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播直播“动”起来
——浅析“1·24”大型现场直播《开往家乡的列车》

2016-11-20 09:03李曙光
声屏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场直播老乡直播间

□李曙光



让广播直播“动”起来
——浅析“1·24”大型现场直播《开往家乡的列车》

□李曙光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中,信息传播速度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新媒体的“大杀器”。而即时同步直播也一样成为广电媒体热衷使用的手段,让信息传输零时距。

2016年1月24日,春运第一天,1500名在广东务工的湖北籍老乡免费乘坐广州至武昌的3016次列车回家过年。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交通广播精心策划进行了一次广播直播的实验性探索,在行进的列车上搭建直播间,推出大型现场直播《开往家乡的列车》,见证湖北老乡们的温暖回家路。

本次现场直播是中国广播直播史上首次全部在移动的列车直播间输出信号,实现了主持人、嘉宾、返乡乘客和亲人多方通话无障碍。同时,直播在微博、微信和社区等新媒体客户端实现图文、音视频全媒体直播,平台阅读量超过了220万。整场直播以其全新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和明快的节奏赢得听众和网民的广泛赞誉。

现场直播强调随着事件发展把现场解说与现场音响同步合成、同步播出,同时节目内容要求播报、描述、录音、访谈、互动等多元化交叉使用,叠加在变化着的新闻事件和移送传输的技术之上,使得现场直播因不确定性带来的困难进一步放大。如何让这次带有探索性的现场直播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随“动”应“变”最重要。

多点移动,强化新闻“进行时”

为生动反映1500名湖北籍老乡的温暖回家路,本次现场直播一改以往与设置在广播电台主直播间相辅相成的信号输出形态,所有信号一律从列车直播间输出,保证了传播时效上的同步。

技术上的突破拓展了广播现场直播的空间,列车直播间以移动态的方式打破了以往直播相对的静态平衡,从而带来了直播整体节奏的变化、气氛的变化以及内容的变化。

为保证直播顺利适应“变化”,楚天交通广播与广东羊城交通台、广铁集团前期进行了多次沟通,技术人员拟定了详细的直播流程及各类信息传输方式,确保直播的各项对接工作不留缝隙。

为保证直播万无一失,技术人员提前在直播路线上进行了实地信号测试,选择了四个最佳直播时段。根据列车行进进程,选择了发车前后、广东韶关段、湖南株洲段、到站前后共计4个小时的时间内择时进行直播,与武汉总控机房全面对接,随时切换,确保第一时间呈现第一新闻现场。但在实际运行中,一样要考虑列车因为天气、调度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晚点。为此,根据可能出现的意外,直播团队制定了五套应急方案,随时根据节目需要修改技术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节目内容的要求,保障直播的安全。

在这一千多公里、13个小时的移动直播线路中,列车直播克服了信号、传输、空间等若干“第一次”难题,在移动中成功实现了广播直播间的所有功能,实现了语音与4G的移动传输,取得了广播移动直播中的新突破。

列车直播处在不断位移的状态下,而列车直播的内容信息也同样在不断更新的状态。正因为有了列车在物理意义上的移动,也有了直播在内容上的生动。主持人随列车的行进介绍情况、访谈嘉宾,节目内容随列车进程变化而变化,受众始终有身临其境之感,让新闻始终处于“进行时”。

内容为王,保持主题“层次感”

直播借助技术突破,但内容依旧为王。如何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春运第一天爱心专列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直播团队进行了内容设计上的整体规划。

按照内容设计和即时直播,这次现场直播分为四个篇章:《牵挂》《欢乐》《情深》《相聚》。第一篇章《牵挂》以列车发车进行时为直播切口,介绍这次“暖冬行动爱心列车”活动主办方出于对部分贫困湖北籍老乡返乡过年“牵挂”的活动初衷,穿插老乡家人在湖北的“牵挂”;第二篇章则以列车行进在广东韶关段为切口,展现老乡们踏上回家路的兴奋和激动,穿插游戏环节、求婚仪式,诠释主题“欢乐”;第三篇章《情深》则以访谈主办方广东省湖北商会、列车长、医疗队、志愿者为主,描述对乘客服务的“情深”,节目穿插1500名乘客中9名乘客的生日仪式,将“情深”主题推向高潮;第四篇章的《相聚》一样感人至深,节目开始不仅直播了列车上乘客与荆州家人的通话,而且直播了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惠玲走进车厢欢迎老乡们回家的场面,而记者一样在连线里介绍了列车到达武昌站之后“爱心接力”的转运对接情况。四个篇章层层推进、有机穿插,烘托出爱心列车在社会各界关怀下温暖前行的重大意义。

本次现场直播采用了记者连线、嘉宾访谈、背景介绍、记者探访、受众互动、歌曲穿插等多种报道手段。丰富而多元的报道手段,使节目整体上富于变化,更加符合受众的收听规律,充满了感染性和冲击力。

这是一位叫“LiuxX”的听众在互动平台上的留言:“下午我听广播的时候真的哭了!因为我想起了我在广东当兵的那五年。春节、家和家人是我们多少游子的期盼和牵挂,到现在我都一直坐在车里等着晚上的最后一次直播。”

临场调度,突出现场“应变力”

因为正在进行的不确定性,列车移动直播这种节目形态对于参与人员就是一种挑战,从文案、直播、调度、技术乃至应变任何一个环节都异常重要。

移动、多点直播,节目内容层层推进,更加全面,但容易出现衔接不畅、主次不分的情况。本次现场直播提前一个月开始策划,制定了“大气、重点、亮点、生动”的直播原则关键词,脚本五易其稿。

现场直播中,列车直播间的三名主持人始终以解说现场情况、穿插活动背景为主,同时相机与多位嘉宾访谈,即时连线分布在广州火车站站台、列车车厢、武昌火车站的6名记者、随机采访乘客,并通过穿插片花和互动、歌曲的形式舒缓节奏,保证了节目衔接自然,节奏明快,张弛有度,始终能吸引着受众。

现场直播的即时性、不确定性,让直播过程充满了无穷的变数,但这种变数也给了广播人更多的创新空间。以自变对不变,是主动出击,更是自我更新,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预判,以及主动调整以后应急机制的建立。

本次直播中,记者连线采用4G电话,发现容易出现的一个信号问题就是,如果记者在车厢人多或者大量人员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信号会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直播文稿中原定的车厢记者9点02分现场连线列车启动改为站台记者连线,描述车厢外和车厢内相互挥手告别的情景。事实证明,无论是信号效果还是内容展现都不错。

“变”还是“不变”,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突出核心内容、是否有利于直播的顺利进行。直播前一天,活动主办方提供了两个信息,一个是湖北荆州两个青年乘客是赶回去结婚,一个是九位乘客在春运第一天1月24日过生日,主办方想表达祝贺,但还没找出适当的形式。这不是现成的“亮点”吗?在本次直播的内容中,就增补了一对准新人的求婚仪式和九名乘客的生日仪式两个内容,而主持仪式的就是三名直播主持人的一位。仪式中生动自然的对话,加上车厢乘客们热情的祝福,使得偏于静态的直播增加了不少生动的元素。这样即兴的调整与变化,就需要敏锐的新闻直觉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作依托。

再如,原定在第三篇章专访主办方广东省湖北商会秘书长,但第三篇章中开始的生日仪式中,商会秘书长临时致辞送祝福,同时对1500位湖北籍老乡表达慰问。处于这一临时增加的“变故”,直播取消了原定的专访,而是以受众、网民的互动内容进行回应式的“替补”。

正是基于在技术、策划、内容、应变等诸多环节上的努力,大型现场直播《开往家乡的列车》在直播过程中备受听众、网友的关注,互动参与热烈,微信微博电话等各种互动平台上的留言达到900多条。大家在对返乡老乡们进行祝福的同时,也对直播提出了赞赏,认为“时效强,贴近性强,形式新颖,节奏明快。”而有新闻从业人员也直指这是“一次成功的直播、一次大胆的创新”。

不难看出,广播直播有着无限的探索空间,多些这样的探索,移动直播必将成为广播对抗新媒体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现场直播老乡直播间
“羲和号”开直播间
《老乡系列》之八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我们的直播间
Waves SoundGrid系统在广播电视现场直播中的应用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苏区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