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干预对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2016-11-18 03:59王一越邢凤梅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效能血脂指标

王一越,邢凤梅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人民医院)

自我效能干预对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王一越1、2,邢凤梅1△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人民医院)

自我效能;生活方式;血脂异常;体质指数;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断改变,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高脂血症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高脂血症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不仅增加了冠心病发病危险,更加速了缺血性脑卒中危害的发生[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进行自我效能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77例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连续两年体检血脂异常;未服用降脂药物或已停用降脂药物半年以上;患者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患有肝、肾等重大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金融系统、教育系统、政法系统体检职工,每个系统内按照工作单位距离医院的远近分为两组,距离医院近者纳入干预组,距离远者纳入对照组。干预组87例,其中男66例,女21例;年龄26-58(43.0±7.9)岁;有配偶79例,无配偶8例;文化程度大专26例,本科及以上61例。对照组90例,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28-58(43.3±8.1)岁;有配偶84例,无配偶6例;文化程度大专26例,本科及以上6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体检结束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自我效能干预实施具体内容如下:⑴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和运动原则,使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面,一日三餐合理分配,均衡营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减少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入。运动方面,可进行慢跑、快步走、跳绳、跳广场舞等常见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坚持运动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要求患者把每天的饮食和运动的真实情况填入记录卡,做好自我调控和监督。⑵每个月进行1次集体讨论,共6次,每次30分钟,树立成功典型,请坚持较好的患者介绍成功的经验,说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分享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效果。检查每日记录卡,对有进步的患者及时给予表扬。⑶每月进行1次集体授课,共6次,每次30分钟,将血脂异常及自我效能理论的相关知识制成幻灯片,辅助讲课。印刷健康教育手册,发放到每个患者手中,指导血脂异常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增强自我效能。⑷利用每次集体授课的机会,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技巧,保持乐观心态;加强社会支持系统,鼓励血脂异常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沟通。由于降低血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了亲人和朋友的鼓励支持,能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3 评价指标

1.3.1 生活方式:采用由Prentice编制[3]的生活方式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吸烟、酒精和药物、饮食习惯、锻炼和体能、应激控制、安全6个条目,除吸烟外,每题满分10分,总分5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方式越健康。

1.3.2 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依据2001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BMI诊断标准[4],BMI小于24为体重正常,BMI介于24-28之间为超重,BMI大于28为肥胖。

1.3.3 血脂四项:患者化验前3天进清淡饮食、不饮酒、注意休息,于采血日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日立7180、7600生化仪检测血脂四项(TC、TG、HDL-C、LDL-C)。

1.4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总分和各单项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总分和各单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比较(±s)

组别例数吸烟酒精和药物饮食习惯锻炼和体能应激控制安全总分干预前干预组8 7 1 . 8 2 ± 0 . 9 0 4 . 9 8 ± 1 . 9 1 4 . 8 8 ± 1 . 5 6 4 . 6 6 ± 2 . 1 3 5 . 1 0 ± 1 . 6 1 5 . 6 0 ± 1 . 9 8 2 7 . 2 9 ± 6 . 2 5对照组9 0 1 . 6 9 ± 0 . 7 7 4 . 9 6 ± 1 . 7 7 4 . 9 4 ± 1 . 4 0 4 . 9 2 ± 1 . 8 8 5 . 0 9 ± 1 . 7 0 5 . 4 9 ± 1 . 8 5 2 7 . 0 9 ± 5 . 0 6 t 0 . 2 8 0 0 . 1 6 0 -0 . 3 1 6 -0 . 7 0 2 0 . 1 5 1 0 . 3 8 2 0 . 2 3 3 P>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干预后干预组8 7 2 . 7 0 ± 0 . 7 0 6 . 4 9 ± 1 . 3 9 7 . 5 2 ± 1 . 2 7 6 . 7 2 ± 1 . 2 8 6 . 5 3 ± 1 . 0 8 7 . 2 1 ± 1 . 4 0 3 7 . 1 7 ± 4 . 1 9对照组9 0 2 . 1 9 ± 0 . 8 3 5 . 1 0 ± 1 . 5 9 5 . 5 1 ± 1 . 5 6 5 . 1 0 ± 1 . 6 3 5 . 1 9 ± 1 . 4 9 5 . 8 2 ± 1 . 6 6 2 8 . 9 1 ± 4 . 9 5 t 4 . 4 0 9 6 . 1 1 3 9 . 2 7 9 7 . 3 7 7 6 . 8 3 4 5 . 9 9 3 1 1 . 9 7 6 P<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和BMI的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血脂四项指标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TC、TG、LDL-C、BMI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血脂指标和BMI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血脂指标和BMI比较(±s)

分组例数TCTGLDL-CHDL-CBMI干预前干预组876.15±0.672.54±0.833.87±0.841.07±0.2426.22±1.21对照组906.03±0.782.51±0.613.85±0.901.10±0.2126.21±1.22 t 1.0030.2790.059-1.0420.085 P>0.05>0.05>0.05>0.05>0.05干预后干预组874.44±0.731.61±0.542.51±0.631.82±0.4823.84±0.57对照组906.07±0.772.38±0.653.66±0.961.11±0.2526.15±1.10 t -14.503-8.580-9.30912.299-17.378 P<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3.1 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改善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生活方式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得分普遍较低,说明体检患者可能由于没有发病的临床表现,因而并未特别关注自己的异常血脂指标。干预 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总分较之前的分数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单项得分也都有显著提高,说明通过自我效能的干预,患者认识到了体检早期血脂异常的危害并提高了警惕性,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了干预。而在对照组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干预,干预效果并不明显。有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水准高的患者在学习疾病知识和掌握控制疾病技能方面有比较好的效能,其成功性体验得到强化,从而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5]。

3.2 自我效能干预改善了血脂四项指标和BMI 自我效能这一概念由Bandura于1977年首先提出,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6]。本研究以自我效能为理论依据,对体检中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进行了系统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脂四项指标和体质指数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自我效能系统干预加强了患者对健康概念的了解,患者对血脂指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增强[7-8]。

因此,对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干预应以自我效能干预为主,尽早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9]。

[1]吴雁鸣,尤华,顾卫霞,等.60岁以上人群血脂与血压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4,40(2):230-232.

[2]Cheng AY, Leiter LA.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Treatment PanelⅢ guidelines[J].Curr Opin Cardiol, 2006, 21(4):400-404.

[3]卓志鹏,袁雪丽,陈忠伟,等.深圳市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6):656-658.

[4]蔡映云,李倬哲,方宗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估[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3(4):225-227.

[5]刘艳,黄志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03-304.

[6]Kim SH,Yu X.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status in Korean older adults:a short report[J]. Aging Ment Health, 2010, 14(7):870-873.

[7]李淑霞,张凌.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概念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198-201.

[8]朱静芬,戴李华,沈恬,等.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83-87.

[9]李华,魏莲,陈佑明,等.广东省成年体检人群异常血脂水平分布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7):1307-1309.

R473.5

B

1004-6879(2016)03-0228-03

(2015-12-22)

猜你喜欢
效能血脂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你了解“血脂”吗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