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司令”潘好胜的生态养鸭创业路

2016-11-05 02:14范杰,梁军,张军
乡村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老鸭正阳县坑塘

“鸭司令”潘好胜的生态养鸭创业路

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潘店村村民潘好胜,承包了8公顷水面养殖淡水鱼,并养了4 000多只白莲鸭,年净收入达20多万元,成了该县闻名的“养鸭司令”。

16岁的潘好胜因家里贫困,初中毕业就开始返乡务农。务农初期一直使用传统方式种地,偶然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条生态养鸭致富的新闻,使他产生了兴趣。经过初步考察后,潘好胜承包了村里的8公顷废塘,并在废塘边建立了生态养鸭场。认准这一致富门路后,潘好胜多方筹资10万元,从湖北省订购了4 000只白莲鸭苗,准备大干一番。然而,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子死去了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潘好胜欲哭无泪。

潘好胜通过冷静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学防疫的亏。此后,他主动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生态养鸭技术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科学养鸭、坑塘养鱼、饲料配制、快速育肥、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并聘请县、乡家禽畜牧站高级畜牧师为家庭生态养鸭场“技术顾问”,遇到难题就向专家请教。2014年1月,潘好胜向正阳县农村商业银行皮店支行申请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帮扶贷款10万元,计划扩建规模养鸭场,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冲刺。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他以生态养鸭场为家,把小雏鸭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当年订购的5 000只鸭苗严格按照科学技术饲养,定期对雏鸭进行了疾病防疫,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提高养殖效益和节省成本,他采取自然放养与饲料喂养相结合,把鸭群赶到稻田里采食青草和水中幼虫,这样有利于鸭子摄取自然界的微量元素,积累营养,促进母鸭早产蛋,公鸭早出栏。

潘好胜生态养鸭出高效,最主要的经验是稻鸭共育,鱼鸭共养。2015年,潘好胜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33.3公顷稻田和8公顷水面,他在稻田里放养鸭群,不但吃掉了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排出的粪便还能用来肥田,既有经济效益,又有巨大的生态效益。通过“稻鸭共育”他每年每667平方米减少农药、化肥开支60多元,生产出来的生态无公害绿色稻谷,每667平方米平均增收120元,每年仅种植水稻就增收了6万多元。潘好胜在承包的坑塘里放养了价值10万元的鱼苗,通过在坑塘里放养鸭群,不但提高了鸭群的养殖效益,还提高了养鱼的生产效益,大大节省了养殖成本。他的养鱼塘,还成了对外开放垂钓“乐园”,每个钓者每天交20~30元,所钓的鱼按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供垂钓者自愿购买,每天光钓鱼收入就有300多元。

要想在生态养鸭上获得更大的效益,潘好胜认为精准养殖、循环利用是关键,要及时淘汰老鸭,增添鱼苗。以前,他养殖的蛋鸭生长周期超过1 000天,通过测算,同样产100千克鸭蛋,老鸭要比新鸭多消耗10%~20%左右的饲料,经济效益低。现在,他转换经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重在提升品质,增加生态经济效益,一般在500天左右就将老鸭出售换上新鸭;公鸭一般在60天左右就出栏。鱼塘的养殖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以满足更大的需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潘好胜终于摸索出一套“稻鸭共育,鱼鸭共养,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种树,树林圈鸭”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如今,潘好胜创办了家庭生态农场,依靠稻鸭共育、鱼鸭共养走上了生态养鸭致富道路。2015年,潘好胜的生态养殖收入达到20万元,除了还清创业贷款,还带动全村创办家庭养殖场3个,培育出生态养鸭专业户150家。为了带动乡亲走共同奔小康的路子,他规划在未来3年内,以他的家庭生态养鸭场为依托,以生态养鸭专业户为骨干,注册成立正阳县好胜生态养鸭专业合作社。潘好胜的这些成绩也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被县、乡评为全县民兵创业致富标兵和生态养鸭状元。

范 杰 梁 军 张 军 河南省正阳县人武部新闻通讯组 463600

猜你喜欢
老鸭正阳县坑塘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整治废旧坑塘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近五十年来大理海西流域坑塘系统发展演变及分布特征研究
“老鸭集”餐饮创新商业模式
正阳县
淮北平原地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
拜鹅
丑老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