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预习的能力

2016-11-19 15:47胡军
新课程·小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生字词语

胡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在上新课前,学生只有有效地预习,才能明确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良好的语文预习能力,需要教师去培养。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小学,基础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我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鼓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识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语文课的预习内容丰富,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和文章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进行课前预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能使学生学得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

1.做到六个“一”,让学生具体预习

所谓具体预习,就是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1)生字读一读、辨一辨。已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学习重点由原先的识字写字转移到句、段、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对于生字表上的生字,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我常要求学生先将生字读一读,然后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要求组的词一个为课内的,一个为课外的。这样,使学生在寻找课内词语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并拓展了课外相关知识。

记住生字的字形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生字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来识记生字字形。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还要比一比生字与所学过的熟字有何异同,让学生找些形近字辨一辨,以便更好地记住生字。

(2)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在自学生字后,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消除学生对新课文的陌生感。

(3)再读课文,画一画,查一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要求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对课文中一些不理解的词语,要求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对于一些实在不能解决的困难,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打上问号,以便带着这些疑难点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2.精读批注,让学生精细预习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及时批注,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感悟的习惯。

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叶圣陶先生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因此在预习过程中,心到、眼到、口到还是不够,手也必须到,我要求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写批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具体要求是:(1)点、圈、画。课文的关键词语,要在下边加点;课文精彩的语句,加○;需要摘抄的章节,在前面加。(2)关键处写批注。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悟。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阅历、知识积累不同,对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段落,都有不同的理解、感受、体验,教师应该珍视这种差异,把它当作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在预习时进行探究。在课堂上,我们再给学生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三、精心设计好预习卡

提供预习卡,是一种帮助学生整体解读课文的课前预习策略。它与我们以往的读课文、抄词语、想课后习题、做课堂作业等预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把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通过浅显的有层次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练习”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预习课文。如《奇怪的大石头》课前预习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会思、善思,努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只有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语文教学活动始终,才能把语文知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生字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