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2016-11-19 11:16王钊杨浪
体育师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足球学校培养体系

王钊 杨浪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恒大足球学校的培养目标理念、目标、选材、训练实施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33

1 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

1.1 培养理念

恒大足球学校的培养理念概括起来为“文化为根,足球为本,成才为旨”,传统足球学校在足球人才培养中忽视了文化课教育的重要性,文化课淡为可有可无,只重视足球训练及比赛成绩,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学训矛盾突出。恒大足球学校在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足球训练与文化课教育紧密结合,将足球训练与文化课教育的重要性摆在相同的位置。在训练内容的设置上,充分尊重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年龄稍小的球员以培养足球兴趣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扩大体能、技战术训练的比重,并合理控制训练的时间,严格把控训练的强度,杜绝揠苗助长。在文化教育方面,充分保障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与质量,基础文化教育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知名学校开展合作,建立从小学至高中的教育体系。恒大足校的理念是试图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学生创造多条成才之路,多个人生选择。

1.2 培养目标

恒大足校的培养目标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培育两类合格人才,即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二是树立先成人、再成才、最后成星人才培养观”。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球员文化课的教育,球员在足校接受正规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保证各科成绩合格,培养有文化素质的球员,而不是不学无术的文盲式的球员。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是指学生在恒大足校通过足球训练能获得一项足球特长,如果不能够成为职业球员也可以在大学或社会中凭借足球特长得到尊敬或获得一个职位。恒大足校期待通过类似的教育方式,将足校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高素质球员。

2 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选材体系

2.1 选拔对象

恒大足校选材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各中小学以及业余体校的青少年学生,其中以三至六年级(9至12岁)的学生为主。在选拔苗子时,恒大足校有意识寻找有基础、有培养潜质的学生,或足球成绩突出,或文化成绩优秀。部分中小学与恒大足校签有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往足校输送足球人才。广东、湖南等五个省的学生人数占据了总人数一半以上,由于恒大足校坐落在广东,因此五省之中,广东省的学生人数最多,外籍学生遍及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

2.2 球探体系

恒大足球学校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具有天赋的足球苗子,专门设有球探体系,并制定了严格的球员引进流程。恒大足校的球探体系由专职球探和临时球探组所构成。专职球探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搜罗具有足球潜质的青少年,带回足球学校进行训练。在西方足球发达国家,许多职业俱乐部以及著名青训营包括阿贾克斯青训营都十分重视球探的作用,专门设有的球探职位,球探凭借自己的慧眼和经验去发现和挖掘天赋小球员,在选材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足球巨星都是被球探给发掘出来的。恒大足校是我国在选材中较先设立球探体系的足球学校,做到与国际接轨,在选材方面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专职球探仅有2名[1],数量相对较少。

2.3 选材方式

恒大足球学校在选材方式主要通过智力测评、身体素质测评以及足球技能测评三轮测评来进行。在测评过程中,严格根据人才选拔标准来挑选学生,只有通过了测试才能进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教练员中,所有教练员均认为选材工作对训练的最终结果有影响,83.1%的教练员认为恒大足球学校的校领导对选材工作重视,这说明恒大足校确实十分重视选材工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49.2%的教练员认为足校的选材面较窄,而且在被调查的教练员中,认为自己在选材工作中具有最终决定权的只占到总比重的1.7%,35.6%的认为自己有部分决定权,61%的认为自己在选材工作中没有最终决定权。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恒大足校的选材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恒大足校、在以后的选材工作中应适当拓宽选材的范围,扩大教练员在选材中的决定权,以及增加球探的数量。

3 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过程

关于培养过程,主要从教练员、足球训练、文化课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1 教练员情况

3.1.1 教练员等级

恒大足校的外籍教练员均获得欧洲最高等级教练牌照,即欧足联A级牌照,执教水平较高。在恒大足校被问卷调查的中方教练员之中,获得A级的占总数的1.7%,获得B级的占5.1%,C级证书的占25.4%,D级证书的占64.4%,这说明恒大足校教练员中持有C级和D级证书的占了主体部分,虽然只有少数教练员的级别较高,但是对于恒大足球学校教练员这一职位,获得C级、D级证书的教练员完全能够胜任。

3.1.2 教练员学历及执教经历

被调查的教练员中,获得本科学历的占到总人数的86.4%,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有13.6%,这说明恒大足校的教练员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以本科学历为主,还有少部分教练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高学历的教练队伍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足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在这些教练员之中,有6.8%是属于退役后执教,20.3%是属于退役后进入学校学习再执教,67.8%是属于体育类院校毕业后执教,5.1%是属于师范类院校毕业后再执教。

3.2 足球训练

3.2.1 训练安排

在足球训练的组织形式上,恒大足校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是8人制足球训练,六年级至高三年级进行11人制足球训练。足球训练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同一个班级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训练,每个班级又以队的形式进行训练,一个班级大概40多名球员,8人制的每个班分为三个队进行训练,11人制的每个班级分为两个队进行训练。恒大足校在训练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了球员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的训练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在被调查的教练员中,23.7%的教练员认为足校目前的训练安排以及训练方法非常合理,59.3%的认为足校目前的训练安排以及训练方法比较合理,被调查的教练员之中没有人认为恒大足校的训练安排以及训练方法不合理。

3.2.2 训练时间

在训练时间的设置上,足校采取的是“四练一赛”制。每周的周一、周二、周四、周五进行一次训练,一周共四次,周三休息,小学部和中学部的训练时间一般是错开进行,即小学部上午训练,则中学部下午进行训练。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每次训练时间均为90分钟,精英班的学生每次训练的时长为110分钟。周六进行一次比赛,称为“恒大杯”校内联赛,学校现有 130 支队伍,分为 16 个组,每8个同年龄阶段以及水平相近的队员分到一组,组内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

3.2.3 训练考核评估方式

恒大足校对足球训练的考核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教练员和球员。对教练员的考核评估的主要标准是教案的执行情况和对学生训练的管理情况。对球员的考核评估包括球员进行体能测试和技能测试的结果,外教和中方教练也会对球员的表现进行评估,球探也会观察球员的表现,如果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会被选进梯队预备队。恒大足校的考核评估方式相对来说多元化的,考核的内容不仅考核球员基本的体能、技战术能力,还包括球员平时在课堂以及比赛中的表现,考核的主体不仅包括外籍教练员、中方教练员,还包括球探。相对来说,考核评估方式是比较合理的。

3.2.4 竞赛体系

恒大足球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丰富的竞赛活动,既有校内比赛还有校外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来锻炼球员的足球技战术水平,并检验球员训练的效果。校内的比赛项目主要包括“恒大杯”校内联赛、邀请赛以及冬夏令营。恒大足球学校通过将足球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用比赛来检验训练,不同级别的梯队球员全年参加比赛的场次达20多场至40多场不等,队员们从小就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成长,比赛的目的主要是锻炼球员的技战术水平,检验训练的效果,使球员从小学会适应比赛,不过分强调比赛的胜负。

4 恒大足球学校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

4.1 构建以足球学校为中间纽带的三级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恒大足球学校的办学经验,我国应构建起以足球学校为中间纽带的三级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恒大足校的生源来自于各中小学以及业余体校的青少年学生,经过系统训练,足球技能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有机会进入恒大俱乐部后备梯队,往职业球员的方向发展。此三级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基层为校园足球、业余体校、业余足球俱乐部、足球培训中心等,目标主要是针对6至12岁的学生,中间层次为足球学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目标主要是针对13至17岁的学生,最高层次为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作为业余训练转向专业训练的纽带,实现球员由基层学校向职业俱乐部过渡的纽带。

4.2 不同的培养方式之间应建立合理的联动机制

足球学校与校园足球、业余体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等不同的培养方式应根据各自的特点,主动建立起合理的联动机制。联动机制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联动。横向维度则以几种培养方式之间的合作为表现,如恒大足球俱乐部的后备梯队球员安排在恒大足校进行训练,足校学生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可以入选到恒大俱乐部相应级别的梯队,成长为职业球员,拓宽了足校学生的出路;俱乐部梯队球员在足校学习训练,既可为俱乐部节省培养成本,还可以保证梯队球员的文化教育的系统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其他培养方式间同样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横向联动机制。如业余体校加强与附近中小学的合作,将体校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安排在建有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有利于缓解学训矛盾;中小学则可以邀请业余体校教练员到学校指导足球训练,与业余体校、业余足球俱乐部等单位多进行足球比赛,加强互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后备人才培养更好地发展;纵向维度主要表现在招生、培养过程与学生出路上,如恒大足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全国的中小学,特别是一些建有合作关系的小学,鼓励中小学将优秀的足球苗子输送到足球学校学习训练,对于一些不愿继续进行足球训练的学生,恒大足校也将其输送到各级中小学。

4.3 加强与足球强国的合作,引进其先进的青训理念

恒大足校与世界顶级豪门俱乐部进行合作,学习皇马的青训理念,由皇马俱乐部派遣教练团队负责足球训练,同时足校还派遣尖子队员到西班牙进行培训。恒大足校这种国际化视野与做法值得提倡。国外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非常完善,青训理念十分先进,我国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应加强与足球强国的交流与合作。其他有条件的足球学校也可以学习恒大足校的方式,与国外著名俱乐部合作办学,积极学习其先进的青训理念,聘请高素质的外籍教练,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校园足球也可以与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互换交流生,派遣教练员到国外进修、开展青少年学生国际友谊赛等。

4.4 保证教练员及文化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青少年球员的足球技能水平与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业务水平出色的教练员才更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球员。不论是足球学校还是校园足球等培养单位,在后备人才培养中要注意引进优秀的教练员,为教练员创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切实抓好文化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

4.5 保证球员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与质量

学训矛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所存在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将文化教育与足球训练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保障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为了顺利解决足校学生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恒大足球学校的文化教育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合作,由人大附中派遣专家团队主管足校的文化教学工作,并派教师团队担任主科教师,还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足校学生所接受的文化课程与其他中小学相差无异,文化课教育的时间与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4.6 为球员创造多元化的出路

球员出路单一的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恒大足校设立了小学、初中及高中,并且正筹划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恒大足球学院,以本科作为办学层次,足校学生便可在足校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中甚至是大学,为足校学生打造通畅的升学途径。另外,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保障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保证学生学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质量。足校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如果走不上职业球员道路的也可以选择考取大学甚至是去到国外与恒大足校拥有合作关系的大学留学。恒大足校在用实际行动积极为学生创造多条出路,保障学生不因足球学习而耽误人生前程。其他足球学校或者业余体校、俱乐部梯队在后备人才培养中也应该积极创造资源条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出路。出路问题解决了,才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吸引到更多的生源,实现后备人才培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林,张廷安. 欧洲足球职业球探研究 [J]. 体育文 化导刊,2013,9(9):71-74.

[2] 高翔. 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D]. 武汉体 育学院,2014.

[3] 刘江南. 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4.

[4] 刘江南. 恒大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的思考与实践探 索 [J]. 体育科研,2015,(36)4:1-2.

[5] 韩勇,王蒲. 我国足球学校现状与对策研究 [J]. 首 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2:68-72.

[6] 胡伟. 荷兰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及相关理念探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1-3.

猜你喜欢
足球学校培养体系
新型足球学校不是一所真实的学校 而是一个足球学校的概念
足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探讨
足球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护持
乡镇“足球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下球员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