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试官》创作谈

2016-11-19 08:52高世逢
艺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戏花鼓戏村官

高世逢

〔摘要〕花鼓戏《试官》的编剧创作经验总结。通过对素材的采撷,选择结构的安排,“戏胆”的设置等把创作经过给予了介绍。再将文章的讨论修改过程,在二度创作中的再加工过程的体会感想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花鼓戏编剧创作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小戏、小品比赛已经圆满落幕。三年一届的湖南艺术节可以说是湖南地方戏曲艺术的盛宴。虽然比赛是给演员历练的机会,倒不如说艺术节是对各大艺术团体,对演员一次大的检阅。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花鼓戏展演部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破天荒的在艺术节上选送两个花鼓小戏《五朵村花》《试官》参加比赛。幸运的是在全省选送的40个参赛作品中,《五朵村花》《试官》两个小戏脱颖而出,双双入围前18强进入决赛。并获得好的成绩。花鼓小戏《试官》由国家一级导演贺希娟执行导演,国家一级作曲陈耀担任作曲。说句心里话,作为编剧写戏参加艺术节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试官》这出戏贯穿全剧的基本事件是大学生周海棠,她放弃职场高薪聘请优越的城市生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把先进的理念和喷涌的激情带回农村,当老村主任满细叔悉心了解创建休闲农业的新理念、新构想、新举措时,使他看到建设美丽乡村的蓝图和希望,为之振奋,主动让贤,并提名直选周海棠为村官。这出戏是以关注“三农”关注大学生村官“当家作主”的成长。是以当下创建美丽乡村为时代背景的。排练初期大家比较看好这出戏,认为这出戏有潜力,有专家甚至认为这出戏的题材再过十年也不会过时。原因在于这个戏贴近生活现实,很接地气。它没有让人开怀大笑叽叽喳喳的喜剧场景,也没有哭哭啼啼催人泪下地方。应该说它很普通,很平常的就走入观众的内心世界,让观众为之感动。这出戏演出时间只有短短20分钟,但前后更改剧本达30多次。先后三次深入乡村与书记,村长学习,了解。连排期间还特地请乡村的书记,村长观看演出,请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我对该剧的执着,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的文学底蕴和社会阅历严重有问题,达不到笔下戏来如神的境界。只好靠自己实打实的硬干,蛮干,最终颠覆自己的是靠“认真。”之所以这出戏里的剧中人物个性突出,鲜明。这些与村上的书记,村长的意见是不可分割的。由于对农村村级机构不熟悉,把“当选证”还写成了“任命书”。这些到现在还在笑的笑话着实让我有几分汗颜。

每出戏都有自己的戏胆,也就是高潮部分。《试官》这出戏的戏胆就是“试”大学生年轻稚嫩的肩膀,能挑得起为全村当家作主的重担吗?于是剧中就出现了三试新村官的场景。一试你有没有“当家作主”的决心和魄力?二试你有没有“当家作主”的公心和高尚?。三试是你有没有“当家作主”的学识和能力?当大学生村官周海棠受到刁难后,她还苦口婆心的对农村发展休闲农业的未来前景进行描绘和分析,当她积极热情地展现出她亲手绘制的生态农庄的规划图,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一条龙效果图时,“三试”村官才算有了个了结。著名评论家曹光辉老师对《试官》这出戏在株洲日报上发表了评论。他感觉小戏不轻有重量,《试官》三试成功,凸显了主人公周海棠所处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在塑造周海棠丰满的形象之时,也托起了剧中人满堂客爱家园敬好“官”的试官情深,可与周海堂并列比美的乡村人物,同时走进新农村新人物的时代画廊。”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为了一条离奇的社会新闻想象力迸发,把一个老实巴交的或者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乞丐定格成自己故事中的原型,曾经为自己不期而遇的一个念头暗暗立誓写一个好的剧本等等。这些应该称之为灵感,灵感是什么?到现在似乎明白灵感就是睡觉最浓时的鼾声,太阳或者月光下的影子。很多时候会莫名其妙的问自己,我真的能编剧吗?真的能写得出来吗?等到剧本出来以后就会神经质的问自己,这就是你写的男女主角吗?你真的了解他们吗?过去天真或者固执的总认为编剧就是把生活当中的人与事复制,其实不然。艺术不是复制生活,它是对生活有所选择的。剧本的成功与失败,戏剧思想和立意尤为关键。除了编剧本身对生活的理解,重要的是去发现和挖掘。

《试官》在排练期间得到了省艺术研究院以魏俭,陈泗海老师为主的专家考评组的宝贵意见。专家们细心,耐心的分析剧本,尤其是谈到编剧技巧时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试官》其实就是“试”大学生村官当家作主的担当精神,爱乡情怀,创业追求,智慧果实。应该说,这就是周海棠性格的核心。也是这个作品思想文化底蕴的刻意追求和对人物性格的锐意发掘,让艺术技巧最灵动地去接地气的戏剧结果。这出戏从萌芽到结果花了很多的心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这出戏真正的排练时间不是很长,初排到彩排加起来不会超过25次。各方面给的温暖也是时冷时热,到后来干脆就是抱着自我牺牲的壮烈情怀来面对这出戏的排练及命运。始料未及且幸运的是这出戏闯进了18强。当初的想法是为冲金夺银而去,最终获得铜奖第一名。要说心里不纠结肯定是假的。回过头来冷静的细想,从根本上找原因,还是因为自身的不足,除比赛当晚音响,打击乐,演员接二连三出现问题外。最关键的毛病应该还是在编剧身上。

本届艺术节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些优秀的作品凝聚了每一位剧作家辛勤的汗水,字字如金,弥足珍贵。不仅仅拓宽了我的思路,在编剧技巧上也让我有了明显的进步。好的作品无论从故事结构,戏剧思想,编剧切入点都找得非常的精准。都是从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开始,没有刻意的浮夸。观众感到很亲切,有的剧本非常注重细节,注重剧场效果。既有观众的笑点,也能赚到泪点。这些精品力作的确让我折服。相比之下,面对铜奖自然释怀。生活其实是最好的编剧。面对生活我由衷的感到欣慰。

编剧对我来讲才刚刚起步,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花鼓戏《试官》会像一串紫色的风铃,会时常在我成长的十字路口响起。会唤醒我徘徊在路口时的脚步,会唤醒我徘徊在纸端的笔尖。编剧对我来讲是生活给我的一次重生。成长是一场刻骨铭心的蜕变,唯有经历才会懂的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将会义无反顾的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明天。老婆说我脚踩到狗屎了,第一次写剧本就参加艺术节居然还得奖了。我冁然而笑,获奖的感受五味杂陈,第一感觉是羞愧,和那些没有入围的作品比起来,我的运气确实已经很好了!

(责任编辑蒋晗玉)

猜你喜欢
小戏花鼓戏村官
唱村官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