和镇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其躁动、意外拔管及尿道刺激等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降低其不适感。护理干预上要加强患者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麻醉复苏期护士还要加强对患者的陪伴,提高患者安全感,有效减轻患者生命体征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护理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减少了患者躁动,降低了并发症发作风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手术室)

[1]李旭霞.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干预对复苏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09-111.

[2]蔡晓敏,宣治月,金孝钜等.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尿管刺激征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5,9(7):37.

[3]谭俊华,白桦.护理干预对麻醉苏醒期全麻手术留置尿管患者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 ,(5):101-102.

猜你喜欢
尿管躁动全身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石榴全身都是宝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老鳖全身都是宝
道路躁动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