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回顾统计知识 提高统计应用意识

2016-11-19 12:50廖延芳
新教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廖延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下第96至97页,例1至例4。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 整理回顾统计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2. 回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学会设计合理的调查表,在运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统计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形成统计知识结构。

2.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计提纲,布置预习

课前设计并分发预习提纲。

1. 请你回顾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统计知识。

2. 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你的理解,整理设计出一个关于统计知识的结构图。

3. 填写“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经由“整理什么,怎样整理,为什么这样整理,填写表格”等步骤,为复习统计知识作铺垫。

二、谈话引入,教学例1

1. 教师举例说明统计的广泛应用,揭示课题后提问:什么是统计?课件展示:统计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与方法。

2. 课件展示课本第96页例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3. 指名汇报预习成果(预习提纲第2题)。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补充,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表格式知识结构图展示后,出示表1:

4. 师:谁能简要地说一说,平均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反馈展示─互补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把分散的统计知识串成线,并借助表格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整理统计知识的能力。

三、重现知识,教学例2

1. 课件展示第96页例2: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学生答后,教师展示如下内容的课件:

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在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情况下适用。

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在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情况下适用。

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便于反映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情况下适用。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整理数据,教学例3

1. 课件展示第96页例3(前半部)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 教师小结并出示如下内容的课件: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纸、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3. 教师指导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体验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

①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已经填好的调查表(表2)。先按项目剪开,然后9个小组的组长将你们要整理的项目条收集起来,先整理分类,再用统计表进行统计。想一想,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按小组收集项目条,教师重点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数据整理。

②计算统计量和分析数据。

师:各个小组的统计表已经整理好了,请组长到台前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1:第一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师: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2:第二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③其余各小组分别展示统计表后,教师提问:根据上面两个表中的信息你能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吗?用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长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学生认为用平均数能够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情况。

4. 课件展示第96页例3(后半部):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

师:设计一张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①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③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④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

⑤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表表示数据。

⑥根据统计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5. 让学生独立填写第96页中的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设计选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调查项目内容,便于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学会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能从统计表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整个过程以小组合作和交流汇报的形式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引导观察,教学例4

1. 出示第97页例4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这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想一想,用怎样的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预设: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因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据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想一想,用什么的统计图表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预设: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因为能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情况。

师:观察书中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男生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

【设计意图】从课本提供的素材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获取统计数据,让学生既懂得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又树立他们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和提高用数据分析实际情况的思想。

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一第1、2题,学生做题后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七、教学总结,强化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整理回顾了统计的知识。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注意:第一,需要全组所有的数据来计算,尤其0是一个数据时,计算中数据的个数一定要包含它;第二,求和的计算要准确。同学们还要记住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要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既教给学生一饭之需之“鱼”,又授给学生终身受用之“渔”。

八、课外作业,实践应用

1. 根据预习表格中的信息,请你提出问题让小组里同学解答。

2. 想一想、做一做: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请自主选择一个调查项目开展实践。

【设计意图】布置有弹性的练习,学生可根据统计需要,体验数据分析的多样性,巩固、活用所学的统计知识。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