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所想构建数学课堂

2016-11-19 16:50朱燕
新课程·小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预设次数支架

朱燕

参加这么多的教研活动下来,有辛酸有收获,在一次次的教研探讨中,不仅有了成长,也有了更深的感触,不管我们探讨用怎样的方法去教,最终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所以在我们研究的支架式教学下,应该做到以学生所想来构建我们的数学课堂。

在本学期的教研中最大感触还是在那一次“随学而导”的主题研讨中,顾老师说过“随学而导”的起点,概括地讲,就是学生的学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学”是起点,“导”是着力点。教师的“导”,一方面体现在课堂中,依据学生的反应而进行的适时的“导”;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设计方案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适合的材料和创设适合的情境。支架式教学具有建构性特征,建构性特征要求我们充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预测,缺什么补什么。故随学而导的一些理念与我们的支架式理念不谋而合。可见,数学课堂中教师的“导”之前,先要考虑三个要素就是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想法,这是以学生为本的要求。下面以《认识百分数》一课为例从情境、新授、练习三个方面具体说一说。

一、顺着学生的感受,导入情境

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感受,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认识百分数》中在出示例题前,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我们学校体育课上学生的投篮视频,充分预测学生的感受,这里视频的提供也相当于给学生建立了一个生活“支架”。学生看了我们自己学校体育课的视频自然能联系到实际生活并且产生共鸣,当时上课的效果,学生很感兴趣,故能被带入到这样的场景,接着出示例题,提问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在搭建这个生活的支架下自然能联系生活实际经验谈到哪场比赛投进的多,哪场投进的少。而当追问怎么比较“哪场投得准一些”时,学生在观看视频充分有了感受后也比较容易想到“投篮命中率”,知道了命中率是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对于揭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即可顺理成章,即为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课堂中导入情境有很多种,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想学生所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

二、顺着学生的思路,提供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师追问哪场比赛投得准一些?有学生是这样想的:我可以看没有投中的次数,如果我算出来没有投中的次数少,就表示这一场比赛投得准。听上去很有道理,课上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赞成这样的想法,显然此时教师直接反驳,不能让学生信服。但是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提供这样一个材料,我设计一个场景即进行第四场比赛,投篮三次,投中次数0,请学生计算下没有投中次数,学生很快能说出是3,与刚才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未投中的次数9、7、12比,难道这第四场比赛结果最好吗?学生自然发现第四场比赛一个都未投中,自然不是投得最准。由此知道用没有投中次数来比较哪场比赛投得准是不对的。即在数学课堂中,顺着学生的思路,给搭建一个第四场比赛的支架,让学生顺着这个支架自己去发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一个探索者,会使数学课堂更有效。

三、顺着学生的想法,进行预设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数学课堂探究活动应是学生的活动。良好的课堂“预设”必然是数学探究活动发展与推进的基础。只有在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只有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上《认识百分数》课前我们对教案进行了研讨,在讲到练习十四第三题,题目是: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1)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教过六年级学生的老师知道,第一次教学这题时学生往往都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哪些分数可以改写,哪些不能。于是我们顺着学生的想法预设:吨很容易被学生理解成可以用百分数表示,那怎么解释呢?我们说可以用百分数的意义来说明,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那么吨显然只是一个具体数据。所以教师出示此题时,题目稍做了改变:对照百分数的含义来说说下面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分数表示。下面给出第一次教研课,课堂观察:在上课过程中,当姜老师讲到这题的时候,姜老师采取了同桌互说,我观察到身边的学生果然在说吨也是百分数,由于老师课前进行了预设,并且想到可以用百分数的意义来说明,于是我听到刚才说吨也是百分数的学生在尝试用百分数的意义来解释,是一吨的,咦,不对啊,那单位怎么办,于是她发现这个分数是有单位的,接下来这位学生带着疑问听了姜老师对这道题的讲解,她听得很仔细,于是在后来的填空题中,一根绳子( )米,正好姜老师提问到她,我观察到该生很快说出,而不是其他数据,如56%、200%等,追问理由,该学生活学活用,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这里有单位,应该填一个具体的数据。听到这,我顿时有感教师对教案进行研读,深刻挖掘,顺着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学情做出有效的课前预设,就如这节课中对于这道有难度的题目在出示时,教师搭建一个百分数意义的支架,让学生在这个支架下去做题、去思考,自己经历体验符合百分数的意义的分数才能改写成百分数,如果分数只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据就不能改写成百分数,顺着学生的想法开展数学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总之,在我们构建数学课堂中,时刻注意想学生所想,包括导入情境、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环节中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教师懂得给学生提供自己学习的机会,提出问题后尽量做到留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黎学勇.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读与写:上,下旬,201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预设次数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