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草地畜牧业生产力与载畜能力分析

2016-11-16 02:29景辉
新疆农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呼图壁县温性牧场

景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乌鲁木齐830000

呼图壁县草地畜牧业生产力与载畜能力分析

景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乌鲁木齐830000

草地资源是新疆生态安全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草地畜牧业生产力转型已经成为影响新疆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经济增收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呼图壁县草地畜牧业生产力与载畜现状,探讨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草地资源;草地畜牧业;生产力;载畜能力

新疆有着丰富的草地资源环境,除了46.92%的荒漠草地外,新疆温性草原草地和山地草甸草地分别占全疆草地总面积的29.0%和11.6%。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疆天然草地面积辽阔,类型多样。新疆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9000 hm2,可利用面积48007000 hm2,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4.6%,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34.4%。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存栏头数,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加之草地滥开滥垦,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优良牧草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发展,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降低[1]。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新疆60%以上的天然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牧草产量平均下降25%~65%,退化草原面积逐步增加。新疆草地共有11个草地类,25个草地亚类。新疆草原面积大、类型多,草地牧草种类丰富、优良牧草多,四季牧场齐全,但季节牧场间利用不平衡,荒漠草地面积大产量较低,四季牧场分布距离较广转场路线长,草地产量的年际变化大,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种种因素制约了新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择新疆天山北坡典型区域呼图壁县,呼图壁县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邻昌吉市,西接玛纳斯县。全县南北长258 km,随海拔高度与热量不均有低地草甸、温性荒漠、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甸7个不同草地类垂直地带性分布。呼图壁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属于典型的干旱内流区,降水稀少蒸发剧烈,平原地区平均气温7℃,年均降水量160 mm。

呼图壁县县地处天山北坡中段区域,具备草地资源地理区域与分布的典型性,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平原荒漠与中山带草原面积较大,季节场分布较不平衡,并由于牲畜牧增长过快以及草地承载力下降、草地退化矛盾日趋明显,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草地畜牧业面临考验。

2 生产力与载畜能力分析

呼图壁县草地资源毛面积745 700 hm2,可利用面积638 100 hm2,涉及7个草地类的主要草地建群种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e)、羊茅(Festuca ovina)、草原苔草(Carex liparocarpo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冷蒿(Artemisia frigida)、早熟禾(Poa annu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高山糙苏(Phlomis alpina)等。

季节牧场包括春秋牧场、全年牧场、夏牧场、冬牧场四种,春秋牧场以禾草、蒿属和杂类草为建群种;夏牧场以莎草科、蓼科和杂类草为建群种,禾草为伴生种;冬牧场以蒿属和一年生牧草为建群种;全年场以芦苇为建群种。季节场草地主要以ⅠⅠⅠ、ⅠV等草地为主。

根据八十年代天然草地等评价来看,呼图壁县天然草地共分为五等,ⅠⅠⅠ、ⅠV等草地资源所占面积较大为546 600 hm2,ⅠⅠⅠ、ⅠV等草地占总面积的85.7%,载畜量为29.5万只羊单位,Ⅰ、ⅠⅠ等草地面积仅为84 200 hm2,占总面积的13.2%,载畜量为9万只羊单位。(见表1)

表1 呼图壁县天然草地等评价表

通过图1可以看出,根据不同草地大类生产力情况来看,荒漠类草原、草原类草原、草甸类草原生产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温性荒漠、温性草甸草原、低地草甸鲜草产量降幅较大。八十年代温性荒漠、低地草甸、高寒草甸的载畜能力均大于先进的载畜量水平,对冬牧场和夏牧场的载畜能力有直接的影响。(见图1、表2)

图1 呼图壁县天然草原生产力与载畜量情况对比

表2 呼图壁县2015年天然草地生产力与情况表

呼图壁县冬牧场面积最大,草场等级也较低,多为三、四等草场,优质牧草少,单位鲜草产量较低,在冷季需要承载大量的过冬牲畜,但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草场基础设施设较差等原因,呼图壁县冬草场存在草地资源不足的现象;同时,春秋牧场利用天数较长,载畜能力低,进一步加大了春秋场的压力,从而使得春秋草场严重缺乏,致使农区牲畜提前进入夏牧场,间接使夏牧场载畜压力增加,放牧过重导致植被进一步退化。(见表3)

表3 呼图壁县天然草地季节牧场情况表

呼图壁县春秋牧场与冬牧场压力过大,造成各季节牧场载畜严重失衡,季节场利用不均衡,草地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降低,牲畜质量下降。传统的重牧轻草的观念较为严重,致使天然草地资源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天然草地质量不断下降,载畜能力降低,草地生态经济功能功能下降,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在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草地承载能力正在经受一定的考验。根据呼图壁县生产力与载畜分析对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思考建议。

新疆草地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传统的草地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草地生态经济模式转变[2],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3],同时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禁牧、休牧、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拓宽非牧关联产业;推广牧区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在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中突出发挥牧民的主导作用[4]。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着重解决牧区资源总量与人口矛盾、牧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畜牧业发展现状,完善畜牧调整,解决饲料供求短缺的问题,加强秸秆畜牧业发展,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与人工牧草种植,加大标准化养殖力度,促进草产品加工、农机服务等优势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探索转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为特点的草畜联营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大力培植发展草牧业经营。以草牧业试验试点县项目为契机,积极指导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扶持和鼓励联营合社,通过草牧业联合社的运行,将畜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保证农牧民增收,增强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探索出多种草畜联营合作社运营模式,实现生牧区产资料资本化、牲畜饲养机械化、畜产品出栏安全化、劳动力转移规范化和产业发展多元化的发展新思路。

[1]王志君.新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2]董智新.新疆草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9.

[3]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4]李昌武.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景辉(1964年—),畜牧师,长期从事草原生态项目经济管理、生态经济评价与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2016-06-17

猜你喜欢
呼图壁县温性牧场
研究认为温血动物出现于2.33亿年前
论酒性绽放与人性澄明的四重关联
海上牧场
叮当牧场
阿勒泰地区草原返青期地面观测情况
Gift Horse
海的牧场
寒性体质男人食补暖身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