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活动中的连动词

2016-11-19 12:50潘燕
新教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连串吹泡泡泡泡

潘燕

【教学目标】

1. 以吹泡泡活动激发儿童习作兴趣,为儿童习作创设素材。

2. 学会用连动词来描述一个活动的经过。

【教学重点】

在吹泡泡的过程中,捕捉一个个连贯的动词。

【教学难点】

用准确的连动词描述活动的经过。

【课前准备】

1. 每个学生一套吹泡泡的工具。

2. 事先拍摄吹泡泡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板书:吹泡泡)

2. 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吹泡泡,高兴吗?

3. 咱们班有哪些小朋友会吹泡泡?

二、具体指导

(一)一吹教动作

1. 下面,老师想找一个会吹泡泡的小朋友,到台前吹给大家看,谁愿意?

2. 他吹的时候,我们大家瞪大眼睛仔细看动作,看他是怎么吹的。

3. 观察同学吹泡泡。

4. 说说他刚才怎么吹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提炼板书:拧、拿、蘸、放、吸、鼓、吹)

5. 这一连串的动作就吹出了可爱的泡泡,那谁能用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来说说吹泡泡的过程?

6. 老师看出来了,好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用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试一试了,是吗?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做:左手抓住瓶子,右手拧开瓶盖,拿起吸管,蘸点泡泡水,放到嘴边,吸口气,鼓起嘴巴,轻轻一吹。再蘸一次,再吹。最后把吸管放进瓶子里,拧紧瓶盖。抱臂坐正。

7. 好多同学都不想停下,还没吹过瘾呢!是吧?别着急,后面还有机会的。

(二)二吹学动作

1. 我们用上这一连串连贯的动作就能吹出泡泡来,可是,怎样才能让我们吹出的泡泡更大、更有趣呢?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泡泡大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是怎么吹的。

2. 播放视频一(大泡泡)

哇,这么大的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呀?(生讨论)

小结:原来,慢慢慢慢把你的气息拉长,就能把泡泡吹得更大呀!

3. 播放视频二(喷泉泡泡)

看清楚了吗,这泡泡是怎么出来的?像什么?

预设:像喷泉一样,我们就叫它喷泉泡泡吧!

(板书:喷)

4. 播放视频三(大泡泡带着小泡泡)

这个泡泡更有意思,是什么样的?你能给这泡泡取个名字吗?

预设:大手牵小手,多温馨的名字啊!

5. 师:看了这几位泡泡大师的表演,你想不想创造属于自己的泡泡呀?

(三)三吹用动作

1. 请你一边吹一边想着,给你的泡泡取个好听的名字,再细细体会,你又用到了哪些和之前不一样的动作?(板书:取名字)

2. 学生伴着音乐吹泡泡。

3. 交流:你创造了什么泡泡?

你又用到了什么独特的动作呢?

4. 同学们,你们的动作运用自如,创意无限,我看都可以当泡泡大师了。哪位大师更胜一筹呢?我们来个比拼吧!好不好?

三、当场写作

1. 先看看比赛规则:除了给你的泡泡取名字以外,还要能用一连串的动作描述泡泡诞生的过程。

(板书:好听的名字 一连串的动作)

2. 这里呀,还有一些动词,供大家选择,我们先来读读它们。

粘 撅 蹦 钻 挤

弹 跳 飘 落 推

3. 各位大师,拿出稿纸,开始吧!

4. 各位大师,谁的泡泡能胜出呢?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出示“泡泡比美记”),泡泡比美记。我们竖起耳朵,来仔细倾听每个泡泡的诞生过程。听了他的介绍,你如果会吹,就鼓鼓掌;如果不会,请你告诉他哪个地方没有讲清楚,好吗?

5. 学生交流、评价习作。

四、运用连动词迁移拓展

1.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连串的动作来描写吹泡泡的过程。

2.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活动,也可以用这样连贯的动作来描述的,你能想到还有哪些这样的活动吗?

【设计意图】

教学开始,借助图片,创设活动化的情境,让学生很快进入“吹泡泡”这样一个熟悉的场景中,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吹泡泡并不难,难的是在这转瞬即逝的活动中捕捉一连串的动作。而这正是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笔者主要开展三次吹泡泡活动。

一吹教动作。指名一位同学到台前吹给大家看,看完后大家交流用到的动作。在同学们说动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捕捉了吹泡泡的主要动作(拧、拿、蘸、放、吸、鼓、吹)。接着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吹泡泡,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下来,让同学们都能关注到一个个连贯的动作。

二吹学动作。这一环节,除了学习吹泡泡的基本动作以外,还播放三段视频,展示了几种造型各异的泡泡,主要是想丰富学生的想象,知道简单的吹泡泡能演化出多种创新。同时,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又捕捉到了许多更细化的动作。中间还加了起名字的环节,也更增添了趣味性。学生在看看、说说中,进一步学会如何准确地使用动词。

三吹用动作。由之前教动作、学动作的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了关注动词的敏锐性。这一设计,意在让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创意时,自然地提炼出一些新出现的动词,更加熟练地运用一连串的动作描述吹泡泡活动,从而为后面的写作做好了铺垫。接下来用“泡泡比美记”这个有趣的名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单调的习作讲评充满趣味性。其实,这一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对连动词的使用。在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使用连动词描述吹泡泡活动过程。

学生从吹泡泡活动中学会了连动词的使用,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活动,跳出来,放眼身边的各项活动,其实都可以用上这样的连动词。课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进行拓展迁移,用连动词描述其他的活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拓宽视野,掌握用连动词描写活动的方法,从而使表达更趋向准确。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一连串吹泡泡泡泡
吹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吹泡泡
吹泡泡
巨型泡泡
写一连串动作
金牌瞬间
看宇宙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