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发展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6-11-05 08:09李朝奎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职业道德

李朝奎

摘 要: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教师们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但是质量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发展与创新问题等是当前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校长的聪明才智以及执行力。这就要求校长具有划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广阔的胸怀。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职业道德;制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21-02

学校的各项工作,需要教师们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学校工作高效运行,离不开团队协作水平以及个人的努力。学校管理层要认真考虑如何使团队协作达到最佳状态,如何使个人的努力程度发挥到极致。学校的管理也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随着社会进步,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改革——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现代学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更新管理理念、再造学校文化、重建管理制度。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来说,运用先进的思想,优化制度,提升管理方式,不仅是顺应当前形势的自然之举,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管理改革的大势所趋。

一、 制度健全却难以落实

大多数学校都有一套健全的校规、制度。只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奖惩不到位,学校领导对某些现象夹杂一些个人感情,有时候立场不坚定,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学校的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为了应付检查,大大降低了制度的管理功能、约束力。

二、 教育评估不科学

当前的教育评估存在很多弊端:看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只重视材料而不重视工作。这样评估成果就会使某些教育工作者弄虚作假。往往在评估之前为了应付差事补材料;不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只看重成绩,应试教育评估时主要看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能落到实处

在工作量上、工作过程上和工作成绩上以工资的方式还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一些教师不能抵制极度丰富的物质诱惑,做到安贫乐道,在教学方面注意力分散。有很多教师为了物质充裕,生活水平更高,追求第二产业为自己谋求福利,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四、 学校在教师评价上的失误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就其共性方面而言,存在着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程序五方面的误区。学校考核小组围在一起,根据自己的印象给教师打分,由考核小组几个人给教师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评价只是领导的事,教师作为旁观者,对评价工作毫无兴趣,漠不关心,导致教师侧重于量的满足而忽视了质的追求;在评价内容上,以学科考试成绩论英雄,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教师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考查。评价内容上的误区使一些教师只能教死书、搞题海,甚至有些教师违背师德弄虚作假。

五、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

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创建现代化学校的认识还没有到位,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意识不强。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远程教育资源图书仪器的使用率较低。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远教资源、图书仪器、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的作用。教学科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须深化。

学校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适应当时社会需要、适应当时教育。笔者认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学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教师和学生都是感情活跃的人,不是工具。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的管理应该以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重视社会环境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影响,重视教师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适应情况。学校管理应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素质健康、快乐、持续、高效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性化的管理,有效管理活动的核心因素是人。通过有效的学校管理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2.树立开放的管理理念,改变固有的看摊守业的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个系统必须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与外界互相传递信息、互相影响,不断应对环境,适应变化,这个系统才会不断完善、充满活力。当前紧迫的形势要求在学校管理中,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改变目前僵化的状态;要从封闭的状态解放出来,站在社会的角度寻求发展;要解放思想、树立民主意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3.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学生最优发展。

教学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但目前的中国教育现状仍不乐观。中国教师最能讲,中国学生最能考。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一讲到底。总以为只有教师讲得细,讲得多,学生作业写得多,完成得好,才能学习好。学校的任务是育人,就目前来说,变革效率低下的教学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深入持久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在关注技术层面的东西,如新的课程设置、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评价标准,也要让全体教师形成改革的愿望,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4.切实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与各项规章制度息息相关,也体现了依法治校的管理特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制度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教育形势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应对;二是制度要随思想走,管理制度与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就是毛与皮的关系;三是制度建设要走出“制度越详细越好”的误区。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孔子说过“使民以时”,治校也是如此,不当为而为是扰民,当为不为是失职。在学校制度建设这个问题上,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应当引起我们这些教育管理者的思考。

5.为更好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必须开展教育科学理论研究。

为了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育经验,必须有理论基础。开展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对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进行表扬、奖励,鼓励他们深入到教学工作当中,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方法,把教育教学活动转变成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对自己的工作方法进行探究、反思,以达到自己的实践能力。

6.建构合理的教职工业绩考评体系。

学校建设的根本是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有效解决管理中第一要素“人”的科学管理、评价与激励问题。学校管理应着力从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入手,吸取国内外学校管理的先进思想、经验,用系统的管理方法把人与事整合在一起,完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用联系的方法把业绩、个人、团队合成一个整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凝聚团队力量,达到团队整体质量提升。用评价方式贯通整个过程,以确保实现目标,使考核的结果成为教职工培训、评优的基本依据。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就是将各方面因素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学校的发展,把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更有利的高度,从而创办一个和谐的、自由的校园。

参考文献:

[1] 郭胜.精细化管理有效策略[J].宁夏教育,2014,(2).

[2]刘道玉.我国高等学校管理规律研究[J].管理世界,1991,(5).

[3]包卫.学校管理中心理策略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8,(21).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