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6-11-06 12:03范徐妃楼建义何云芹郑秀娟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羊膜衣原体生殖道

范徐妃,楼建义,何云芹,郑秀娟

(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 金华321000)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范徐妃,楼建义,何云芹,郑秀娟

(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 金华321000)

目的 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373例为观察对象,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根据结果分为UU感染组、CT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UU阴性且CT阴性),对其早产率、新生儿死亡率、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UU感染组早产率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感染组早产率、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患者的早产及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胎膜早破;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是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可引发早产、羊膜炎、脐带脱落、新生儿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生殖道感染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是引起孕妇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了探讨UU、CT对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本文分析了373胎膜早破患者宫颈UU、CT感染与母儿预后的关系,为预防、治疗胎膜早破提供经验,以提高妊娠质量,促进母儿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373例为观察对象,均为单胎妊娠;年龄19~40岁,平均(26.8±5.3)岁;孕周28~41周,平均(36.0±3.1)周。

1.2 方法

1.2.1 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 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宫颈,先以干棉球擦净宫颈表面分泌物,将无菌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内约1.0~2.0 cm处停留10秒旋转1周,再停留10秒后取出,立即置标本管中送检。取材时避免触及阴道壁,受试者取材前1周内未进行任何抗菌药物及冲洗剂、阴道栓剂等治疗。标本进行PCR法检测其宫颈分泌物UU-RNA和CT-RNA,采用(RNA恒温扩增)核酸检测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实验,与阳性对照一致即为阳性。根据检测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UU感染组261例、CT感染组56例和非感染组(UU阴性且CT阴性)89例,其中UU、CT均感染病例33例。

1.2.2 胎盘检查 所有胎膜早破孕妇娩出的胎盘均进行病理检查。以胎膜破口为中心取10cm×10cm胎膜组织,并在胎盘中心、中间带及边缘多点取材,要同时包括羊膜、绒毛膜板、绒毛及底蜕膜,如病理提示感染则诊断绒毛膜羊膜炎。

1.2.3 观察指标 入院后每日常规进行电子胎心监护,按照Fisher评分:8~10分表示正常;5~7分表示可疑宫内窘迫,予重复检测以明确诊断;≤4分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进行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记录孕妇早产率,对新生儿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统计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新生儿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UU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妊娠结局比较 UU感染组早产率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较非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CT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妊娠结局比较 CT感染组早产率、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非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UU感染组、CT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如胎膜结构、宫腔压力、创伤、感染、宫颈机能不全、胎方位、孕妇营养等均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生殖道感染引起胎膜发生感染是导致胎膜早破的最主要原因[1]。国内外学者对UU及CT作了广泛研究,很多研究结果提示,生殖道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支原体与胎膜早破无相关性[1]。

3.1 UU感染与胎膜早破 UU感染在多数患者中呈现非特异性表现,相当部分为无症状携带状态,因此未能引起感染者重视。有文献报道[2],6%~75%的成人存在无症状支原体感染。妇女妊娠后,雌激素增高,阴道内pH值降低,利于UU生长,而孕激素的增加,抑制了细胞免疫,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强,使孕妇更易受到UU感染。国外文献报道,正常分娩的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45.8%,早产的孕妇可达87.0%[3]。UU诱发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磷脂酶,溶解线粒体膜,感染部位炎性渗出、白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变化导致羊膜脆性增加,进一步导致胎膜早破。胎膜破裂后,胎儿头部直接压迫宫颈及子宫下段,反射性引起内源性催产素分泌和前列腺素的产生,引起子宫收缩发动分娩,导致早产。既往研究提示无胎膜早破患者UU感染率为10%~30%[4],而本文中胎膜早破患者的UU感染率为70.0%(261/373)。

3.2 CT感染与胎膜早破 CT是一种不运动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能特异性侵袭下泌尿生殖道黏膜柱状上皮,最常见的入侵部位是子宫颈管,亦可定植于子宫内膜。沙眼衣原体在羊膜细胞上可以增殖,沙眼衣原体的独特生活周期使细胞不断被破坏,减弱羊膜的张力,同时,一些细胞基质内细胞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等使胎膜脆性增加,坚韧度下降而引发胎膜早破[5]。因检测样本及检测方法不同,世界范围内研究报道感染率差别很大,国外报道妊娠期宫颈CT感染阳性率为2.0%~27.2%,本文中胎膜早破患者的CT感染率为15.0%(56/373)。

3.3 UU、CT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UU及CT不但可以经阴道、宫颈上行性感染子宫内膜及羊膜囊,或直接通过胎膜微小裂孔进入羊膜腔内引起胎儿感染;而且可以通过产道感染胎儿。有研究提出,阴道分娩新生儿感染CT风险大,不管胎膜已破还是完整,剖宫产分娩感染的风险都较阴道分娩小[6]。早产是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UU能在妊娠过程中定位于滋养细胞内并种植,引起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影响细胞能量代谢、胎盘血液供应及胎儿发育,进而导致早产。而CT则在感染生殖道后可破坏羊膜上的溶酶体膜,使溶酶体释放,从而对羊膜绒毛膜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胎膜破坏,并诱发宫缩,从而导致早产[7]。本文将所有患者分为UU感染组、CT感染组及非感染组,结果发现UU、CT感染组早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且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非感染组明显高,由此可见,孕期的生殖道感染对于妊娠结局有明显不良的影响,在产期保健工作中需引起重视,对于有早产史、生殖道感染史等高危人群应尤其注意。

3.4 妊娠期UU、CT感染的治疗 妊娠期CT的感染目前有多种治疗方式,然而,对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没有定论。Novikova等[8]纳入11个试验,1449个孕妇,结果提示阿莫西林与红霉素一样有效,克林霉素效果也明显,是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禁忌或耐药时的理想选择。Hammerschlag等[9]则建议妊娠期衣原体感染使用阿奇霉素或阿莫西林。治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包括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根据国内多项药物敏感性研究,妊娠期UU感染对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盐酸米诺环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高,但由于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为妊娠期禁忌用药,因此,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考虑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在产前保健工作中,开展生殖道UU、CT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阳性检出者,进行及时必要的治疗,以达到预防胎膜早破,减少早产的发生,降低母婴发病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

[1]肖立,曹伟.生殖道感染对未足月胎膜早破认识结局的影响.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40(2):45

[2]荣蓉,万春花.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UU和CT感染的关系.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6):899

[3]姜玲,王正希,姚穗,等.胎膜早破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研究.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62

[4]陈妩,温明芳,王海雁,等.生殖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回顾调查.中国性科学,2014,23(3):33

[5]黄艳,周杜娟,徐雁.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妊娠结局关系.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4):25

[6]Silva MJ,Florêncio GL,Gabiatti JR,et al.Peri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chlamydial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study.Brazil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5(6):533

[7] Peeling RW.Antibody to chlamydial Hsp60 predicts an increased risk for chlamydial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The Journal of Infections Disease,1997,175:1153

[8]Novikova N,Cluver C.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genital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in pregnancy.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3,Issue 4.Art.No.: CD010485

[9] Hammerschlag MR,Kohlhoff SA.Treatment of chlamydial infections.Expert Opinion in Pharmacotherapy,2012,13:545

猜你喜欢
羊膜衣原体生殖道
国内外动物流产衣原体流行情况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别把支原体感染当感冒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新发衣原体研究进展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