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专科医院外科实施护理公开课教学的实践

2016-11-07 01:42李天红吴轶璇李艳红姚文艳
护理与康复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开课外科科室

李天红,吴轶璇,何 琼,李艳红,姚文艳

(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湖北武汉 430016)



·护理教育·

儿童专科医院外科实施护理公开课教学的实践

李天红,吴轶璇,何琼,李艳红,姚文艳

(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湖北武汉430016)

目的总结实施护理公开课教学对护士进行持续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通过护士公开投票,从外科12个亚专科上报的144个专科护理课程中评选出护士最感兴趣的12节课程定为外科片区护理公开课内容,由入选科室依月承办公开课教学,邀请非承办科室护士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并予以课后评价。结果12节护理公开课参训人数2 279人次,其中非承办科室护士自愿参训者2 027人次,占比88.9%。课堂测试成绩优秀776人次,合格1 498人次,合格率为99.8%;教学质量总体评价非常好者占95.6%。结论护理公开课充分整合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护理教学成果共享和教学质量提升。

护理;公开课;教学;实践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9.025

对护士进行持续教育培训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提高临床技能的重要方式,更是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1-2]。随着小儿外科的快速发展,多学科合作不断增多,对护士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医院对护士实施了医院、大科片区、病区三级分层教育培训,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譬如小儿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科护士只熟悉本亚专业护理,而要完成片区所有科室轮转至少要花费1~2年时间,这种局面使护士个人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与阻碍,也影响着科间协作的质量。为满足护士对不同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及相互交流的需求,促进团队合作和大科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2014年1月至12月,本院外科借鉴目前广泛应用的公开课[3]的教学方法,实施护理公开课教学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1.1公开课课程筛选外科包括儿童手术室、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普外科、脑外科、心胸外科、新生儿外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和日间手术中心12个护理单元,在岗护士255人。外科护理教研组在2013年12月发布公开课教学活动方案的通知,组织外科各护理单元上报2014年科内业务学习课程安排,将各科上报的课程进行整理并编号,下发至各护理单元,由各单元护士长组织科内护士根据自己兴趣对课程进行投票,外科护理教研组将票数汇总、排序,取前20项,再结合2014年医院和大科分层教育培训内容进行筛选,最终选出前12项课程定为公开课,内容为小儿上气道梗阻的护理(耳鼻喉),小儿外科危重患儿病情观察(SICU),小儿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整形外科),小儿肾积水的治疗护理(泌尿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居家护理(心胸外科)、小儿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普外科)、术中患儿安全目标实现(儿童手术室)、小儿眼部感染性疾病护理(眼科)、多科协作与有效沟通(日间手术中心)、新生儿围术期疼痛护理(新生儿外科)、儿童急性脑损伤鉴别与护理(脑外科)、儿童骨折护理与压疮预防(骨科)。

1.2授课老师资格要求公开课授课老师资质要求:本科学历且在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有在大科、医院以及市级以上会议授课经验。由承办公开课的护理单元筛选、推荐授课老师并上报至外科教研组审核批准。最终确定的12名公开课授课老师基本情况:年龄29~45岁,平均35.5岁;硕士3人,本科9人;护师4人,主管护师5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任护师1人;本专业工作年限5~30年,平均13.4年;有大科授课经验2人,医院授课经验6人,市级以上会议授课经验4人。

1.3实施

1.3.1组织管理为保证教学质量,由外科教学秘书负责督查、协调公开课执行情况。为了避免教学时间上的冲突,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教学秘书与各病区沟通协调确定全年课程顺序,由入选病区逐月依次承办(即科室当月业务学习时间定为护理公开课时间)。教学秘书课前1周发布护理公开课的课程名称、授课者、承办科室和时间、地点等信息,以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收到相关课程信息。由各护理单元护士长上报护士自愿参训的名单。授课地点原则上定在承办病区的示教室,若听课人数过多则由教学秘书事先协调安排。授课时间一般定在16:00以后,避免影响科室日常护理工作。授课当天该病区负责做好投影设备、讲课资料、场地布置等准备工作,由教学秘书负责签到和组织、协调工作。非承办科室护士按兴趣选择课程,且进行课前预习,听课时积极参与课堂间互动。课后教学秘书将课件以PDF格式上传至医院内网护理信息平台,供护士随时学习。

1.3.2质量管理实施授课前进行教学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授课内容、PPT制作、课堂讲解互动三方面,首先由承办科室护士长组织完成科内预审,再由教学秘书组织外科教研组进行复审,提出修改意见,并落实终审。为确保公开课质量,授课老师充分备课,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设备,采取现场讲述、提问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等方式激发听课者学习兴趣。授课时间30~45 min。

2 效果评价与结果

2.1效果评价课毕,完成15 min选择题测试卷,并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公开课教学活动评价问卷,以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2.1.1课程内容测试为检测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要求每位公开课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测试卷。测试卷由30道选择题组成,其中20题每题4分,1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0~59分为不合格,60~80分为合格,81~100分为优秀。公开课结束后,对参与现场听课的护士发放试卷进行测试,当场填写并回收。

2.1.2公开课教学活动评价自行设计公开课教学活动评价问卷,该问卷共9个项目,每项设5个选项,按Likert 等级分为非常好、好、不确定、不好、非常不好5级。为期1年的护理公开课教学活动结束后,由工作人员根据外科护理人员编制数发放公开课活动评价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当场收回。

2.2结果

2.2.1公开课护士参训情况12节护理公开课参训人数共计2 279人次,其中承办科室参训护士252人次,自愿参训的非承办科室护士2 027人次,占参训总人数的88.9%。每期应参训255人,参训率最高4节课程依次为小儿外科危重患儿病情观察(参训率87.8%),儿童骨折护理与压疮预防(参训率83.5%),多科协作与有效沟通(参训率82.7%),儿童急性脑损伤鉴别与护理(参训率82.4%)。课程内容测试优秀占34.1%,合格占65.7%,总合格率为99.8%。见表1。

表1 护理公开课参训情况及成绩(n=255)

2.2.2公开课教学活动评价结果根据外科护理人员编制数发放公开课活动评价问卷255份,回收252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100%。评价结果见表2。

表2公开课教学活动评价结果(n=252)

例(%)

3 体  会

3.1开展护理公开课有利于护士主动参与并获得专业知识护理公开课将单一科室的业务学习转变成大科范围的公开教学,在不加重临床科室负担情况下,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护士投票拟定护理公开课内容,护士可自愿选择参加。调查结果显示:全年12节护理公开课,吸引其他亚专科护士自愿参加学习者达2027人次,占参训人数88.9%。在自愿的前提下充分说明了护理公开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课程参与率可以看出,小儿外科护士对小儿外科急危重患儿病情观察与护理、儿童骨折护理与压疮预防、多科协作与有效沟通、儿童急性脑损伤鉴别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兴趣高,参训率在82.4%以上;先天性心肌病术后居家护理学习兴趣低参训率为43.9%,其余课程参训率均在70.0%以上。结果显示95.2%的护士认为护理公开课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提升非常大;97.6%护士认为其能非常好地促进临床工作。可见,护理公开课不失为吸引护士主动参与并获得专业知识的有力手段。

3.2开展护理公开课有利于促进临床各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护理公开课,能将各亚专科护士聚在一起,在听课、评课、互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建立了友谊,有利于工作中的合作和交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6.4%护士认为护理公开课为护士提供了以学会友、促进交流的空间。通过到授课科室学习,护士不仅感受了不同护理团队的文化氛围与风貌,也使同行之间更亲近与了解,增加了同理心,使他们更能体谅其他科室工作难度,摒弃小科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减少相互攀比的负性情绪,做到相互赏识;由于护士专业知识面拓宽,使大科间合作更便利与顺畅。

3.3开展护理公开课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目标实现公开课是作为教学研究的方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4]。授课老师的专业素质决定培训的效果[5]。在护理公开课组织前期,授课老师经过科内筛选并推荐,而且老师的具体授课内容、PPT制作、课堂讲解互动经过科内预审、教研室复审及终审,保证了教学质量。对于授课者而言,护理公开课面对听课的护士层级不同,且听课人数较原来科内培训大幅度增多,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授课老师更精心备课,以体现个人能力与水平。授课老师应用文献分享、历史事件追溯、课堂有奖互动、情景再现等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提升教学品质的同时,其教学能力得到历练与提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听课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6]。结果显示,94.8%护士认为,护理公开课老师教学能力非常好,参训学员测试成绩合格率达99.8%,说明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帮助学员理解并掌握了知识点,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尤其对于入职初期的新护士来说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影响其职业生涯的成型、定势[7]。

3.4护理公开课是优化教学资源的创新培训形式有调查显示所有医院护士因人员紧缺等原因均未能按计划轮科[8],导致护士知识面较为狭窄。本院开展护理公开课活动,整合了外科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将某科室当月业务学习扩展为大科范围的公开教学,使小儿外科护士共享教学成果、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建立同事友谊、促进了个人及专业发展。结果显示,有96.8%的护士认为护理公开课筛选的方式非常好,96.4 %的护士认为由当月主讲科室承办护理公开课的形式非常好,94.4%的护士认为护理公开课管理流程非常好,96.0%的护士认为护理公开课非常有必要推广。调查中有护士提出若将每个科室每月的业务学习都对外开放作为公开课,可扩大公开课的范围或实施科内公开课常态化管理,进一步简化流程,促进儿科专科医院护士分层教育培训。开展护理公开课在外科护士间形成了争先比优和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将尝试进行全院分层护理公开教学活动,鼓励年轻护士担任公开课老师,挖掘有潜质的护理人才,按护士职业规划进行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专家等不同方向培养,以促进护士职业发展。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创新课程的推广方式,推送课程信息、重点内容;尝试应用“问卷星”专业的电子问卷调查平台,进行教学课堂的现场考试和问卷调查,以最快的方式获得真实数据,促进护理公开课的发展创新。

[1] 李金萍.新形势下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与培养[J].大家健康,2014,8(2):382-383.

[2] 陈雁,陈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88-90.

[3] 王保良,赵兴丰.职业技术学校公开课浅议[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3):205-205.

[4] 周庆欣.浅谈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学公开课的作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4(1):152.

[5] 陈晓玲,姜贤政.系统培训在提高年轻护士操作技能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6):531-532.

[6] 赵文艳.听课浅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0-31.

[7] 李益民,骆宏,陆骏,等.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对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和入职焦虑及离职意愿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14(2):103-106.

[8] 章晓军,夏佳芬,楼赛娟,等.宁波市二甲及以上医院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J].护理与康复,2008,7(3):220-222。

李天红(1972-),女,硕士,副主任护师,总护士长.

2016-04-12

G726

C

1671-9875(2016)09-0888-04

猜你喜欢
公开课外科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