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故事的实践与思考

2016-11-19 17:47陈燕红
新课程·小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时刻区域游戏

陈燕红

学习故事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结构性观察和记录,所关注的是幼儿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作为基于发现幼儿长处与优点,欣赏、接纳幼儿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学习故事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种以幼儿为中心、教师与幼儿一起工作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近年来,我们以学习故事为载体,转变课程观,提升幼儿主体地位,创设开放和丰富的幼儿园学习环境,和谐师幼、家园关系,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收获了一系列的惊喜和变化。

一、我们的尝试

(一)创造“魔法”时刻

“哇”时刻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自发的游戏时间和空间,产生更多幼儿自发、积极的行为。就像周菁博士在《“哇”时刻就在这里——学习故事背后的课程观给中国幼教工作者的启示》一文中所写:“哇时刻”到底在哪里呢?我的回答会是:“哇时刻”存在于广义的、开放的和共享的课程里。教师可能首先需要反思自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课程是否有让“哇时刻”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让儿童能够更多地主导自己的学习……基于此,我们做了一些适度的调整:

调整一:调整活动安排,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学习故事一定要记录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魔法时刻”,也就是让大家都会发出惊叹或眼前一亮的事情。这样的时刻在高控、计划严密的课堂中,在实现周密计划的预设课程中是不易出现的。因此,我们积极推行低结构化的课程活动类型,让幼儿有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使幼儿的优点更加个性化地得以展现。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寻找一日生活中最易产生“魔法时刻”的环节。大家一致把目光聚焦在区域活动、自选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自主游戏等活动中,认为这些自主性程度较高的活动出现“魔法时刻”的概率较高,最容易出现幼儿自然发生的学习瞬间。顺势而为,我们引导教师重点对这些时段进行关注,找寻有意义的“哇时刻”。随着学习故事的开展,我们也逐步优化周活动安排,结合园本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小、中、大段各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周表样本为例,各段主要开展的游戏活动有:(见下表)

1.小班:区域游戏、自主游戏、创造性游戏、园本大区域游戏等。

2.中班:区域游戏、自主游戏、创造性游戏、学园大区域游戏、体育游戏等。

3.大班:区域游戏、自主游戏、学园大区域游戏等。

调整二:调整一日作息安排,体验轻松愉快的节奏

一日生活环节过多的话,教师的精力要很大一部分浪费在常规的组织和环节的过渡上。常常会出现幼儿正兴趣盎然的时候,活动时间已经到了,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游戏;或者教师忙于材料的准备和各环节的组织,没有时间去观察幼儿等情况。我们结合园本实际情况,尽可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适度调整,减少收放环节,让教师在半日的带班时间中更加从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记录。例如,我们把中大班幼儿上午的作息安排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情境式户外运动(含早操)、生活活动(含盥洗点心)、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含午餐散步)、午睡这几个环节;下午划分为生活活动(起床、盥洗点心)、创造性游戏及其他游戏、户外体育游戏这几个环节。小班幼儿依据年龄特点,我们把区域活动调整到最前面,便于教师进行晨间接待与观察。

调整三:尝试让幼儿更多地主导自己的学习

1.开展混班自主区域活动

我们以年段为单位,打破班界,每周开展一次混班自主大区域活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环境,将幼儿园分为20个区域,其中10个公共区域、10个班级区域。例如,大班分为8个自主区,开展民间游戏区、绘画创作区、歌舞小舞台、勇者大挑战等;中班分为6个自主区,开展创意建构屋、棋乐无穷、玩转陀螺等;小班分为6个自主区,开展快乐过家家、趣味涂鸦等游戏活动。在自主区域活动中,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游戏的观察者,而幼儿则成为活动的主宰者,他们可以在自主区域的前一天自己选择主题、选择玩伴、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也取决于个人兴趣、现有水平,即幼儿能做的、会做的事,最大限度地把活动的自由、自主选择权、设计权交给幼儿。

2.开展整合式的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特别是表演游戏,指导多以传授为主,教师更多是扮演着“指挥”和“导演”的角色。为了释放更多的自主空间,我们尝试着把三大创游(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融合在一起,从游戏主题的选择、游戏材料的准备、环境的布置、角色的选择和游戏进程的推进,幼儿都得到了充分的自主。

3.开展自主游戏活动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自主、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游戏。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自己创造和决定游戏的主题,自己安排和设计游戏的过程,自己讨论游戏道具和材料,自己选择游戏方式与游戏伙伴,并决定游戏进程。我们保证每周有一次以上的自主游戏时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安全活动空间,如教室、走廊、阳台、楼梯拐角、室外场地等诸多场所,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分割活动角的空间大小和高低位置。例如,大班幼儿通过玩自主游戏《巴拉拉小魔仙》,获得了分工合作、运用各种材料建造家园、使用替代物、自己装扮或为别人装扮、创编简单情节、装饰、建构等经验,同时,他们还收获了自主的快乐。

(二)多形式开展研讨

1.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网络是最快捷便利的交流渠道,学习资源的分享在这里变得丰富而畅通。我们的骨干教师借力2000人群聊“贯彻指南学习故事研习”,在这个平台上与专家进行近距离交流互动,倾听来自各地区的同行们对学习故事的学习心得、困惑、感悟、收获等,及时将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下载、收集、整理,与全体教师共同分享。另外,我们还自己创建了一个学习故事交流分享群,大家在这里进行专题研讨分享、答疑解惑,上传相关学习资料,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

2.园本培训中学习

学习故事是最适合一线教师提升业务、反思成长的行动研究法。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侧重于提升每一位教师撰写学习故事的质量,把学习故事引入到园本教研中,使教师的教研内容具体化,更好地提升和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培养更多更好的反思型教师。

(1)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研讨,内容有讲座、教研互动、反思探讨等。通过这种相互学习、集体探索的方式,让教师在学习的集体中进行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流,开展积极有效的专题研讨,集思广益,获得提升。

(2)开展园本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现场观摩—蹲下来观察记录幼儿学习—分析判断幼儿学习和获得—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思考教育对策”等流程展开有效的观摩与研讨,现场撰写实用有效的学习故事。

此外,我们还认真批阅教师撰写的每一个学习故事,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撰写的图文并茂的学习故事包括生活中的学习故事、运动中的学习故事、游戏中的学习故事、区域中的学习故事、领域教学中的学习故事等。

3.案例交流中领会

在具体撰写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幼儿视角,常常以教师的故事代替幼儿的故事;分析和评价幼儿的行为比较笼统,缺乏对幼儿个别化经验的理解;提供的支持策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要领,首先,我们从各类杂志中选取并印发多篇优质学习故事案例分发给大家,帮助教师理解框架和精髓。其次,收集典型案例,以共读的方式集体解析,让教师进行比较、分析、找寻亮点,在交流中进行反思。最后,利用年段教研等小组研讨契机进行交流,并择优进行集体分享。例如《学习故事记录案例》的专题交流,帮助全体教师明确了学习故事的撰写方法与策略。

(三)以点带面,发挥骨干作用

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故事高级研修班培训,获取更进一步、更前沿准确的理念,及时传送信息资源,将自己的学习感悟带回,与全园教师进行分享并开展二级培训。由骨干教师领衔组织研讨交流活动,进行现场点评、反馈,让全体教师掌握写得好写得有意义的学习故事的要求,在活动中获得共同提高。

二、我们的收获

(一)提升职业幸福感

学习故事聚焦的是幼儿的优势和兴趣,它教会我们的教师去发现和欣赏幼儿的优点,肯定幼儿的长处。基于此,教师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宽容的胸怀来捕捉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闪光时刻。在此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就会去发现、放大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缩小缺点和弱点。在对一个个“哇时刻”的观察和体验中,教师记录令人感动的幼儿发展瞬间,这些爱的体验犹如一缕缕阳光,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体验到付出的幸福,也让幼儿感受到爱的温度。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幼儿都绽放着满满的优点,和谐的师幼关系带来工作中愉悦的好心情。

(二)师幼共同成长

1.教师的发展

学习故事的撰写和运用的过程,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首先,在理念上,教师要通过学习故事来观察、解读、支持幼儿,在此过程中,就会不断建立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连接,不断建构和反思自己对这些教育理念的认识,以及它们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体现。其次,在观察能力上,要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幼儿的“哇时刻”,教师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幼儿园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的学习故事,如何观察、怎样观察等,都需要教师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比较教师先后撰写的学习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记录方式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教育观念上。

2.幼儿的发展

通过阅读和回顾那些充满魔法的学习时刻,幼儿可以参与自我评价,并与家庭成员分享信息和经验,使它成为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分享的时候,幼儿听到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所处的心理环境必然是安全温馨的,他们的情绪必定是轻松愉快的。分享交流的过程也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习故事中成人“退居二线”的做法无疑会给幼儿提供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幼儿的学习品质会得到更多锤炼,全面、可持续的身心发展会更容易实现。

(三)和谐的家园关系

当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或者分享学习故事的时候,家长收获的是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的优秀表现,怎能不欣喜?由此,家园关系自然和谐融洽。正如一位家长在反馈中写道:很惊喜地看到宝贝在科学小实验中表现出来的思考和观察能力。凯×经常爱问“为什么?”有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感谢老师的耐心解答和提供的帮助,这是对孩子求知欲的最大保护,谢谢老师的发现和肯定!

(四)触类旁通,优化管理

学习故事致力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将这一做法引入到对幼儿园教职员工的管理中,以多看他人优点的思维方式善待每一个人,以“独特的个体存在”尊重和激励每一个人。教师之间关系和睦,互助友善,教职员工工作的内外在动力被有效激发。

三、我们的思考

(一)还需“内外兼修”

学习故事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除了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能运用这些知识准确地对幼儿作出评价,了解幼儿目前达到的学习水平、前期经验、最近发展区,并能采取适合的方式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其次,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幼儿。每个幼儿都有丰富的学习故事,教师要能发现并捕捉幼儿正在学习的内容,并意识到这种学习是有价值的,是与一些学习和发展的指标相符合的,才可以进一步展开活动,提供下一步的帮助。这些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二)防止“拿来就用”

新西兰的婴幼儿中心、幼儿园、游戏中心大部分都是半日制的。因此,他们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来记录学习故事,他们用学习故事记录每一个幼儿成长的轨迹和旅程,学习故事是幼儿教师需要撰写文本的全部。而我们属于全日制公办幼儿园,配备的是两教一保,教师工作繁忙,为每一位幼儿建立档案难度较大。再者,我们还要客观地认识到,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大环境下,还要防止过于重心智倾向而过分看轻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我们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客观理性地借鉴和运用,不能简单地拿来就抄,或者是为了跟风而流于形式,在学习故事开展和实践的过程中,更多还应该是从观念到行为的深刻变革和落实的过程。

参考文献:

王秋霞.“学习故事”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5(24):59-61.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时刻区域游戏
冬“傲”时刻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