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品德情境教学下的学生生活化学习方式初探

2016-11-19 09:50邓凤婵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品德创设

邓凤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品德课要在生活情境中学。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生活较单调,很少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难免出现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体验生活、领悟道理,是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课前:参与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

我们应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课中:再现生活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在一节课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如,设计游戏,创设游戏情境;拓展空间,创设开放情境;强化交流,创设合作情境;巧设问题,创设疑问情境;巧用故事,创设故事情境;提供材料,创设操作情境;进行竞赛,创设竞争情境;走进生活,创设生活情境等。(见表2)

三、课后:课后延伸活动,实施道德行为

现实的生活既是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阵地,也是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场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设计好课后探究这一延伸活动,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见表3)

关于课后学生道德行为的指导,应更多地结合学校的少先队系统活动、各班的班风班纪建设两方面来进行,要凭借少先队活动阵地,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家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道德认识、锻炼道德行为。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品德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