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坏故事

2016-11-15 08:41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共谋硅谷创始人

好故事,坏故事

这几天被一篇报道刷屏了。硅谷生物科技独角兽公司Theranos被FBI等机构调查。创始人Elizabeth Holmes曾经是硅谷神话,最年轻的女富豪。然而媒体调查显示,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全是假的,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硅谷风险投资家、主流财经媒体或有心或无意地成为推手,共同上演了一出闹剧。

最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Elizabeth Holmes如何制造出一个虚假的概念并成功兜售它的。Theranos的闹剧,真就是“皇帝新衣”的现实版本——首先,硅谷的投资人、媒体和消费者都喜欢故事,有胆量、有情怀的故事最受欢迎,这恰好是Holmes所擅长的,她打扮成乔布斯的忠实学徒——同样号称要改变世界,同样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同样素食主义。在这场游戏里,创始人、风投和媒体看上去都无比专业,但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也只是“机器上的某一个齿轮”,在自己也拿不准的时候,需要协作甚至共谋来“相信某些故事”。

Vanity Fair作者Nick Bilton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硅谷套路”的实质:企业家们通常说他们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以此美化自己的努力;这往往会安抚风险资本家,因为他们就可以假装不只是为了钱而投资了;这也有助于吸引科技媒体,它们可以准备好更多的版面来写这家公司的故事,经济上的回报不言自明,于是一个共谋的循环建立起来——虽然毫无疑问,一些真正伟大的公司也是这样被孵化出来的,然而一旦这个机制运转得太疯狂,就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出Theranos这样的“大窟窿”,提示系统Bug的存在。

《人类简史》中有个观点,与其他动物社会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是建立在“故事”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智人的认知革命,使得他们可以讨论“虚构的事物”,这才产生了传说、神、宗教、国家以及企业组织。然而,作者也强调,“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能够“一起来想象”,集结大批的人力,灵活合作,将想象变成真实。恰恰是在这个部分,Theranos失败了,首席科学家甚至因为“故事”不能自圆其说而痛苦地自杀。

在眼下中国商业环境里,“故事崩塌”的另一个版本是O2O神话。最近看到许多曾经炙手可热的公司名字登上媒体,近况都不算如意。靠煎饼摊出12亿估值的某互联网餐饮公司在关店压力下,准备放弃外卖平台的概念,换个姿势讲故事了;靠“到家生活服务”概念巨额融资的某O2O公司,也在回归主业,收缩平台业务,战略中心收缩至线下。在过去两年资本与创业者的狂欢中,常常听到人们评价“某某商业模式具有逻辑美感”。然而“逻辑美感”是属于故事范畴的,就像电影刚刚有了个剧本。不妨去问问张艺谋,要从文字的“二维世界”进入影像的“三维空间”,他的团队还要付出多少心血。

猜你喜欢
共谋硅谷创始人
127.48万元起售,全新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上市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山西农谷 打造现代农业“硅谷”
监督中的共谋与纵容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添香”创始人周天伟 浪漫主义者的胜利
智商着急勿赴硅谷饭局
硅谷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抢“红包”
顾一帆:同心协力,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