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持续使用与科学管理的实践

2016-11-07 01:42冯志仙
护理与康复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科岗位护士

方 颖,冯志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专科护士持续使用与科学管理的实践

方颖,冯志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探讨专科护士的持续使用和科学管理。通过医院提供支持平台,准确角色定位和明确工作范畴,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提高专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品质,发挥专科护士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实施5年,培养专科护士21人,设立专科护士岗位8个,护理门诊、全院会诊、全院讲课、护理论文、解决临床复杂护理问题、门诊健康指导等工作成绩突出,数量逐年增加,有效推动专科护士的可持续发展。

专科护士;使用;管理;实践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9.024

我国通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已经培养出一批专科护士(specialized nurse,SN),国内学者也在探索科学规范地使用和管理SN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1-4]。多数医院对SN的使用和管理存在两种问题,一是重培训,轻使用[5];二是临床工作占据SN的大部分时间[6]。在SN数量逐步递增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管理持续发展SN,引领学科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院自2010年开始培养SN,并尝试进行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至2015年12月,共培养了SN 21名,涵盖了急诊急救、成人ICU、血液净化、糖尿病、造口伤口失禁、肿瘤、康复、手术等专业,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护理。现将使用与管理方法报告如下。

1 方  法

1.1医院提供SN支持平台

1.1.1高度重视并合理设立SN岗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7]明确指出,在完善医院护理岗位设置的基础上,确定SN岗位,坚持“以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SN岗位培训制度。梁新蕊等[5]指出,SN是没有直线职权和岗位权利的有效领导者,设立SN专职岗位是提高患者安全、深化护理服务内涵质量的迫切要求。院领导高度重视SN培养、使用和发展,2011年设立第一批SN岗位5个(急诊、成人ICU、糖尿病、造口伤口失禁、肿瘤SN),根据医院实际需要,有计划的设立其他SN岗位,为SN提供更广的实践平台。

1.1.2明确SN待遇本院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护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考虑岗位性质、工作强度、工作质量、技术风险、患者满意度、规章制度执行度等要素,征询护理专家意见,确定SN的待遇为享受副护士长奖金分配系数,确保SN获得相应的报酬,以稳定SN队伍,同时规定若SN在保级考核中评估结果没有达标,则奖金分配系数降为同N4护士。

1.1.3提供知识更新平台SN作为专科领域的学科引领者,除在完成日常工作外,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推动护理专科水平发展,所以继续深化培养、加强科学研究能力,主动、及时地了解专科领域国内外护理新进展非常重要。本院为SN提供了多方位的知识更新平台,通过选拔,给予符合条件的SN短期出国进修学习的机会;护理管理者支持并给予SN科学研究的时间,让SN了解本专科现阶段的前沿资讯,思考及探索如何引领学科发展的方法等;提供参加本专科省级及以上护理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机会。

1.2准确角色定位并明确工作范畴

1.2.1SN角色定位SN的5个主要角色是临床实践、管理、咨询、教育和研究[6],并明确SN与护士长角色不重叠。

1.2.2制定岗位说明书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设计相关理论,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考察、个人访谈等多种方法对SN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最终确定SN岗位说明书,准确描述其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肿瘤SN岗位工作说明书见表1。

表1 肿瘤SN(N5)岗位工作说明书

1.3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1.3.1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经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其他医院SN绩效考核的实施现状、考核的方法及考核内容及量表,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临床护理管理专家、资深护士长、护士进行访谈,确定敏感性指标,制定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组织43位护理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最终确定SN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含Ⅰ、Ⅱ、Ⅲ级指标,Ⅰ级指标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适应绩效3部分,Ⅱ级指标包含护理质量控制、业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人际和合作能力、创新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7项内容,Ⅲ级指标共有36条目,按1~5分评价,每条目设定相应的权重,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优秀,85~89分为良好,60~84分为合格,得分<60分为不合格。科室护士长每季度对SN进行评价1次,评价结果与SN的奖金分配系数挂钩。

1.3.2定级评估与保级评估SN按照SN定级条件进行评估,符合要求并经护理部审核通过后予以聘用。聘用后,每2年进行1次保级评估,护理部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及各专科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小组对SN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资料复核和实地考核,复核内容包含科研能力、解决临床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教学能力、SN岗位胜任力、患者满意度、创新能力、应急与风险防范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承担全院性或院外培训任务、继续教育学时完成情况,通过者方能继续聘用。在任职期间发生因个人违反规章制度和流程造成严重不良事件或病假、事假、产前假等累计请假时间超过90 d,即降为N4护士。

2 结  果

至2015年12月,本院共选送21名护士参加省级及以上SN培训,并取得SN培训合格证书;共设立急诊急救、成人ICU、血液净化、糖尿病、造口伤口失禁、肿瘤、康复、手术等8个专业SN岗位;选送美国、英国进修学习11人;SN的每年收入与同年资护士收入比较高出10%~20%。SN工作开展情况见表2。

表2 年度SN工作量

3 体  会

3.1设立SN岗位的意义李华等[3]实践证明,专职从事专科工作,更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地位、促进专科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院设置SN岗位实施5年来,对提高教学科研、探索创新能力、提升护理品质、提高患者满意度、引领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护理人员也起到了示范作用。SN在实践中研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通过会诊、护理查房、院内护士培训、健康讲座等交流途径,对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性的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了因护理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和投诉,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3.2持续使用和科学管理是SN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SN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护理。因此,在注重培养的同时,不能忽略对这支队伍的合理使用[8]。SN不同于普通护士,在使用上应加以区分,探索科学有效的使用模式和管理体制,是关系到我国SN职能作用发挥、队伍生存发展的关键[9]。随着SN数量逐渐递增,专科领域逐步拓宽,岗位职责多而艰巨,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非常重要。本院在SN岗位设立、角色定位、岗位职责、待遇、考核评价体系、知识更新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SN持续使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2013年至2015年SN的护理门诊、全院会诊、全院讲课、护理论文、解决临床复杂护理问题、门诊健康指导等工作成绩突出,数量逐年增加,有效推动了SN可持续发展。

[1] 刘云,田付丽,霍孝蓉,等.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5-18.

[2] 陈妙霞,王雪华,马盈盈.ICU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8-20.

[3] 李华,黄惠根,黄蝶卿,等.专科护士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4-366.

[4] 汤爱玲,翁素贞,叶文琴.上海市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4):289-291.

[5] 黄金,张艳,李乐之,等.我国目前专科护士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243-245.

[6] 梁新蕊,张玲娟,曹洁,等.临床专科护士专职化岗位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87-18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6-288.

[8] 吴欣娟,曹晶,贺茜.培育专科护士队伍加速护理学科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8-10.

[9] 夏佳芬.国内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和发展[J].护理与康复,2010,9(4):292-294.

方颖(1986-),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4-22

冯志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R192.6

C

1671-9875(2016)09-0885-03

猜你喜欢
专科岗位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