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人血性精神的蕴含与激发

2016-11-15 03:55沈阳林进镪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革命军人激发

沈阳?林进镪

摘 要:坚定正确的正是方向、实现强军目标所依赖的就是军队血性的精神,而这也提醒我们在和平时期,依然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练就果敢、英勇的精神。本文首先对于血性精神作出了解,然后明确激发革命军人血性精神的途径有哪些,以便更加明确革命军人血性精神的蕴含。

关键词:革命军人;血性精神;蕴含;激发

军人精神力量集中体现在军人的血性,而这也是战争中取胜的关键。习主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态度,威武之师还德威武,軍人还得有血性。由此可见,培养巨人血性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在部队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军人血性。

1 纵观人民军队血性精神发展历程

一个人的忠诚正义的品格、刚正不阿的品性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都是一个人血性的体现,而这也是保家爱国、敢于奉献的最真实写照。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血性精神一直推崇。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血性精神对于军人而言,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微观方面,军人血性精神主要体现在信仰、品格、行为等方面,宏观方面,军人血性则主要展现在对集体的意识形态上,是对命令的严格执行,是面对危险敢于奉献的精神。

(一)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与军事行动是人民军队血性的起源

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血性是伴随我国发展的重要精神之一,在长期的军事思想发展与战争的过程中历练而来,我国古代的先贤的冰雪思想与中国军人的无畏精神是军人血性精神激发的重要基石。

(二)近代以来,党领导军队的革命战争与改革实践中融入人民军队的血性

人民军队的血性有着其独有的精神蕴含,对比古今中外其他军队,我军所经历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承担着重要使命与任务。不仅具备我军历史战争中的战斗精神,又富含钢铁般的意志。而这种血性精神是我军不断发展的指路明灯,并辅以严明的纪律做保障。我国的军人展现给我们的是在和平年代,依然保有血性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改革实践,成为军人生命的一部分。

2 培育血性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主席与2015年1月21日时差陆军第14集团军的时候,回忆这只军队中的烈士王建川与1984年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诗,并称赞其拥有“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血性精神。习主席的言行让那些认为在和平年代还舞刀弄枪的人在高科技面前无用武之地的观点不攻自破。当代军人的血性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三方面。

(一)血性精神是军队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现强军目标的航标引擎

军队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质是,绝对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我军的缔造与不断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我党一手完成,不管是打破白色恐怖传播的革命活动,还是对革命根据地的分所围剿予以打破中;不管是在敌后领导抗战胜利,还是为解放全中国而不懈奋斗,种种方面,我国与军队都保持这绝对的一致性,而军队对于党的领导绝对的服从,而这就是我军始终保持的血性本质。自建国以来,不管是在维护我国领土问题,还是面对野心勃勃的以军分子,我军都坚决服从党指挥,不断展现军人的血性精神。而血性精神也是实现强军强国的航标引擎。

(二)血性精神是提醒我们和平时期备战不懈、保持危机忧患意识的盛世警钟

习主席反复强调,“备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近30年内,我军一直是无战事状态,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下军队缺乏实战经验,对于备战的意识严重取法,导致“和平年代当和平兵”的思想不断盛行。就这一点,习主席强调了,在和平时期的备战意识以及忧患意识也不能懈怠。当面对严峻形势的时候,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都是军人所必须的,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军人要时刻保持两种状态,战争状态与准备战争状态,随时听候党的命令。

(三)血性精神是催生献身使命的担当精神的源头活水

现阶段,很多官兵对于艰苦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缺乏必要的磨练,再加上社会的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军官奉献意识并不高,责任感也有待加强,而这与我军血性精神的本质是相悖的。因此,这就需要提高军人的血性精神,明确奉献与担当是血性精神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时代价值。

当然,血性精神与冲动是不能划等号的,军人要具备血性精神,但是不能逞匹夫之勇。要求军人有血性精神,但是也要珍爱生命,发扬血性精神,但是不要做出无谓的牺牲。现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这就要求军人不仅要在体能、技能等方面达到优秀,还要在职能方面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要求每支军队实现力量型、科技型、以及谋略性的完美结合,让军人血性精神发扬光大。

3 激发血性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理想信念对铸就血性军魂的引领作用

人生发展方向、行为准则等是由理想信念决定的。同样的,革命军人的血性精神也与理想信念息息相关,也就是政治坚定与思想自觉。所以,培养军人的血性首要做的是加深巨人的思想观念,不断为军人传达血性精神本质的思想。可以将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我军的根本职责使命等思想方面入手,此外,还要注重军事职业精神以及战斗意识,不断弘扬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做好随时打仗的思想准备,提高警惕。

(二)强化作风纪律对血性精神的磨砺熏陶作用

行动上,绝不拖沓,严格遵守纪律等规章制度,促使血性精神的养成;思想上,将大局观放在首位,激发军人内心的血性精神;日常行为上,严格按照条例执行,将血性精神潜移默化的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发挥严格训练对血性精神的摔打锤炼作用

血性精神并非生来就有的,这是通过不断训练得来的,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因此,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严格按照最高军事化训练计划执行,以此来提高军人的体能等各项内容,最终激发军人血性。

(四)增强强军文化对血性精神的引导作用

首先要注重军事文化以及人民军队独有的革命精神内容,为激发血性精神奠定基础,借助有效的思想手段,让血性精神融入到军人的血液当中,从内心深处体会血性精神的本质,进而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对血性精神的涵养狡猾作用。其次,借助传播手段,不断宣传血性精神,借助军事文艺互动,开展传播教育,让军人随时感受血性精神;最后,还要发挥荣誉对军人血性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士彬,杜献洲.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N]. 解放军报,2015 .03 .13(1).

[2]总政治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军队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

[3]桑林峰.勇者无惧,血性无敌[N]. 解放军报,2013.08.08( 2) .

[4]军保.军人应当有血性[J].决策与信息,2013(8) :1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 219.

[6]毛伟.刀尖上的锐气[J].政工学刊,2013(10) :79.

猜你喜欢
革命军人激发
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的哲学思考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游牧民族之特性对当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的启发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弘扬中原突围精神 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