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之魂 回归心育之本

2016-11-11 08:50左璜
教育家 2016年37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生命

文/左璜

守护健康之魂 回归心育之本

文/左璜

左璜,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培训部主任,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教学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哲学与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领域的研究;近五年在《课程·教材·教法》《电化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

当前,人类正阔步迈入信息社会。栖居于这样一个充满突变、不确定性的时代,人类的精神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基于此,“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它迅速进驻学校教育场域,被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各种教育政策文件中都体现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相应的指导,这些举措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这十余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课程体系建设还是在师资、教学环境等条件保障方面。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超越问题解决与诊断治疗的思维范式,回归心理健康教育之本——“自我”探寻和建构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并努力营造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健康教育环境。

守护心理健康教育之魂 关注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当前,中小学在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彰显出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一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之一;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前者导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后者则使其落入了技术主义的窠臼。事实上,人的“心理”或者称“心灵”与生俱来的神秘性,让许多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好奇,由此也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专业人员的期望被放大,甚至神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这样的社会期待无形之中加速了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化的进程:各种诊断技术、测评技术、治疗技术层出不穷,概念名词不断翻新。殊不知,在大家追捧和崇尚这些技术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之魂却悄然失落。

心理健康教育之魂是什么?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抑或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最终都要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幸福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终极关怀的应该是学生的生命存在。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对于个体之人而言,作为形式的灵魂是其真正的第一实体。这里的灵魂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心理。换而言之,灵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呵护我们的灵魂。在当前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又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我们人类正在不断与社会、与自然、与生命疏离,无意义感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特征。“现代人显然是在严重的危机当中,人类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般知识丰富,神通广大过,但是在这科技的时代,人的困惑和迷失也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在当前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还是引导学生来探寻我们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能够寻找到自我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人,生活质量更高,寿命更长。刚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内涵中,首要的就是“珍爱生命”,包含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基于此,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尽力转变“解决问题”“诊断治疗”的思维方式,逃离技术主义的桎梏,回归健康教育之魂,关注自我生命的存在、心灵、价值。

回归心理健康教育之本 探寻自我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在技术主义泛滥的今天,人类生命的精神价值在不断失落,以致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悄然间驶离教育之本,而更多地关注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当前许多学校都以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心理咨询师的引入等作为基本方向来开展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于还存在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 打造品牌和特色的一种途径。如此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也在不经意间被遮蔽了。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在的本质应该是“自我教育”。为何这样说?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追求人与自我的和谐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一旦人与自我和谐了,一种自我生命的成就感、认同感自然产生,从而使人获得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建立起对自我生命的乐观与自信,由此个人得以安身立命。其次,从文化的意义上看,“自我”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因为拥有心灵现象的个体是最核心的“实在”。而“自我教育”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最内在的自然推动机制,它通过生物细胞的自我复制得以体现。第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而人的自我意识正是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来予以调控的,从而使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和谐统一,人格达到完善。我们要始终坚信,心理现象伴有内知觉,而这种内知觉是具有直接性、不谬性和明证性(evidence)的。每个人对自己心灵现象的知悉都是绝对可靠的。

基于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鼓励自我教育,立足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引导和发展,努力探索出包括自我心理探究、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辅导、自我心理激励、自我心理暗示等等在内的,以“自我”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之根 追求多元主体共同发展

教育的问题解决最终还需诉诸于环境的整体营造,尤其是对于人的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中的主体关系始终是单向度的,或是教师指向学生,指引学生的发展,又或是家长指向孩子,尽力为孩子的发展服务。这种单向度的结构也同样存在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必须指出,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应该是使人幸福,这个“人”不应该仅仅是学生,它必须包含教师、家长和所有社会人。于是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所成立的前提假设必须要接受拷问:负责提高、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教师们,其心理素质是否够好?身心是否和谐?心理品质是否积极?这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必然引起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要想让学生心理健康,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自身首先要身心和谐、心理健康。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促进多元主体身心和谐、共同发展是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环境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相信,只要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走得更远,也才能真正促进人类实现幸福生活的终极追求。

责任编辑 张志胜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生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