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护理体会

2016-11-04 07:50王晓红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腰背脊髓脊柱

●王晓红

脊柱损伤的护理体会

●王晓红

目的:分析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脊柱损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和负面情绪,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护理效率和质量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脊柱损伤;综合护理;效果

脊柱损伤的典型特征为伤情复杂且较为严重,其大多发生在交通事故、工况和自然灾害等,依据骨折后的稳定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不稳定型和稳定性;依据损伤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胸椎、颈椎以及腰椎损伤。早期患者需要进行临床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临床护理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治疗,但是若护理不及时或者是护理不当均会引发严重后果[1]。现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脊柱损伤患者40例进行研究,对其综合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脊柱损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有20人,平均年龄为(37.2±2.09)岁,年龄范围在21~71岁,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8例,其中3例颈椎骨折、5例腰椎骨折、9例尾椎骨折、3例胸椎骨折。对照组共有20人,平均年龄是(38.17±0.93)岁,年龄范围在22岁~69岁,男性患者14人,女性患者6人,其中6颈椎骨折、2例腰椎骨折、5例尾椎骨折7例胸椎骨折。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做好治疗之后的护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病情监测以及日常查房工作,若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综合护理方法详细如下:

(1)术前护理。脊柱损伤患者可能在短期内会出现休克现象,在患者入院之后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做好补液、扩容工作,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就多发性损伤的患者来说,需要提高监测力度,详细记录患者的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并进行沟通,调整护理方案[2]。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稳定脊柱,避免脊柱二次受伤。患者应多卧床休息,若需要翻身,必须肩部和骨盆一起翻,这样可避免脊柱扭曲。另外,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案,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必要性,在患者了解术后的注意事项之后,和患者积极沟通,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第一,麻醉与引流管管理。患者术后需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患者需要吸氧,去枕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保证口腔分泌物可顺利流出,也可正常呼吸[3]。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下肢血供和感觉运动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小便不能自理者需要保持留置尿管,且定时开放。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有无神经压受压迫状况,若有此类现象需立即通知主治医师。由于脊柱创伤手术大,出血量较多,为了避免血肿对脊髓造成压迫,甚至出现肌化和粘连,则都会影响手术效果。引流管的放置,需要保证引流通常,对引流液的量、性状等进行详细记录。第二,指导功能锻炼。患者应睡硬板床,骨折处需要垫软枕,使得脊柱过伸。术后3d后患者可开始进行腰背肌的训练。训练方法为:①五点支撑法:在伤后的14d,患者仰卧位,以头、两肘和两足支撑全身,挺胸抬腰,使得背部尽力腾空后伸;②三点支撑法,伤后21d,在上述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患者双臂放在胸前,以头、两足支撑全身,全身腾空后伸;③俯卧练习法,伤后35d,在三点支撑法基础上,采用俯卧姿势,双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腰背肌肉用力使得头部、颈部、胸部以及下肢均离开床面。第三,脊髓神经观察。外伤损害、硬膜外血肿压迫、术中牵拉等原因都会对脊髓或者脊髓血供造成损伤,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如果患者主诉四肢麻木、存在运动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则需要立即进行处理[4]。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涉及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处理,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有效率

护理有效率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

2.2 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在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协助患者每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尤其是注意对骨隆突处的保护。勤按摩受压的部位,并保持床单的平整以及干燥无碎屑。在使用便器时要避免皮肤的损伤,预防压疮的发生。鼓励患者尽早翻身与进行功能性的锻炼。进行有效的咳嗽与深呼吸,增加饮水量,预防肺部与泌尿系统出现并发症。患者在手术后的1周可以开始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其目的为增加腰背肌的肌力,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并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在进行腰背肌锻炼时应注意患者需要循序渐进,以不增其痛苦为基本原则。腰背肌的锻炼方法主要有背伸法、四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等。背伸法的锻炼方法为使患者俯卧,头、肩及背尽量的后伸,使其胸部离开床面,足与下肢翘起并后伸,上肢向背后伸,仅腹部与床接触。若患者不能够进行主动的锻炼,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对其各个关节进行活动,并对肌肉进行按摩。在手术后的7周左右患者可起身坐立,也可借助助行器与支具等进行站立与行走的联系。

四点支撑法的锻炼方法为患者用双手以及双足支撑在床面上,身体腾空,以拱桥的形状保持身形。三点支撑法的锻炼方法为患者的双臂放置在胸前,头以及双足支撑在床面上,身体离床背伸。五点支撑法的锻炼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头、双肘以及双足支撑起全身,使臀部、背部尽量的离床进行背伸。在患者积极的进行康复锻炼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尽可能的进行生活自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的活动功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与患者共同探讨定制锻炼与自理的目标,使患者逐渐实现生活自理,恢复正常生活。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护理的有效率达到了95%,满意度达到90%,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综合护理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率均有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贵州省锦屏县人民医院)

[1]何婷.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80.

[2]杨廷莲.脊柱脊髓损伤患者45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3):192-193.

[3]袁洪兰,王书珍,王丽.脊柱骨折损伤脊髓致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22.

[4]王少惠,缪少平,张宇.脊柱脊髓损伤急诊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29):318-319.

猜你喜欢
腰背脊髓脊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