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2016-11-19 03:16王雪李欢欢
青年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法制建设文化建设

王雪 李欢欢

摘要:本文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的特征,指出了高校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来完善高校人力资源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法制建设;文化建设

一、高校人力资源的特征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内部具有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力、智力和心力的人的总和。高校内部成员主要有教师、管理人员(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学生和后勤人员。学生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教学是双方的,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学,就没有高校。同时教师是高校的主体,是知识的生产、传播者,是高校中拥有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心力和体力的人。校长是学校的高层管理者,是政府或校董会的代理人,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的成员,并且具有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心力和体力。因此与其它企业相比,高校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价值具有较强复杂性

高校人员的劳动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劳动的复杂程度比较高,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属于复杂劳动的范畴,其衡量的过程比较复杂(1)。

2、具有较强的稀缺性

在高校人力资源的结构中虽然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员,但其主体是教师。因此,高校人力资源在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中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2)。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参与管理的制度

教职工参与高校管理的机会不多、作用不大,缺乏参与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与教职工较高的期望相比,高校并没有给予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机会,行政命令多于民主协商,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发面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决策缺乏民主和监督,没有建立和实行决策失误问责制(3)。

2、对教职工缺乏人文关怀

高校对教职工工作、生活关心不够,教职工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高校对教职工,尤其是对教师施加的压力较大,但提供的条件较少,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又得不到提高知识结构和层次的机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当教职工遇到工作和生活问题时,很少能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帮助(4)。

3、高校及其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不高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相对于行政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占有资源较少,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比例失衡,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缺乏科学性,造成工作量不均衡,又缺乏有效的考核与分配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存在“大锅饭”和不同程度的人浮于事现象。和行政人员相比,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环境简陋,缺乏办公场所。急功趋利的科研绩效考核制度使得教师心情浮躁、缺乏职业安全感,导致教学投入减少。(5)。

4、工资、津贴、奖金、福利住房、劳保状况等激励、保障措施不尽人意。高校工资水平普遍还不高,没有执行《教育法》关于“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水平”的规定,亟须建立规范化的工资体系,以确保教职工基本的生活条件。津贴、奖金等激励因素的作用还不大,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保健伊苏。住房市场化后,由于教职工收入不高,住房成为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职工最难解决的问题。教职工对医疗、养老保障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也表现不满。

5、高校的内部环境不佳

政府对高校的管制过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同时存在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往往演变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结果是轰轰烈烈“走过场”。在高校内部,岗位职责还不完善,普遍缺乏职位说明书,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占有资源的多寡决定了岗位的轻重,多通道的职业生涯设计还没有实现,导致“处长相当教授、教授相当处长”,以全面占有资源的不正常局面。

6、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只能机构还不够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和保证作用;工会没有起到维护教职工权益、监督执行劳动法规的作用;学术委员会缺乏常设机构,受行政干扰较大,很难起到独立决策和监督的作用;教授委员会在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来,即使有,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

1、加强高校人力资源制度的法制建设

法制制度是各种制度中最强硬的一种,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明确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减少摩擦和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改革的阻力和代价。为了建立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1)在法律上明确高校的法人和学术中心的地位,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彻底将高校从行政系列中剥离,使高校成为纯粹的文化机构。

(2)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高校校(院)长公开招聘,经上级党委、董事会、教授会、教代会代表组成招聘考察团,通过民主程序决定校(院)长人选,并予以聘任。

(3)在法律上明确教职工参与管理的途径与渠道。在学校设置教授委员会,其成员由全体正教授组成(特殊情况也可吸收副教授参加),教授会是审议机构,对学生入学、退学、转学、留学、升学和毕业等事务审议后交校长决定:对学科建设、研究设施管理等事项进行审议;对教师录取、升任,院长的选拔、录用,院长、教师工作成绩的评定与奖励、处分,以及校长、院长、教师的停职期限,校长、院长的任期,教师的退休等事项审议后交行政部门执行。

(4)在法律上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法律强化这两个组织的权利,切实保证“双会”代表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以法律为武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加强加强高校人力资源制度的文化建设

首先,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营造高校浓郁的学术氛围。高校人力资源内心深处留存着传统文化深刻地烙印,尽管中国已走进了现代社会,但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高校作为知识分子集中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机构,天生就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其次,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正如曾任没过哈弗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艾略特所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从本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另一个方面,要由目的、有选择地西区外来文化的精华。

再次,要强化学术文化。受功利性影响,高校作为文化机构的地位正在逐渐淡化,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上,功利性文化环境导致了正式制度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过于急功近利,用企业管理的手段、经济管理的方式管理高校,使得高校的“明德”、“亲民”受到了干扰,也使学者很难精心“止于至善”;“追求真理”演变成追求“绩效”,否则就要被“打破饭碗”。高校应该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给予教师充分的学术自由,即研究的自由、教学的自由,鼓励个性化的教学,支持风险性的研究。

最后,高校要处理好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没有文化底蕴就不会形成好的制度,没有好的制度也就无法形成优秀的文化。并不是制度越多,越细越好,过于繁琐的制度设计只会加大交易成本。文化是对制度的最好的不从和升华,人们是靠习惯行事的,是靠道德、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的,是靠价值观念来判断是非的,而习俗、习惯,价值取向、萝莉道德就构成了文化。当一所高校的教职工形成了“学术自由、传承创新、追求真理、引领人类”的价值取向,养成了“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行为习惯,建立了“学术自律”的伦理道德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就达到了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法制建设文化建设
市场竞争下的道德与法制建设
电视法制节目的特点及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