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16-11-09 07:13李方璐杨福义
中国性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个案

李方璐+杨福义

【摘要】目的:对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听障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方法:以《听障高中生性态度问卷》为外显性态度的测量工具,以上海某聋校的97名听障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总体平均分为3.12分,总体均分与标准平均分的差异极显著。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听力损失程度的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差异不显著。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父母是否离异与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差异不显著。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与和社交回避呈极其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和焦虑、社交苦恼存在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结论: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总体倾向积极。性别、年级、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父母是否离异对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没有明显影响。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越积极,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会越少。

【关键词】 听障高中生;性态度;个案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 impaire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taking a school for the deaf in Shanghai as a caseLI Fanglu1, YANG Fuyi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Lijiang Normal Specialist College, Lijiang 674100, Yunnan, China; 2.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 impaire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and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Sexual Attitude of Hearing Impaired Senior High-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79 hearing impaire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ANOVA analysis. Results: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of the subjects was 3.1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average score was very significant. ANOVA analysis showed that hearing impaired high-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did not differ much in sexual attitudes. The factor whether the hearing impaired high-school student had accepted sexual education in family or not did not differ much in their sexual attitudes. The factor whether the parents had been divorced or not did not differ much in their sexual attitudes. The sexual attitude of hearing impaired high-school students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depression, anxiety, social avoidance and social distress. Its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avoidanc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deaf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 is positive. Gender, grade, the degree of hearing loss, whether is the one-child, whether having accepted sex education at home, whether parents divorced or not and etc.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subjects sexual attitudes.

【Key words】Hearing impaired senior high-school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 Case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聋生的青春期教育在特殊教育的领域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听障青少年的性态度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了解和认识听障青少年的性态度状况,对于更好地开展听障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以来,学校青春期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特殊教育界也开始关注特殊学生的青春期心理与教育问题,我国对听障青少年性态度的研究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起来。1993年以来我国有关听障青少年性态度的研究主要是在青春期教育的大主题下进行的,内容主要涉及聋生对性知识的态度、对性生理发育的态度、对恋爱和异性交往的态度等,专门对听障青少年性态度的研究可以说凤毛麟角[2-4]。我国现阶段缺乏对听障青少年性态度内容实质的理论探讨,对听障青少年性态度的特点、影响因素和相关因素也缺乏事实支撑和深入分析,上述问题需要更多实证证据。国外研究显示性态度存在外显性态度和内隐性态度[5-7]。本研究通过自编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问卷》来研究听障高中生外显性态度的总体情况和发展特点,并探讨听障高中生性态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endprint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问卷》,包含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为意向维度三个维度,共有11个项目,其中8个项目为反向计分题,3个项目为正向计分题。经检验,该问卷的信、效度均符合心理计量学标准。除此之外,研究还采用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

1.2 研究对象

参加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上海一所聋校,年级分布为高一到高三,参与问卷的有效被试共计97名,其中高一34名,高二32名,高三31名;年龄16~23岁,平均年龄为18.47岁。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特点

2.1.1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总体特征

对《听障高中生性态度问卷》结果进行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每个项目的得分在1到5之间,得分越高,表明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越健康、积极。因此对所有被试的性态度问卷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被试在性态度认知、情感和行为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并与标准平均分作单一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总体平均分为3.12分,认知维度的平均分为2.91分,情感维度的平均分为3.18分,行为意向的平均分为3.16分。三个维度中,只有认知维度的平均分低于标准均分,情感维度显著高于标准均分,行为意向维度极其显著高于标准均分。三个维度中,情感维度的得分最高,其次为行为意向维度,最低为认知维度。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将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维度及总体平均分与其标准平均分别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行为意向维度和总量表与标准平均分的差异极显著,情感维度与标准平均分3分的差异显著。

2.1.2不同性别、年级和听力损失程度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年级和听力损失水平的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

2.1.3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5。

2.1.4不同性别、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的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7。

由表8可以看出,是否在家接受性教育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和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

2.1.5不同性别、父母是否离异的听障高中生外显性态度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父母是否离异的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9。

由表10可以看出,父母是否离异的听障高中生外显性态度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和父母是否离异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

2.2听障高中生性态度与其他因素的相关

对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正式问卷的得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做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1。

从表11不难看出,听障高中生性态度和社交回避与性态度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社交回避是一种逃避倾向的行为表现,社交回避的分数越低,表示个体表现正常,没有这方面问题。听障高中生性态度和社交回避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性态度越积极、越健康的听障高中生,越不容易出现社交回避,越容易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和焦虑、抑郁、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之间均存在一定负相关。

3结论

3.1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总体倾向积极

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总体倾向积极,不存在性别、年级和听力损失程度的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父母是否离异的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不存在明显差异。

3.2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与社交回避呈极显著负相关

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与社交回避呈极显著负相关,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与焦虑、抑郁、社交苦恼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

4讨论

4.1听障高中生外显性态度的特点

使用《听障高中生性态度问卷》对听障高中生进行施测的结果发现,听障高中生的外显性态度总体偏向积极,这说明学校进行的青春期心理辅导、性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教育作为影响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外在因素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对听障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躁动的时期,青春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和听力损失程度的听障高中生在性态度的总问卷和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上的得分非常接近,差异不明显。男女生的性态度差异不显著,这与之前的研究有所不一致。2010年,段梅玲使用性态度量表SOS对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外显性态度分数存在性别的显著差异,男生的性态度较女生更开放,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显著。2005年,骆一[8]使用自编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11到21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显著,男性对性认识水平要高于女性,男性的性价值观比女性健康,男性的性适应要好于女性,男性的性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生。本研究结果说明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与普通人群具有一定差异,可能是因为听障青少年自身的听觉障碍,他们的信息来源相对闭塞,性知识来源途径和积累量基本相似造成的。有关调查显示,听障青少年的性知识和健全青少年相比更为贫乏,他们的认知理解水平较低,使他们对许多性知识理解困难,但同时他们又羞于向家长、父母提出疑问和请教[9]。听障学生对性教育怀有一种羞涩心理,听障学生青春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同学或朋友、课外读物等,他们大多希望同学平时相互讲授和自己单独看书[10-12]。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聋校的春期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性态度差异为边际显著,分析各个维度和总问卷的得分,非独生子女均高于独生子女,其中,行为意向维度的得分两个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非独生子女的性态度比独生子女的性态度更倾向积极。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有更强的独立性;他们的沟通渠道和得到的社会反馈更多;非独生子女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较多,一旦离开家庭,独立面对学校、同伴就会产生较多的困难[13]。因此青春期的教育应更加重视对独生子女引导和帮助。

本研究还发现,是否在家接受过性教育和父母是否离异的听障高中生性态度没有显著差异。前者说明听障青少年在家庭中所受的性教育不充分,听障青少年比健全青少年和父母的沟通有诸多障碍,有的聋生父母不会手语,与孩子的交流本来就存在问题,那么也就给性教育带来困难。

4.2听障高中生性态度与焦虑、抑郁、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的关系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听障高中生的性态度和社交回避极其显著,说明性态度越消极和不健康的听障高中生,会出现更多的社会回避。性态度水平较低的听障学生,他们社会交往水平可能也会更低,表现出较多的社交障碍,表现出回避和他人交往、异性交往退缩等不恰当的行为。听障青少年本来有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意愿,渴望与异性交流,了解异性和建立交往关系,并希望和群体融合,但由于青春期的聋生自我意识急速发展,他们还存在自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这使得他们在面临困难或需要无法满足时,便会采取消极、退缩的方式,显示出消极退缩的行为倾向[14,15]。本研究结果发现性态度越消极,听障青少年出现就会出现更多的社交回避,说明要改善听障青少年社会交往的问题,就应该重视良好性态度的培养。因此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听障青少年健康性态度的建立,以促进其人际交往的和谐,满足其希望与他人和集体融合的需要,减少退缩。本研究还发现听障高中生性态度和抑郁和焦虑、社交苦恼均存在负相关较弱,说明性态度本身对听障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社交苦恼的影响较低。但必须看到,性态度和所有心理健康指标之间都呈负相关,说明听障学生的性态度的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会越少。

参考文献

[1]杜志强,支少瑞. 中国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基于近十年《中国特殊教育》刊载文献可视化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2015(2):18-23.

[2]昝飞,刘青. 聋生性知识来源及青春期教育现状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2005(3):9-13.

[3]毛荣建,栾涛. 听障学生青春期性心理现状调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12-15.

[4]朱业,昝飞. 聋哑青少年学生恋爱观的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01(3):30-34.

[5]Pasquale Anselmi, Alberto Voci, Michelangelo Vianello, et al.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xual attitudes across genders and sexu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Bisexuality, 2015,15(1):40-56.

[6]Anselmi Pasquale, Vianello Michelangelo, Voci Alberto, et al. Implicit sexual attitude of heterosexual, gay and bisexual individuals: disentangl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pecific associations to the overall measure. PloS One, 2013, 8 (11):e78990.

[7]Geer JH, Robertson GG. Implicit attitudes in sexuality: gender difference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6, 34(6):671-677.

[8]骆一.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9]代秀琴,岑琦,朱佩红,等. 聋生青春期焦虑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2004:6.

[10]昝飞,刘青. 聋生性知识来源及青春期教育现状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5(3):9-13.

[11]刘青,昝飞. 聋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现状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2005(2):86-89.

[12]何文明. 聋生性教育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株州聋校为例. 中国特殊教育,2005,06:32-34.

[13]张晓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36-38.

[14]万珊. 青少年性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11.

[15]赵辉.试析聋生青春期问题与应对策略.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3):2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案
香港忧“圣诞群组”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