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窦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6-11-17 20:01刘文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效

刘文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胃窦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窦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作出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窦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胃窦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2

慢性胃窦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及腹部胀痛,多数胃窦炎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慢性胃窦炎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与西医西药联合能在根本上发挥出“标本兼治”的效果,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极大改善[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窦炎患者114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窦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窦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2.2±5.3)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8.4±1.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胃动力药多潘立酮10 mg/次及铝碳酸镁500 mg/次,3次/d,口服。对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加用三联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克拉霉素500 mg、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口服),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治疗。具体组方为:太子参20 g、白术

20 g、半夏10 g、枳壳10 g、白芍12 g、砂仁15 g、白花蛇舌草15 g、蒲公英30 g、黄连10 g、甘草6 g。临证加减:对于伴上腹烧灼、胃中反酸感或溃疡者,加白芨15 g、大贝

10 g、段瓦楞15 g、乌贼骨20 g;对于腹痛严重者,加炒川楝子10 g、延胡索15 g;对于上腹饱胀严重者,加厚朴

10 g、佛手10 g;对于消化不良者,加麦芽15 g、谷芽15 g、神曲15 g、山楂15 g;对于胆汁反流者,加金钱草20 g、滑石15 g、茵陈20 g。以水煎服,1剂/d,连续服药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显示病灶消失,并且随访12个月内未有复发现象;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经胃镜检查显示病灶基本消失,并且随访12个月内未有复发现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显著好转,经胃镜检查显示病灶有所缩小,6个月后复查偶有不适现象;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基本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胃窦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及腹部胀痛等临床症状。在西医理论中,慢性胃窦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数的患者都是由Hp感染引起,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烟酒刺激、饮食不规律、胆汁反流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此外,忧虑、生气、紧张等负性情绪同样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引起慢性胃窦炎疾病。慢性胃窦炎的疾病进展过程较为漫长,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复发,从而加重病情,对其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都产生很大的影响[3]。

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西医往往多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实施相应的根治措施,同时联合促胃动力及胃黏膜保护等药物进行支持治疗[4]。就中医理论来说,慢性胃窦炎属于“胃脘痛”范畴,主要病机为患者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制而致湿、寒侵体,进而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及气血运化障碍[5]。在人体脏腑中,脾主运化、胃主收纳,二者共同作用以助食物充分吸收并消化。然而当慢性胃窦炎发生时,由于患者胃部降浊功能异常,则久病就会造成血瘀不通、气机壅滞,同时还会表现出反酸、饱胀以及胃痛等症状[6]。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胃窦炎主张以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为主要原则。本组自拟中药组方中,太子参、白术健脾益气;白芍柔肝止痛;砂仁可开郁顺气;山楂、神曲可健脾和胃;半夏、枳壳具有调气和胃的功效;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黄连坚胃阴;甘草可发挥药物调和的功效。诸药合用能进一步发挥出阴阳调和、气血畅达、健脾益气的功效[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慢性胃窦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江文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781-2783.

[2] 庞艳青,玉树敬,顾 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窦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09:1343-1344.

[3] 邝耀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24619:145-146.

[4] 李文胜.中西医结合治疗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4:2680-2681.

[5] 盛 浩.慢性浅表性胃窦炎通过平胃散合四逆散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6,26502:100.

[6] 李五香.平胃散合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27604:55.

[7] 王国军,虎 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窦炎10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5934:134.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