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靶形红斑为主要表现的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一例

2016-11-06 08:58刘润秋吕东李星汇秦萍萍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疱性强直性脊柱炎

刘润秋 吕东 李星汇 秦萍萍

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以靶形红斑为主要表现的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一例

刘润秋 吕东 李星汇 秦萍萍

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患者男,46岁。因手足、四肢、口腔红斑15 d,加重3 d于2014年9月22日入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15 d前患者手部出现靶形红斑,轻微不适。后皮疹逐渐增多,足背、四肢、口腔出现类似皮疹。近3 d来皮疹迅速增多,门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及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能控制,拟诊多形红斑收住入院。15岁时,手足部曾出现类似皮疹,使用泼尼松治疗2个月病情好转。病程中未使用其他药物,否认药物过敏史。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口服厄贝沙坦治疗。患者无谷胶过敏性肠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口腔黏膜、舌背多处糜烂、溃疡,四肢、手足末端及阴囊处多发散在靶形红斑(图1),表面未见明显的水疱及大疱。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粪便隐血、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血细胞沉降率、男性肿瘤标记物、自身抗体均正常。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混合型抗体IgG、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均阳性,血清IgG 16.5 g/L(参考值 6.94~ 16.2 g/L),IgA 5 300 mg/L(680~ 3 780)mg/L,抗链球菌溶血素O 503 IU/ml(0~125 IU/ml)。HLA-B27阳性。过敏原检测:特异性IgE(虾/对虾19 kU/L,螃蟹1.1 kU/L,蟑螂0.8 kU/L)。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正常。腹部及泌尿系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前列腺增生伴钙化,双肾结石,右肾积水。骨盆及双髋关节正位:双侧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轴位薄层CT:双侧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密度增高,符合双侧骶髂关节炎影像表现。初步诊断为多形红斑。给予抗感染、复方甘草酸苷60 ml/d、甲泼尼龙40 mg/d,治疗3 d后,仍有新发皮疹出现,原有皮疹范围扩大,甲泼尼龙改为80 mg共5 d后,无新发皮疹出现,原有皮疹中央开始干燥脱屑。入院后第9天甲泼尼龙减为60 mg,3 d后有新发皮疹,且部分原有皮损中央出现水疱,故于2014年10月8日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病理检查:下肢皮损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基底层液化变性,可见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浅层及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移入表皮,有红细胞外渗(图2)。皮损周围直接免疫荧光:IgA基底膜带波浪状阳性(图3),IgG、IgM、C3阴性。诊断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014年9月29日夜间出现双侧腰部酸胀疼痛不适,无放射痛。请风湿科会诊,依据腰部酸胀疼痛不适,结合双侧骶髂关节炎影像学表现,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最后诊断为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6个月后停用,氨苯砜100 mg/d治疗6个月后减为每日50 mg,2个月后停药,停药1周后有少许新发皮损,遂再次给予氨苯砜每日50 mg维持治疗后,皮损好转无反复,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1 患者手背、指背、阴囊可见典型的靶形红斑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基底层液化变性,可见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浅层及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移入表皮,有红细胞外渗(HE×200) 图3 皮损周围直接免疫荧光 IgA基底膜带波浪状阳性(×100)

2015-05-27)

(本文编辑:颜艳)

吕东,Email:lhyf18008@126.com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01.018

猜你喜欢
疱性强直性脊柱炎
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Baby girl’s rare skin condition makes hugging impossible
寻常型银屑病伴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和临床分析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