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

2016-11-06 12:03毛建强董嘉文姚佳丽陆斌飞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胆汁反流胃镜

毛建强,董嘉文,姚佳丽,陆斌飞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9)

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

毛建强,董嘉文,姚佳丽,陆斌飞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 方法 选择57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测15分钟内十二指肠胃反流次数、单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并与200例健康对照组及胃镜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 彩色多普勒检测到十二指肠胃反流信号45例,经胃镜检查结果一致。其中胆囊切除术组21例(36.8%),健康对照组为24例(12.0%)。胆囊切除术组15分钟内反流发生次数(14.21±2.12)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2.38±0.61)秒;健康对照组15分钟内反流发生次数(8.53±1.47)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1.37±0.53)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率升高,术后超声造影检测十二指肠胃反流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超声造影;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胃反流

浙江地区是胆囊疾病的高发地区,胆石症和胆囊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胆囊切除术治疗相当普遍。胆囊切除后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本文通过超声造影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7例,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22~67岁,平均(43.0±7.5)岁。原发疾病为胆石症44例,胆囊息肉10例,胆囊炎3例。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200例,无消化道和胆道手术史,其中男107例,女93例,年龄20~65岁,平均(41.3±8.0)岁。入选病例均无上消化道手术史、消化性溃疡及特殊病史。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常规禁食10小时后来院检查,采用飞利浦HDI5000和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使用凸阵探头,频率2~5MHz。声学造影剂采用湖州东亚公司生产的“天下”牌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口服造影剂500mL后开始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沿胃的体表投影扫查胃十二指肠全貌,排除明显占位性病变。取胃窦十二指肠长轴切面,启动彩色多普勒检测,多普勒声速与幽门平面间的夹角小于45°。实时观察胃蠕动和幽门开闭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测幽门口造影剂流动信号。测定15分钟内十二指肠胃反流次数、单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视频存盘回放分析。彩色多普勒判定十二指胃反流标准:显示起自幽门口,由十二指肠球部反流入胃窦的红色信号[1]。反流阳性者次日行胃镜检查作对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超声造影后均取得满意的胃十二指肠充盈显像,彩色多普勒显示幽门排空时造影剂流向十二指肠为蓝色,造影剂反流入胃为红色。彩色多普勒检测到十二指肠胃反流信号45例(图1),其中胆囊切除术组21例 (36.8%),健康对照组24例(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切除术组15分钟内反流发生次数8~19次,平均(14.21±2.12)次,健康对照组15分钟内反流发生次数4~12次,平均(8.53±1.47)次;胆囊切除术组反流最长持续时间0.9~4.1秒,平均 (2.38±0.61)秒,健康对照组0.4~1.9秒,平均(1.37±0.53)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超声造影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性者胃镜检查表现为胃腔内见不同程度的胆汁粘液和黏膜黄染,两者结果一致。

图1 箭头示红色信号为十二指肠胃反流(STO:胃腔;DU:十二指肠腔)

表1 两组十二指肠胃反流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十二指肠胃反流是指含胆汁的碱性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幽门反流到胃腔内,可引起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坏,导致胃黏膜炎症、充血、糜烂、溃疡[2],是多种胃疾病的直接或间接致病因素[3]。胃镜检查能直接显示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腔引起的黏膜黄染,但不能进行反流定量,且胃镜检查较痛苦,患者常不易接受。

超声检查能动态观察胃十二指肠蠕动和排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同时检出十二指肠胃反流。作者前期研究发现超声造影能提高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检出,并能进行定量分析[4]。本次研究通过超声造影检测十二指肠胃反流,并与胃镜检查作对照,发现两者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证实超声造影可作为检测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一种可靠手段。本文胆囊切除术组反流发生率36.8%,健康对照组仅12.0%,提示反流好发于胆囊切除术患者,也可见于部分正常健康人群;胆囊切除术组反流发生次数和反流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胆囊切除术可能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诱发因素之一。

胆囊切除术为胆囊炎和胆结石等疾病的常用外科治疗手段,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临床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经内镜检查常发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5]。从病理生理方面考虑,胆囊切除术和十二指肠胃功能变化存在密切关系,术后发生十二指肠胃反流及其产生的慢性损害,要比普通人群风险高得多。正常肝脏每日分泌胆汁800~1000mL,并通过胆道输送并储存在于胆囊内,在进食后的消化期内有规律地排放胆汁入十二指肠,还可以缓解胆管压力,上述功能可有效减轻胆汁对胃及十二指肠刺激[6]。胆囊切除术后,一方面胆汁持续排入十二指肠,反馈刺激胃肠激素的分泌,造成胃肠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发生异常,十二指肠逆蠕动和幽门开放导致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胃腔[7];另一方面胆汁持续性地排入十二指肠,胆道失去了贮存、浓缩胆汁、间断排泄胆汁的功能,这种现象空腹时更为明显,从而增加了十二指肠逆蠕动时胆汁反流入胃的机会。

综上所述,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率升高,故当胆囊疾病或胆石症患者需行胆囊切除术时,需注意对可能出现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加以防治。可利用超声造影评估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情况,从而实现疾病的监测和预防。

[1]卢金生,张闻平,李亚君.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十二指肠胃返流的评价.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1999,15(10):792

[2]Nakamura M,Haruma K,Kamada T,et al.Duodenogastric reflux is associated with antral metaplastic gastritis.Gastrointest Endosc,2001,53:53

[3]陈宏颖,林国伟,尹彤,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理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5,11(9):949

[4]毛建强,吕建蓉,曹宪伟,等.超声造影对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价值.浙江医学,2015,37(5):425

[5]张晓辉,王锦波,卢文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3):298

[6]张晓慧.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9):116

[7]田伏洲,赵铁军,张丙印,等.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6):326

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GY24)

猜你喜欢
胆汁反流胃镜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