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2016-11-05 05:55孙莉华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

孙莉华

摘 要:职业素养的养成是职业学校学生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入校两年后就将步入社会,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他们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的新形势,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贯穿职业素养教育,对中职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是很有意义的研究。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入手,谈谈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新策略。

关键词: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文化;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29-02

一、概念界定

(一)职业素养

《新华字典》中关于素养一词的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职业素养即可理解为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行为中体现出的修养。研究职业素养的鼻祖San Francisco对这一概念有更权威的论述,他将职业素养定义为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我国学者在职业素养方面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职业素养含义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职业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式概念,由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态度等构成;二是职业素养也叫做职商,指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表现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三是职业素养的 “素质冰山”说,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水面以上部分,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隐性职业素养(水面以下部分,如职业技能)构成。

尽管对于“职业素养”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其内涵基本趋同,普遍认同职业素养是一种综合表现,体现了劳动者在职业中的素养、智慧及职业的适应能力。综合上述概念,笔者认为,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可以做如下定义:一是职业心态,包括职业忠诚度、责任感、自律意识等;二是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并不是一种新生的职业教育形式,早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就出现了学徒制这种学习形式,主要是指师傅与徒弟在手工作坊中一边劳动,一边学习,通过言传身教学习与传承技能的活动。这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真实的工作场所中师傅的举手投足之间渗透着工匠的知识和技艺,徒弟通过观察及师傅手把手教学,耳濡目染逐渐掌握知识与技能。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针对传统学徒制而言,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因素,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对传统学徒制教育的升级,德国双元制较好地诠释了现代学徒制就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有天然的适用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现代学徒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同时加强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既懂理论又有技能;其次,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双方合作共赢,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最后,现代学徒制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利于学生职业选择与个人成长。

(三)现代学徒制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

1.现代学徒制有助于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养成。

首先,现代学徒制运用职业教育最本真、最朴素的 “口传手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做中学”和“理实一体化”原则,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更能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主动学习。在师傅的举手投足之间领悟和观察技能,学生既能更有效率地习得知识和技能,又能感知师傅对待职业的工作态度。其次,现代学徒制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更多,有助于学生在与师傅的相互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现代学徒制确保了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的框架下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双方通过商洽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规定并全过程参与对学生的培养。这样既可以弥补企业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员工素养的不足,也能补齐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脱离企业真实环境的短板。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取长补短,确保了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正如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所说,职业教育“仅有专门的工作经验是不够的,因为它缺少专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后者也不能直接形成实践能力。因此,只有将专门的工作经验与相关理论知识的获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础”。

3.现代学徒制能够提供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

首先,现代学徒制具有过渡功能。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从学校到学徒,再从学徒到员工的过渡,使学生能够免受由于身份与环境的变换带来的迷茫和不安,实现平稳过渡,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心态。其次,现代学徒制具有预就业功能。在各类求职者中,现代学徒制的学生由于之前在企业零距离实习的经历,不仅能较熟练操作设备,也与企业建立了天然的亲近感,因此,企业更愿意优先雇佣这些学生,既免去了入职培训和考察,又利于企业人员队伍的稳定和经济效益提高。因此,现代学徒制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二、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入校两年后就要步入工作岗位,年龄普遍偏小、阅历浅、心理不够成熟,在家中娇生惯养,再加上大多数中职生是中考失利者,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要求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建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还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成绩作为评判学业的标准,注重书本知识灌输,采取死记硬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培养欠缺全面。

中职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工作中怕苦怕累,缺乏毅力,频繁更换工作,即使能较长时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也会表现出学习能力不足、合作精神欠佳、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沟通等问题。因此,应该对上述问题加以重视,并提早预防,利用中职现代学徒制的资源与优势,建立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平台,创新职业素养教育的形式。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养成策略

(一)搭建一个平台

只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才能实现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学校课堂渗透企业生产元素,生产现场融入学校课堂,因此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共同搭建一个平台——成立教育集团,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畅通校企双方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二)塑造两支合格的师资队伍

学校与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师资进行全面统筹,校方应形成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制度,同时邀请企业的技术工人走进课堂,传授贴近企业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两类师资的再培训,不断提高素养,更新知识,保障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质量。

(三)实施三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改革。

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系统、全面的手段,因此,现代学徒制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中职生职业素养课程改革,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企业文化、生产安全、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同时结合实际,出版适用于本地区本专业的中职生职业素养校本教材。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科渗透。

职业性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性。因此,在每一堂课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仅包含知识目标,也设置职业素养目标,加强职业素养在各门课程中的渗透与应用。

3.改革评价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以学校为核心,社会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已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摒弃一张试卷定终身,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增加企业参评、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形式,将职业素养作为中职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企业文化进校园常态化

企业文化进校园,集中体现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特色,正逐步成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如通过开展“引企入校”和“引校入企”等校企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校内真实的“企业化车间”和企业的“教学化车间”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和8S管理文化;打造会说话的墙壁文化,加强教室内、走廊内的企业文化宣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将学生离校前的一个月命名为“企业文化宣传月”,集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指导、模拟招聘会等,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情境氛围;同时,将企业管理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以企业职务命名班干部,班长是总经理,宿舍舍长是管理部长,组织委员是安全部长等,使学生潜移默化感受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仍存在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多元合作性很可能会成为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这些问题的良方,成为解决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从而影响中职生优化职业生涯发展、促进个体成长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秀娟,谢红.在顶岗实习中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升[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2]曼德著.新职业观——现代职业精神培训读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4]俞兰芳.注重职业素养培养.提升技校生就业能力[J]. 职业,2012,(27).

猜你喜欢
中职生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