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煌奉使琉球诗歌创作研究

2016-11-19 08:41高文慧成瑶,李媛媛肖铃
青年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琉球

高文慧 成瑶,李媛媛 肖铃

摘要:周煌,字景垣,号绪楚,别号海山(一号海珊),清四川省重庆府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乾隆二年(1737)恩科二甲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于乾隆二十一年作为册封副使出使琉球国,册封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穆。出使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收录在《海山存稿》中。其诗歌详细记录了周煌使团一行人出使琉球途中所经过的地点、途中所见所想以及琉球的风土人情,具有极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题材内容、艺术成就、影响意义三个方面来对其奉使琉球时期所创作的诗歌进fS-,~究。

关键词:周煌;琉球;诗歌创作

引言

周煌(1714-1785)字景垣,号绪楚,别号海山(一号海珊),清四川省重庆府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乾隆二年(1737)恩科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中允、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刑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四库全书》总阅、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左都御史等职;又屡司文衡,三为山东、云南、福建乡试考官,一为会试副总裁,一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再为江西、浙江提督学政,三次奉命谳事西川;又曾奉使琉球,著《琉球国志略》十六卷,影响至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冬以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致仕。乾隆五十年春卒于京师,加赠太子太傅,谥“文恭”,享年七十二岁。《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一有传。

周煌一生丰度端凝,立朝方正,居清要数十年,不改本来面目。又著述颇丰,除编著《琉球国志略》外,又选订《诗林韶滢选》、《庠音集选》。另有诗集《应制集》、《海东集》、《豫章集》、《湖海集》、《蜀道吟》、《海山存稿》等。诗集除《海山存稿》二十卷外,余皆不存。

对于琉球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在那时中原与琉球的商业与贸易已经往来已十分繁荣。据《琉球国志略》记载“琉球国于元延佑间曾分为三,遂以中山自别于山南、山北。前明洪武初,三王并封。至永乐中,尚巴志复合为一”证明了元朝末年,琉球分裂为三个各自独立的国家:中山、山南和山北。其中,中山国的实力最为强盛。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杨戴出使琉球三国,分别册封了三国国王。琉球三国也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属。几年之后,中山国灭了其他两国完成统一,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既明朝以后,琉球继续与清政府保持了藩属关系。据《琉球国志略》中记载的“‘乾隆二十一年封王尚穆诏尔琉球国地居炎微,远隔重洋。世列藩封,屡膺朝命;代修职贡,恭顺弥昭。”可知此后百余年,琉球不断遣使进贡,历任琉球新王即位时都要遣使请封。

据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搜集整理的史料记载,乾隆十九年(1754年),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穆派遣使臣毛元翼、蔡宏谟等送来奏表,恭敬请求继承前辈受封的爵位。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初七,大学士会同翰林院掌院等带领使臣引见给乾隆,说明来意,乾隆皇帝下御旨翰林院“侍讲全魁充当正使,编修周煌充当副使”前往琉球册封,并恩赐周煌正一品麟蟒服;十二月,周煌升授右中允;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擢补为侍读。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初九,周煌一行带着符节、诏敕、谕祭文、新铸清篆驼纽印、银币等物从京都出发,四月二十四日到达福建。途经南台江、太平港、怡山院、金牌门,六月初九到达五虎门,六月初十趁早潮从五虎门出发,过官塘进士门,开始渡海,经鸡笼、钓鱼岛、赤洋,过海沟,十三日望见姑米山,夜晚二更,姑米山的人在山顶举火为号,册封之船亦响应。十四日,姑米山头目率领小船数十只在前面牵引开道,到姑米山西岸下锚。二十四日,登岸后,暂驻姑米山。二十九日,王世子派遣负责视听的亲近侍从之臣前来等候。七月初四、初五二日,王世子连续派海船迎接。七月初七,周煌等人捧着诏敕、使节、封印、赐物等,登船乘西南风向琉球驶去,夜过马齿山,初八到达琉球国那霸港。八月二十一日,举行册封大典,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由于准备工作和天气原因,周煌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二十八才返航,四月二十一日,回京城复命。

之后,周煌根据途中日记,参阅大量史料,整理编辑,撰写完成《琉球国志略》十六卷,进呈皇帝御览,以便把握琉球国的历史、地理、风俗和人情等方面的情况,从而确定相应的国策。

一、题材内容

有关于周煌出使琉球的诗歌创作,集中在《海山存稿》(外集)的十一卷中,从这一卷中,我认为从题材内容上分析,以出使的三个过程即奉命出使,册封琉球,复命归来为基本时间线索,共写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颂圣纪恩

周煌在《海山存稿》(内卷)中,纪恩诗占了很大比重,在外卷第十一卷中,仍然有歌颂圣上英明恩德的诗作。在奉命出使这一阶段中具体表现出两种内涵:首先,如他在《奉使琉球纪恩四首》其一中写到:“帝德如天被八荒,东瀛重译奉恩光。”又如在《将赴琉球恭请圣训召见养心殿次日擢臣侍讲纪恩二首》其二中写到“天有恩光回曲照,帝于心理击包蒙。”在这一题材的诗作中,体现出周煌对皇恩和盛世的歌颂,流露出作为大国使臣的自豪感。其次在《奉使琉球纪恩四首》其三中写到:“底事清时问请缨,远将风简扬龙旌。四方自足明初志,万里奠堪属此行。”由此看出周煌对于出使琉球踌躇满志,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虽然前路艰难但仍然要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宣扬我大清国威。

(二)唱咏抒怀

周煌在出使的不同阶段都有较多抒发不同心境之作。如在第一阶段,出使前与朋友家人分别,心中满是离愁别绪的伤感,故写下“春明新霁后,柳色正依依。莫以折枝赠,还应见雪归。”充分体现了周煌对故土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出使的信心,以此安慰自己和故人,自己会平安归来。又如在册封琉球之后的中秋之夜,周煌在《对月》中写到:“旧是秋中月,今为海外人。”诗句中尽显合家团圆之夜孤身一人在海外的惆怅与对故土的思念。又如在《是日归馆后颇自觉醉夜不能成寐因忆在都日与二三同人登昆卢阁窑台诸胜廿年来晨星落落而余复以于役滞留海外抚时感事尤难为怀云》中写道:“浮沉聚散须臾事,紫蠏黄柑又一年。”紫蠏黄柑出自杜牧的“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然而黄柑和紫蟹指代又到了秋天,流露出作者对年复一年,时光易逝的怅惘和无奈,为离开故土出使海外平添了一份愁绪。

1.描述出使海程所见所感。

周煌在前往琉球途中,途径鸡笼山,钓鱼岛,姑米山,马齿山等地,给后人留下了一幅脉络清晰的出使路线,并完整记述了航行经历。在这一类诗歌中,周煌显现了高超的创作技巧,诗歌叙事完整,感情蕴积丰富。如在《望钓鱼台》中:“一发青山认钓丝,投竿终古拂珊枝。”这一句中,“一发青山”出自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青山一发的含义是: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钓鱼岛极其遥远,却还是被作者辨认出来并比喻成钓丝,而第二句,一个投字极具画面感,终古二字意境幽远,看出一种时间的厚重与亘古。除此之外,还有海程之中的景色,描写得十分细致生动,富有想象与情味。如《马齿山看日出》中写到“天水一色如流丹,以云为车雨为马”,就彰显显了周煌别致的联想,描绘了一副壮丽的日出图景。

2.册封礼盛典

周煌一行历经三个月左右的行程,终于抵达琉球,进行对琉球王国的册封。《封舟到霸港王世子亲率陪臣出迎恩亭祗迓纪事》和《册封礼成恭纪四首》都详细的叙述了盛典的过程,处处体现着隆重和盛大。“五色仗开双雉尾,三呼声动六鳌头”,可以体现出典礼的正式和庄重。在描述册封典礼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得出大清的强盛国力以及周煌作为使臣的自豪。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清朝重视与琉球的友好往来。

3.琉球自然环境及风貌

在周煌到达琉球并册封之后,游览琉球风物,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法规兵制,神话传说以及工业发展等等方面,同时也感受了琉球所在的地理位置导致的不一样的自然气候。如《八月二十九日东北大风雨下如注平地水且尺许倒溅齐檐飞沙拔树或日即台也询之球人云每岁中亦不常有者》中“初如天马踏帘栊,覆雨翻云势旋雄。水有三千真欲立,沙无亿万更何穷。”可见琉球的天气情况与中原地区差别很大,多极端天气,风雨交加,又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触景生情,笔触细腻,想象丰富。除此之外,又如《游辨岳》中“五岳何年到十洲,试从望海海全收。城标故国鼎三足,岛界诸蛮蜃一楼。”描写了琉球依照中原所命名的五岳,从岛上的山峰俯瞰茫茫大海,别是一番心境;同时,又是以中原五岳命名,能看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崇敬。琉球的独特地理环境山川风貌以及气候条件,让周煌的感受非比寻常。

周煌在出使琉球的过程中,从不同的内容以及角度,叙事抒怀,详细记录下了出使过程以及琉球的人文风貌,为后世对琉球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艺术成就

(一)言辞之达

姚鼐在为《海山存稿》所作的序中,提到孔子“辞达而已矣”的主张,他认为“自唐以来,诗人之辞最能为达者,莫过苏子瞻。”而被他评价为“窃观其大体,实近苏公,用力不劳,而阐发情事自极,语言之妙,可谓辞达矣”并且“盖其言辞之美,将比长子瞻”的人是周煌,足见姚鼐对周煌诗歌的评价之高。

“辞达”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辞,即是语言、符号系统;达,就是表达、达到、反映,也有“尽”的意思。苏轼曾提出“辞达”并为之做了大量的论证。苏轼的“辞达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求文章应当通达于事物之理,要对自然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常人注意不到的点。另一方面,则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把所有了解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苏轼在《答虔碎俞括一首》中,说:“物固是有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苏轼认为事物自身存在一定的道理,但要准确地将一事物表现出来,却是难事。因此,作者能够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充分的表达出来,就称之为“辞达”。姚鼐认为周煌:“用力不劳,而阐发情事自极,语言之妙”,这是对周煌在表言达意,把握言辞方面的极力赞赏。如《对月》

旧是秋中月,今为海外人。

举杯波在眼,入牖影随身。

夜气鱼龙静,天文牛女亲。

清辉如不隔,双照莫嫌频。

这首诗中“举杯波在眼,入牖影随身”一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在赏月时眼中所看到的景中水波流动,经月光照耀,透过窗户成为附在人身上舞动的影子,言辞之间精妙至极。

周煌的诗作风格自然端庄,语言浅显通俗,用诃瀹到好处,情与景互相交融,并且充分的表现出了言辞之美,做到了“辞达”。

1.命意雅正

姚鼐在《海山存稿》的序中,评价周煌“而至其命意雅正,雍容典则,非特赓和于内廷颂扬仁圣之鸿休伟绩者”并且“而话意扬理,且有矜重于子瞻焉,是真为善学苏诗、真为朝廷大人君子之言、真足为士林法矣”。所谓“雅正”,是指除了诗体上的规范,还包含了诗人的高雅的志趣,以及为人品性之正。《诗学进阶》有言:“作诗之法,只是自己性情中流出”性性正,诗法、诗体自然正。“诗,言当正其心,心正则道德仁义之语,高雅温厚之气,自具于言辞之表”。在周煌的诗作中,有大量的抒发个人情怀与心系国家安危的作品,其中言辞恳切,感情朴实真挚,平易动人。如《将赴琉球恭请圣训召见养心殿次日擢臣侍讲纪恩二首》:

封泥璀璨下瀛中,向日葵忱励匪躬。

天有恩光回曲照,帝于心理击包蒙。

险夷岂合殊臣节,甘苦还能厘圣衷[一]

惟此传家清白在,归装不办陆生同。

鸾坡载笔岁峥嵘,天顾恩深每自惊。

窃愧秘书难遍读,早从讲席荷殊荣[二]。

青宫华选除方始(三],霁宇龙颜近更明。

二十年来趋走地,倍增瞻恋不胜倩。

“甘苦还能厘圣衷”一句中,周煌为了完成圣命出使琉球,旅途奔波,一去艰险不知几何,圣上嘱咐“海行虽险,尔等心要诚,不可说苦。”周煌为了完成使命,甘愿吃苦劳累,表达出了为人臣子的忠心耿耿,更见周煌的为人品性之正直敦厚。

2.雍容典则

“雍容典则”典是指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因为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成为众多诗人在创作中首要选用的写作手段,周煌也不例外。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选择了用典来表情达意。如《中秋对月》:

只似轻云薄薄遮,即时清景满天涯。

帘栊尽卷休焚麝,钟鼓初收正集鸦。

已欲举杯来对影,不成归梦去看花。

明年海上凭谁共,应有人占犯斗槎。

这首诗中用了犯斗这个典故。犯斗:1.神话传说天河通海,有个住在海边的人,见年年八月海上木筏按期往来,便带粮乘筏,泛游至天河,见到牛郎织女。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又相传汉张骞出使大夏,寻河源,乘槎见所谓牛郎织女。见周密《癸辛杂识前集.乘槎》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后以”犯斗指登天。

周煌的创作兼具辞达和雅正,辅以用典,情感热烈真挚,用词准确恰当,“比长子瞻”确如其分。三、诗歌创作影响

首先,有利于了解琉球国的历史文化。正如上文所言,周煌在奉使琉球国期间进行大量诗歌创作,主要收录于《海山存稿》

二十一卷中。从奉使琉球期间的诗歌创作中可以大致的了解到当时琉球国的山川河流、历史文化以及风俗特点。周煌作为琉球册封副使同时又是诗人、文人,这样的一个多重身份使得他在册封行程中必然会被奇绝风光所吸引的同时从而有感而发,而这些诗歌更为还原、真实的描写了当时琉球国的人文风貌、风土人情,是后世研究对于有关琉球国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有利于了解乾隆时期的对外关系。周煌作为乾隆时期的朝廷命官,同时深得乾隆的器重与信任。因此,在他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作为一些较大事件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这些事件可能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其中,在外交方面最为显著的就是周煌作为副使出使琉球国作为进行册封,其对此次的出行及册封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乾隆时期我国与琉球国外交关系的友好往来,对于研究相关的清代外交关系史具有重要作用并提供了可靠资料。

第三,有利于为周煌的研究提供可靠材料。周煌作为清代重臣乃至巴蜀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就目前来看,对于周煌的生平、创作、思想以及影响还没有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著作。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与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政治面貌。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古代文学相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求,周煌作为在出使琉球过程中所具有的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对于周煌的生平研究也成为了学者较为关注的重点。而这些诗歌对于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周煌的生平、创作及思想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历史上对于周煌研究资料的不足。

结语

周煌奉使琉球期间进行的诗歌创作,验证了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归属问题。近年来,钓鱼岛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但早在200多年前,周煌就已经标明了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清政府继承了明代以来的惯例,对藩属国进行册封使节。周煌作为副使在奉旨出行期间,留下《琉球国志略》以及《针路图》等重要历史文献,并标明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与此同时,在《海山存稿》十一卷中就有提到“岂知中外原无界,沟祭空烦说四溟”原注中标明“舟过黑水沟,投牲以祭,相传中外分界处”,由此可知,“黑水沟”是当时中外交界分割线,钓鱼岛与古琉球无关,更加不属于日本。此外,周煌所留下的重要历史文献不仅多次被引用、证明钓鱼岛问题,同时对于研究东亚史的相关学者来说也是重要的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琉球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明朝琉球建立宗藩关系的原因探析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