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里“讲科学”——记首届“科学故事会”活动

2016-11-16 06:21王洪鹏
辅导员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中国科技馆海选复赛

王洪鹏 霍 虹 张 璐

科技馆里“讲科学”——记首届“科学故事会”活动

王洪鹏霍虹张璐

科学故事是文学与科学融合的产物,是科学与童话的结合。它使抽象的科学内容变得具体,更易于被孩子们接受。中国科技馆主办的首届“科学故事会”活动对创新科学传播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科技馆,去了解这一创新活动。

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激发少年儿童学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中国科技馆于2016年3-6月举办了首届“科学故事会”活动。

参加“科学故事会”活动的小选手们年龄在5岁到11岁之间。除了精心准备科学故事,不少小选手还与父母一起为故事制作了精美的PPT、动听的背景音乐。尤其可贵的是,在这次活动中,选手们还创作了一批新的科学故事,比如《让物理学家沸腾起来的引力波》就是小选手结合热点话题“引力波”与父母一起创作的。

获奖选手合影

活动分海选、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海选阶段主办方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和“学声公开课”APP向社会全面征集参赛选手讲故事的视频,由中国科技馆邀请专家审核“海选”视频,选取优秀选手参加“海选面对面”活动。之后,进入复赛阶段,选手要根据科技馆提供的主题范围,改编或原创一篇能够体现科学原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故事,再在评委面前使用普通话进行故事讲述并自选一项才艺进行展示。复赛还开通了网络投票环节,让人们可以在场内外,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决赛分为科学故事和科学展演两个环节。科学故事环节,参赛者不可选用海选、复赛已使用过的参赛故事。该环节由评委进行现场评分,评选出了3名“科学故事大王”和7名“科学故事小达人”。科学展演则为小选手们的培训成果汇报。

从海选的稚嫩,到复赛的坚守,再到决赛的蜕变,每次的精心准备和赛事展示,都体现出小选手们不断的进步提高,对小选手而言这是磨练成长的过程、学习收获的过程、变化升华的过程。小选手们充满童稚的讲述和憨态可掬的表演,不时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笑声,令人称赞:“小小年纪就讲得这么好,真是太厉害了!”

这一活动不仅让爱科学、好创新的少年儿童站在舞台上展示了才华,体现出了时代特点,还在活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科学实验——小博士与叮咚

小选手们积极发言

故事科普润物无声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自2014年起,中国科技馆开始探索用故事讲科学的新形式,通过小朋友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少年儿童。《谁的脚印》是中国科技馆演绎科学故事的开篇之作。之后,科技馆又改编了《一根老虎毛》《谁的尾巴》等童话故事,这些故事都深受少年儿童的欢迎。

中国科技馆尝试将故事的主角交由孩子们来诠释,一方面将孩子们从接受者推向了传播者的主导位置,增强了他们参与科普活动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寻找故事、阅读理解、讲述演绎的过程成为了亲子互动和科学传播的过程。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孩子们从小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帮助他们在自主、自导的活动中更深刻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用赛促学以学展赛

用比赛搭建平台,促进少年儿童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是科技馆举办“科学故事会”活动的目的。为帮助小选手提升讲科学故事的水平,中国科技馆为晋级决赛的小选手们量身定制了“科学故事大王——全明星打造计划”。科技馆邀请了科普传播、舞台表演、语言表达、造型设计等各方面的专家全方位地对选手们进行了培训,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享受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表演的乐趣。

延伸赛事深入推广

在“科学故事会”活动中,小选手们除了可以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之外,中国科技馆还在台下为他们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比如,鉴于小选手及家长们对活动感触颇多,有许多感谢的话语和中肯的建议,中国科技馆便与《少先队小干部》《学与玩》等杂志联系,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刊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珍藏感悟的渠道,也使更多的人能分享孩子们的体验,了解“科学故事会”的作用。

此次“科学故事会”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科普教育新形式的尝试,更收获了很多优秀的科普教育资源。在活动中,科技馆首次通过开拓移动互联网的科学传播渠道来推广“科学故事会”产生的科普资源,推动了传统科普渠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展现出了科学故事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的融合模式,实现了科普的跨媒体、跨终端传播,为今后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科普教育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另外,“科学故事会”在展示中既涉及了科学的严谨,又蕴含了文学的浪漫,还包含了表演的艺术。这种推动科普的新途径,也对科技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把科学故事继续“讲”下去,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故事之中传递,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展现。

(助理编辑韩东芳)

猜你喜欢
中国科技馆海选复赛
玉泉小学与中国科技馆共育英才
中外科学教育馆数字化发展对策初探
冰壶项目“跨界跨项”选材海选阶段关键问题分析
2019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复赛(高一)
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探究式学习单开发中的应用——以中国科技馆电磁学学习单《奇妙的原电池》为例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复赛
2017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复赛(高一)
201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复赛
中国科协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携手建设中国科技馆太空探索新展厅
成都站 海选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