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动力

2016-11-11 07:52闫平石庆伟
中国名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新松高新区示范区

本刊记者/闫平 石庆伟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动力

A New Dynamic Shenyang Dalian National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本刊记者/闫平石庆伟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疑为辽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利于辽宁通过这个平台来寻找创新驱动引擎,早日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

辽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前不久获国务院批准。这个东北唯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聚集创新元素,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增添内生动力与活力,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提质增效。

发挥沈大两方面优势

在沈阳新松智慧产业园1.5万平方米生产线上,各类移动、堆垛、装配、检测机器人正在紧张生产,但是偌大车间看不到太多工人。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告诉记者,新松已经成为通用、宝马等全球500强供应商,跻身机器人中高端产业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沈阳高新区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IC装备、流程工业自动化装备、高档数控系统、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服务型机器等为主体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拥有我国首家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在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大连高新区经过25年的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软件和服务外包、网络、工业设计、科技金融、文化创意、新能源技术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目前,大连高新区拥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87家,技术先进型企业121家。

辽宁省科技厅有关人士表示,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有效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使辽宁成为创新资源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

新松机器人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对机器人进行测试

项目正在推进

作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两核”,沈阳市和大连市分别围绕示范区建设的总体定位,制定了2016年至2018年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示范区建设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

为了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落到实处,大连高新区出台了号称高新区“史上最优惠政策”的十项扶持政策,用政策弥补创新的短板。目前,100多套人才公租公寓全部住满,今后力争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的存量,解决人才公寓的周转。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靳国卫表示,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实施“IT+”战略,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升级版”“2025创新中心”这两大引擎,将其作为创新驱动着力点。

据介绍,辽宁省将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开放创新先导区,力争到2025年把沈大示范区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为此,将鼓励示范区内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境外建立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构建大开放、大合作的协同创新格局。

打造创新驱动引擎

沈阳市和大连市的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当前,辽宁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关键节点,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疑为辽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利于辽宁通过这个平台来寻找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创新驱动引擎,早日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辽宁乃至东北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许多问题尚待破解,创新环境有待培育,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需要更好地得到保护,科技蕴藏的巨大潜能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创新要实、布局要准、升级要精。”大连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永开说,企业技术创新既要执著,又要扎实,还需要长期的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光耍嘴皮子不行。

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栓说:“环境不改变,创新死路一条。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不是没有创新能力,关键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新松机器人工作人员在测试智能巡检机器人

辽宁省有关人士表示,今后将加强示范区发展顶层设计,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模式,破解创新体系“孤岛现象”,解决创新要素“碎片化”分散问题,实现科技创新的“聚变”和“裂变”效应。同时,大力探索政府与产学研、金融等部门协同创新模式,支持建设多种形式、满足多种需求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探索市场化科技成果定价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核心载体作用。

猜你喜欢
新松高新区示范区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市长一夜情留遗祸,7套房产岂能弥补“父爱”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