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天池”——白河堡水库

2016-11-16 11:29朱明珠
北京档案 2016年9期
关键词:白河延庆溢洪道

朱明珠

白河堡水库位于北京西北部,这里湖面群山环抱、水天一色,湖岸森林茂密、四季风景如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燕山山脉,被誉为“燕山天池”。

百年设计造福人民

白河堡水库属县管中型水库,是北京市第一个机械上坝的水库,同时也是北京市唯一获国家银质奖的水库。白河堡水库设计总库容 906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657平方公里。水库及下游河道设有三个国家级水文站,包括下堡水文站、白河堡水文站、延庆东大桥水文站。

白河堡水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水库水工建筑物主要由大坝、输水隧洞、溢洪道、溢洪洞构成。

水库大坝为粘土斜墙坝,迎水面为粘土材质,其他部位均为沙砾材质。坝长300米,坝高42.10米,坝面宽10米,防浪墙高1.20米,坝顶高程602.10米。

输水隧洞洞身为无压城门洞型,进口底槛高程578.00米,出口底槛高程567.07米,洞长为7090米,最大泄水量20立方米/秒。

溢洪道有4孔闸门,均为弧形,最大泄水断面为672平方米,进口底槛高程587.60米,闸顶高程599.60米,溢洪道最大泄水量3800立方米/秒。

泄洪洞洞身为无压城门洞型,洞长360.15米,进口底槛高程576.40米,出口底槛高程562.77米,最大泄水量157立方米/秒。

白河堡水库位于密云水库上游,是跨流域沟通三大水库(密云、官厅、十三陵水库)、三大水系(潮白河、永定河、温榆河)的水利枢纽工程。兼具补水、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多种综合功能,自建成至今为首都和延庆的社会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历尽艰难实现梦想

由于延庆川区历来干旱,30万亩农田没有灌溉水源,为解决灌溉问题,1958年制定规划方案,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0年9月动工兴建,1983年7月全部竣工,拦洪蓄水。1970年延庆县委发出:“全县人民总动员,团结治水同心干”的号召,于是浩浩荡荡的“水利大军”开赴工地。他们亲手搭建工棚、支锅造饭;亲手研造工具、自制炸药;开始了延庆县最大的水利工程的战斗历程。

规划设计的水库工程由拦河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泄洪隧洞、灌溉渠道五个部分组成。

这几个工程相继开工了,英雄的白河儿女战严寒斗酷暑、冬天一身冰、雨天一身泥,历时8年的艰难困苦,终于开凿了7090米的输水隧洞和300米的泄洪洞;勤劳的白河儿女披星戴月、逢山凿洞、遇壑架桥,历时14年修建了总长近100公里的南干渠、北干渠和补水渠;智慧的白河儿女造访群山、劈山凿石、滑模浇筑,历时9年开挖浇筑了泄水断面为576平方米的溢洪道;坚毅的白河儿女昼夜奋战、探岩问基、拦河筑坝,历时2年填筑了103.5万立方米的拦河大坝。

1976年5月输水隧洞召开贯通大会,场面特别壮观,上万人来参会。白河之水沿临时引水渠,穿过输水隧洞,跨流域流入延庆川地,使当时川区5000余亩农田得到了灌溉,实现了延庆县人民引白河水的梦想和夙愿。

这是北京历史上机械化施工程度最高的土坝,也是海拔最高的水库,1987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档案局

猜你喜欢
白河延庆溢洪道
延庆巨变册页
“桥”镇
专题
白河“五大工程”提升党建工作
白河: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久久为功改善山村面貌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北京市延庆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非常溢洪道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