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妈衣团”一针一线缝制幸福

2016-11-09 02:31巴根草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刘晨缝制婚纱

□巴根草

武汉“妈衣团”一针一线缝制幸福

□巴根草

昏暗的灯光下,妈妈一针一线为孩子赶制新衣,针线上下跳跃,不出几天,便是一件新衣服。这个场景曾是不少60后、70后儿时永生难忘的记忆,对他们来说,能在逢年过节时,穿一件妈妈亲手做的新衣服,便是最大的期许和幸福。可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人不再留恋“妈妈衣”,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时装,让人眼花缭乱,还有谁能静下心来,花上十天半个月去亲手做一件衣服?对于90后和00后来说,“妈妈衣”更是遥远的传说。

武汉妈妈金春丽要做的就是要让久违的“妈妈衣”再度活过来,她成立“妈衣团”,带着几百位妈妈,一针一线地为孩子缝制幸福,她坚信绵密的针脚一定能给人们带去不同的思考,也一定能缝合那些丢失的亲情。

拾起记忆中的“妈妈衣”

39岁的金春丽家住湖北省武汉市,在商场当营业员,儿子刘晨今年19岁,在武汉读大学。2012年春,丈夫身患重病,金春丽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每天起早贪黑地在外忙碌,渐渐地和儿子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

2012年国庆节后,受台风影响,武汉气温骤降。刘晨因没带厚衣服受了凉,在宿舍躺了好几天。班主任打来电话后,金春丽立即到商场给儿子买了两套运动服送去。看着儿子瘦了一大圈,金春丽心疼极了。可一直不怎么和妈妈交流的刘晨,却对金春丽的关怀感到别扭和生疏。

入秋前一天,金春丽上班午休时看见同事李芳正在织围巾,穿梭在针线中的手指不禁勾起了金春丽儿时的记忆,那时,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上也不宽裕,每年到了入秋时节,母亲便开始打毛衣做棉鞋,到了冬天,她们便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棉鞋了。那种温暖的感觉,她一辈子也忘不了。想着儿子到了冬天容易咳嗽,金春丽决定拜李姐为师,也给儿子织条围巾。

花了半个月时间,围巾终于织好了,黑白条纹的样式,上面还织了个枫叶图案,简单大方。送给儿子之前,金春丽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孩子不喜欢。可儿子收到后爱不释手,还破天荒地跟妈妈开玩笑道:“看不出来,老妈你还是一位手工达人。”见儿子喜欢,金春丽也乐意多做一些,只要有时间,金春丽便会亲手给孩子织一些手套、毛衣毛裤等小东西。

一次,刘晨带着几个同学到家来玩。一位扎着长辫子的女生在厨房里给金春丽打下手,两人一边洗菜一边聊天。“阿姨,你都不知道,你给刘晨打的毛衣他有多宝贝,谁都不给穿。”女生的话让金春丽很是惊讶,看着孩子眼中羡慕的神情,金春丽笑着说道:“要是你不嫌弃,阿姨给你打一件。”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金春丽赶制出来一件毛衣,托儿子送给了那位女生。刘晨回来后说,女同学收到毛衣后特别开心。

一件小小的毛衣却能收获如此多的感动,这让金春丽有点受宠若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样的款式和材质都能买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怀念“妈妈衣”,可随着时间流逝,你会发现,只有妈妈亲手织就的衣服才最服帖最舒坦,没有多余的花式,有的只是暖暖的心意。金春丽把自己的感想发到了武汉当地的一个论坛上,没想到无数人为其点赞,甚至掀起了一场关于“妈妈衣”的大讨论,更有不少人嚷着要跟她学做衣服。

在网友们的推助下,2014年5月5日,金春丽创建了“武汉帮”手工制作群。在群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手工制作经验和心得。因为群员大多已为人母,又都是为孩子做衣服,群员更喜欢称其为“妈衣团”。

手工婚纱敲开女儿冰封的心

一开始,“妈衣团”只是几个妈妈在里面讨论做衣服、织衣服的经验,交流一些最新的款式,哪知随着传统的手工制品越来越受人推崇,越来越多的妈妈加入了进来。很快,群员就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变成了两百多个人。刘晨知道后也很支持道:“以后遇到网络问题,包在我身上。”

2014年8月初,有人申请入群:“作为不称职的母亲,我想在女儿大婚前给她做件婚纱。”金春丽看到后,立刻将其加了进来。她叫顾清,46岁,湖北省荆州市人。二十年前和丈夫离婚后一直单身,女儿文雨跟前夫。刚开始,经济条件不好,顾清连自己都养不活,更谈不上抚养女儿,久而久之,女儿跟她之间越来越淡漠,往年给她买的新衣服也都原封不动的退回。可女儿结婚在即,顾清想要为女儿做一点事弥补这些年的遗憾。顾清的故事打动了金春丽,可作为一个平日制作简单手工的她,完成一件婚纱实在是太困难了。不过群里“手工大神”多得是,金春丽决定让大家伙都来帮帮忙。

当天下午,金春丽就在QQ群里说道:“江湖救急,有没有人做过婚纱?”消息发出去后,群里安静了半天后,一位80后的妈妈主动冒头说:“我经常在家给孩子捣鼓制作一些小衣服,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做,要不我先试试看能不能帮着画个图?”听她这么说,很快有人附和:“先把图画出来,到时再一起想办法。”这些素不相识的姐妹们这样帮自己,顾清很感动,她希望女儿收到这样一件婚纱,能原谅她,接受她。

很快,婚纱设计手稿出来了,主打中国风,白色的蕾丝缎面上绣着传统的牡丹图案,高贵大气。顾清非常喜欢。但设计图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怎么做出来。金春丽主动提出帮着选材料。在布料市场跑了一整天,做婚纱所需要的材料才全部弄齐全。“妈衣团”的另外两位“大神”级成员张晶、王灿则主动提出要过来帮忙。

2014年8月13日,在金春丽家,四个人第一次聚到了一起,开始制作婚纱。金春丽心里很紧张,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错,婚纱可就毁了,到那时将没有时间再去做第二件。顾清拿起剪刀,咔嚓剪开了布料:“我尽力去做,不管好坏,都是我对孩子的祝福,我相信她会懂。”金春丽拍拍她的肩膀:“你女儿收到这件婚纱,肯定会明白你这当妈妈的苦心。”经过数十天的工作协作,婚纱雏形总算完成了。金春丽还特意从群里找来几位刺绣高手,给婚纱绣上一对栩栩如生的并蒂莲缀在左侧衣摆上,婚纱变得更美了。

2014年9月,婚礼前夕,顾清把婚纱寄给了女儿,里面还夹着一封信:“孩子,你一直是妈妈心中的公主,这件手工的婚纱,是几位阿姨一起帮我做起来的,缝制这件婚纱时,妈妈把祝福都缝了进去,我希望你能穿着它,从此一生无忧。”

婚纱寄出去后,顾清好几天都没得到女儿的回音。就在她快绝望的时候,前夫给她打来了电话,说女儿邀请她参加自己的婚礼,以妈妈的身份。婚礼当天,女儿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婚纱,走上了红毯。顾清拍了很多照片,传到了群里,事后还给大家发了喜糖,她说没有“妈衣团”的大家伙,就没有她和女儿相拥的这一刻。从那之后,顾清成了“妈衣团”的忠实群员,金春丽组织的活动,不管多忙她都会参加,她还说要多学点做衣服的技能,等女儿有了孩子,她要多给外孙做几件新衣服。

藏在针线里的爱

2015年7月,“妈衣团”的群员王岚顺利生下儿子小团子,大家都为她高兴,知道她喜欢做东西,所以送来好多布料。做完月子后,王岚闲不住,便在家里给儿子缝制起小衣服来,每做一套,她都会上传到群里。看着那些可爱的小衣服,妈妈们的心都快萌化了,说也要效仿给自己的孩子孙子做衣服。

聊着聊着,金春丽心里忽然涌起一丝心酸,她们都是穿着妈妈做的衣服长大的,“妈衣团”的人更多的是为孩子做衣服,有谁能想起自己的老妈妈,又有谁亲手为妈妈缝制一件衣服,包括自己在内,她们把精力大多放在了孩子身上,却不曾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曾为你缝制衣服的妈妈已经老了。

2015年中秋节前夕,金春丽决定为母亲做几件衣服。那天,天气不错,她特意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走,我们去买料子我也给你做几身衣服。”母亲听后摆摆手:“做什么衣服,我自己的衣服还有好多没穿,都搁在柜子里。你有时间还不如多给儿子做几身衣服,孩子长得快,别亏着我外孙。”金春丽听后鼻子一酸,不由分说地推着母亲出门逛布料市场去了。

金春丽陪着母亲逛了两小时,在母亲严格筛选之下只买了两块价格偏低但质量较好的布料。晚上准备完毕以后,想到母亲过几天便要回荆州老家,金春丽也顾不上疲惫立刻动手开始为母亲裁剪衣料,希望可以赶在母亲回家前将衣服赶制出来。将母亲哄进房间入睡后,金春丽便轻手轻脚的来到客厅的工作台忙碌起来。

当指针转到凌晨2点,终于完成的金春丽起身活动手脚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母亲不知何时从房间出来坐在沙发上陪着自己一起熬夜。看着歪靠在沙发上打盹的母亲,金春丽走上前将母亲喊醒,并递上自己刚做好的衣服说道:“妈,你怎么不去睡?刚好,衣服做好了你试试,看看哪不合身我再改改。”母亲没说话接过金春丽递来的衣服套在身上,用手细细的摸着衣服的针脚:“这身衣服妈很喜欢,你做得真好。”看着母亲满足的笑容,金春丽感到异常幸福。

2015年10月1日。“妈衣团”的成员们相约着聚了一次会,大家伙就像一家人一样,聊着彼此的喜怒哀乐。金春丽说,截止到目前,“妈衣团”已经有了三百多名群员,有全职太太,也有高层白领,她们努力抽出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着如何将自己手中的一块布料变成一件件充满对家人爱意的手工衣。在这里,妈妈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手艺,也在缝制手工衣的同时拉近了自己和家人的距离。

2015年11月初,随着天气渐冷,“妈衣团”的各位妈妈们也开始动手为家人准备着冬日里取暖必备的手套围巾,并先后在群里晒成果。看着群里大家热烈的讨论手套围巾的制作方法,金春丽也抽出时间编写制作教程放在群中供新人学习,同时相约一起动手,为家人制作一份“感恩节”礼物。(文中当事人均为真名。)

猜你喜欢
刘晨缝制婚纱
观鸟活动的具身体验及其影响:基于流动性视角的研究
女衬衫缝制作业标准动作的优化设计
穿上了奶奶缝制的旗袍
面向反应堆设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及应用
蟾蜍的大帽子
缝制香囊小记
要穿够本!英国女子婚后天天穿婚纱
刘晨:我将借助语言实现自我价值
鑫六福珠宝 钻石婚纱·寻找待嫁的你
GowN 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