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活体验对新护生职业取向的影响

2016-11-07 01:42项琳燕叶爱珠夏淑娇
护理与康复 2016年9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丽水新生

项琳燕,叶爱珠,夏淑娇

(1.浙江省丽水护士学校,浙江丽水 323000;2.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 323000)



职业生活体验对新护生职业取向的影响

项琳燕1,叶爱珠1,夏淑娇2

(1.浙江省丽水护士学校,浙江丽水323000;2.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目的总结入校后即进行职业生活体验对稳定新护生职业取向的效果。方法对198名2014级护理新生在入学第一学期的前2周,安排10个半天到当地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职业生活体验,让护生现场观摩医院的护理工作环境和日常护理操作,了解自己未来将要从事工作的职业环境、职业内容等。结果通过职业生活体验,123人熟悉护理职业的工作环境,119人熟悉护理职业工作内容,105人将护理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意向,有2名护生提出转岗要求。结论职业生活体验有利于新护生明确职业意向。

护理新生;职业生活体验;实施方法;体会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9.026

职业生活体验是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挂职锻炼、职业访问等方式自主参与的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活动,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专业、个性、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确立一个初步目标,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策略[1]。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活体验来了解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的社会需求、职业环境、职业要求,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2014年9月15日至26日,本校与丽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联合,对2014级198名新生实施护理职业生活体验,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4级护理新生(简称护生)4个班共198名护生,男8人,女190人;年龄15~20岁,平均年龄(16±1.56)岁;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因个人爱好10人(5.1%),家长要求88人(44.4%),就业形势好36人(18.2%),中考成绩不理想59人(29.8%),其他5人(2.5%)。

1.2方法

1.2.1制定职业生活体验计划和细则职业生活体验地点为当地三级甲等医院,时间为护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前2周,周一至周五半天的时间为职业环境体验课,共10 d。院校共同制定职业体验记录本,每位护生人手一册,告知护生本次体验主要是到病房现场跟班观摩护理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要求护生对所看到的项目进行打钩记录,并每天书写职业体验感想。

1.2.2实施方法护生入学仪式后,在学校阶梯教室进行职业生活体验开班仪式,请学校校长与护理部主任共同参与,介绍本次体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将198名护生随机分成20组,每组9~10人,护生自行推选出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学校老师每5 d召集组长开会1次,了解护生动态。实训课老师负责带护生至医院,由医院科室护士长及带教干事将对应分组护生带回科室,并介绍环境,互留电话。每2~3名护生跟随1名带教老师,观摩老师的工作情况和护理操作,偶尔协助老师进行患者生活护理,5 d轮换一个科室,共体验两个科室。

1.3评价方法设制护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职业的环境、护理职业内容、护理职业意向3方面24条目。问卷调查内容设不清楚、了解、熟悉(明确)选项,以单项选择方式进行。在护生体验前及体验结束时,由护生填写调查问卷,由带教老师负责收回。

2 结  果

护生职业生活体验前后对职业的认识情况见表1。2名护生提出转岗要求。

表1 护生职业生活体验前后对职业的认识情况 例(%)

3 体  会

由于各种社会因素,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客观地影响了护理报考生的专业态度[2]。因而也导致部分护理专业新生不能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或职业态度不稳定,这部分人员以后即便走上了护理岗位,也不能积极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3]。职业生活体验是引导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传统的职业生活体验安排在理论课上完一学期后,护生利用假期时间自行联系当地医院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职业体验[4]。这种做法存在缺陷,一是没有专门的体验目标,护生到医院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二是无专门的带教老师;三是护生在假期内进行职业生活体验,脱离学校的监管,医院的级别不一,对职业体验的效果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估体系。本校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职业生活体验,可使护生刚入学就接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了解专业的知识技能要求和专业发展前途,有利于护生形成稳定的个人职业方向,为职业选择做好知识和技能甚至心理上的准备。对在职业体验前对护理专业了解并不充分,因其他原因不得不选择护理专业的新生,如经职业生活体验新生仍有强烈的换岗要求,学校也能根据护生的要求给予调剂,以减少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不适应本专业产生离职的情况,减少学校、医院、家庭的成本投入。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职业生活体验,123人对护理职业的工作环境有了一定认识,119人对今后的工作内容有深入的了解,105人将护理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意向,相对职业生活体验前有明显的差别,但也有2名护生提出了转岗要求,这与学者王诗源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

[1] 陈泼.大学生职业体验和访问的设计与实践[J].新西部,2009(4):8.

[2] 刘圆圆,胡海鹏,王艳,等.护生参与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实践情况调查[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1):334-335.

[3] 潘玫杏,初世红.护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形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5):53-55.

[4] 杨丽黎,鲜雪梅,卢舒琳,等.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与康复,2015,14(9):824-827.

[5] 王诗源,陈莉军.职业体验与访谈在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11-113.

项琳燕(1973-),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016-04-20

G424.1

C

1671-9875(2016)09-0891-02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丽水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