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操作·反馈

2016-11-19 12:50林勤
新教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莫比虚线套餐

林勤

重视数学理解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探究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数学知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动手操作、课堂反馈等环节,从具体的教学实例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理解的过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点,不断促成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理解过程

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实时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索,并有意识地去感受探索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索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解决问题的得失,新旧知识的冲突和协调,体验整个过程的情感变化等信息及时告知学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看问题的能力。

【案例1】在教学“营养午餐”一课的“开展活动,解决问题”环节,教学设计如下。

1. 心动套餐。

请学生打开学习网站,为午餐选择3道菜。(学生动手操作)

师:为什么选这三道菜?(学生反馈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3道菜,了解荤素搭配的知识,认识到只有荤素搭配科学,营养才均衡。

2. 最受欢迎套餐评选。

(1)请学生打开学习网站中的“最受欢迎套餐评选”栏目,每人选5份自己最喜爱的套餐进行投票。

(2)统计投票结果。把投票前5名的套餐请到一周菜谱上。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投票”功能,有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体现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越性。

(3)营养专家建议,10岁左右儿童从每天午餐菜肴中获得的热量和脂肪标准为: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也不超过3560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4)学生运用营养午餐计算器,计算这5份套餐是否符合标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符合标准,需要进行调整。

(5)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符合标准的套餐。

小组合作,教师点名汇报。

以上教学,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顺其自然地理解“5份套餐是否符合标准”,这样既自然又有真实感,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二、重视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参与理解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得到思维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在数学理解中,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 感知性操作要充分到位。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从眼睛与手的感知开始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可以缩小与认识对象间的距离,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确定了操作的方向,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揭示概念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容易操作的感知材料,并且引导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眼看,让学生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中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建立清晰的抽象化概念,形成自己的知识。

【案例2】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时,笔者首先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师:今天这节课,林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数学游戏,一边玩、一边研究。看一看,这普通的纸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1. 请观察,这张纸条有几条边?几个面?大家一起数出来。

2. 能不能把它的边变少点。变成两条边、两个面?

拿出1号纸条,绕成一个圈,让我们再一起摸一下。

3. 再动一下脑筋,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

示范引导:先把这张纸条做成了一个纸圈,写有1号字的纸张的内侧面不变,另外把蓝色的外侧面翻转到里面来,这里有一个粘贴处,上面有一个双面胶,撕掉后粘在一起,注意虚线对齐,看哪一位小朋友动作最快。

笔者设计的教学环节有看、思考、动手等富有层次的操作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摸、卷和翻折等操作来突破教学难点。

2. 探究性操作要敢于放手。

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探索并发现数学规律。探究性操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指导探究性操作时应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过同时要注意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真正落实将学生的实际操作变成他们的思维想象。

【案例3】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当师生共同做好一个莫比乌斯带以后,就进行了学生独立的实践操作。

师:请大家拿出2号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带,翻转过来虚线对虚线,中间的虚线一分为二。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沿着二分之一的虚线地方剪,猜一猜,剪一圈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两个莫比乌斯带,还是两个套在一起的圈?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验证一下,建议先折一折,沿着虚线剪一个口,然后沿着虚线往下剪,是不是快到了?这个奇迹让大家去动手、验证。

在给学生做了良好的预设,并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年龄的探究环境后,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追寻做一个莫比乌斯带的最优方法。这样更能体现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科学评价反馈,激励学生参与理解过程

小学生通常是经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接触,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而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依然作为学生认知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最主要的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反馈,就是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程度进行有效监控的必要手段;而课堂评价就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理解过程的鞭策与激励。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传统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逐渐转变成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课堂评价一般只对一个学生或者群体在这段时间内学习的一个总结性评价。数学课程应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的教室中,每位学生都是发展着的个体,所以我们对于学生的课堂反馈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反馈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给予比较全面的过程性评价。

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摆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反馈评价等有效的教学途径,能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理解的过程,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莫比虚线套餐
《加什么不要钱》
儿童套餐
大牛
神奇的“莫比鸟斯带”
婚姻是一份套餐
老了也要有尊严地吃饭 你家老人需要这套餐具吗
折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