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的艺术创作理念

2016-11-20 12:03孙英华
剧影月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巴赫创作音乐

■孙英华

浅析巴赫的艺术创作理念

■孙英华

古往今来,我们对巴赫这个在欧洲音乐史上,巴罗克时期打上深深烙印,并被传为佳话的伟大作曲家已是耳熟能详地了。然而如何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巴赫,深入探究其创作作品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三个角度,即宗教观、独特创新、人文思想,分别阐述并窥探隐藏在巴赫内心的声音。

宗教观 独特创新 人文思想

西方音乐经几个世纪的发展,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一位巴罗克时期的重要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为一名教学音乐家,其作品已被人们遗忘了很长一段时间,自从由马勒指挥的《马太爱难曲》之后,人们才对他产生了真正的敬仰,才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于是巴赫才真正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其中的原由何在呢?他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什么地方呢?这是我们即将讨论的问题焦点所在。贝多芬曾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蔡良玉曾指出:“巴赫融会贯通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和他同时代人音乐的创作的丰富经验,特别是意大利、法国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并与德国音乐传统相结合,融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欧洲早期音乐的总结和里程碑”。①然而作为与巴赫同时代的人曾对巴赫的作品不理解,甚至不能接受,这又是为什么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从巴赫的艺术创作理念上来重新认识了解他,对我们演奏理解他的作品有巨大帮助,下面将分而述之:

传达上帝的心灵——宗教观

在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从中世纪以来。教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人们把对上帝的崇敬着得胜过一切,也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愿望的追求全都倾注在“上帝”的身上。当然巴爀也不例外,他一生从未离开过教堂,他从8岁在教堂唱诗班担任男童歌手时起,一生都在不同城市的教堂间忙碌,工作环境对巴赫宗教理念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另外,英国蒂姆、道雷在《巴赫传记》中提道:“18世纪德国由于著名的“三十年战争”烽火遍地,毫无统一的迹象,统治者大兴土木建造舒适的宫廷和各种精巧奢华的艺术精品,所有经费都是由可怜的佃农身上压榨出来的。此外,新教入侵后,开启了一连串思考性著作的源流,在许多大学和教堂区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神学主流。”②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和工作环境对巴赫的宗教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由此对巴赫的音乐美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宗教中“上帝“的形象成为巴赫一生创作的动力之源,他认为“音乐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和精神的再生”。③因此无论在他的声乐作品:教堂康塔塔、世俗康塔塔,受难曲等还是在他的器乐作品:前奏曲、变奏曲、赋格等中我们已看出仿佛他在虞诚的向上帝诉说着人事间所遭受的苦难,以渴求幸福,自由的美好生活这样一根艺术创作主线,因而他的音乐总是给人以严肃、庄严的感觉,在音乐表达的人生哲理方面来说无疑是深刻的,宗教观念的影响与后来18世纪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美学思想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巴赫引起许多同时代人的批评,其实之间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矛盾,正如恩里科、福比尼所说:“夏博对巴赫的指控,其音乐概念基本是毕达格拉斯学院和神学的巴赫与他的攻击者之间没有交汇点。”④从西方音乐史发展来看,这也是由其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海纳百川、独特创新

说到时代特点,我们不难想到巴赫所处的时代——巴罗克时期,“在这个时期无论在风格上或创作方向上并没有得到统一,不只是在文艺复兴的种种实践(意思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十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持续着,而且巴罗克这个概念所能包含的观念也统治欧洲各部分。”⑤由此可以看出巴罗克时期处于艺术发展中的 “纷乱”时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巴赫的伟大在于将各种音乐体裁及形式在他的笔下得到统一及升华。例如他将组曲这一体裁形式及复调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还有对管风琴、钢琴创作的贡献是无可厚非的,这也为继巴赫之后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许多后辈作曲家提供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形式上丰富的创作源泉,因此用“大海”这个词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也与他的谦虚谨慎、刻苦钻研、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是分不开的。然而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完全抄袭前辈的作品,其实不然,在音乐体裁、形式上、技巧上、他认真研究并总结,凭借他超凡脱俗的音乐思维能力,凭借他对宗教的虞诚,对华达歌拉斯学派的“数”和谐理论的信仰,来表达一种“理性”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德国克劳斯·艾达姆在《巴赫传》中提到:“《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有很多新创造,作品的形式也有新意,赋格实际天衣无缝地融入了托卡塔之中,其赋格主题在巴赫后来的长期创作生活中一再出现的典型形式:无休止的1/16音符的运动及其旋律的发展和一个长音主调的永恒的对应,这个赋格主题,却没有借鉴任何流派,完全是他自己的思想结晶。”⑥此外他对大小调体系的确立为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发展铺平了道路。其实在这些伟大成就之后,他在创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受当时“模范自然说”理论的的影响,其模范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自然音响,语言音调、其中更为关注的是对语言声调的“模仿”。⑦在《马太受难曲》中,传福音者的模仿音调无不是受这种理论影响的鲜明写照,因此,巴赫的作品显然在体裁形式及技巧上有独到之处,但受后来“主情论”的影响,使人们对巴赫的作品感到难以理解,我想这也是被人们所遗忘的重要原因吧!当然这只是因为在音乐美学领域的发展中,当时对音乐的表达方式、表现内容,对音乐的理解没有找到真正的切入点。

追求人性的解放——人文思想

美国音乐家梅纽因和柯蒂斯在 《人类的音乐》一书中说到:“巴赫的音乐是架在永恒与世俗,神圣与现实之间的一座尊贵典雅的桥梁。”⑧蔡良玉在《西方音乐文化》一书中指出:“不论是他的作品也好,还是他创作时的精神面貌和心态也好,都反映了巴赫的人文主义思想。”⑨这种反映在巴赫精神骨子里的人文精神我们不难理解,他的曲俗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b小调弥撒曲》等作品中无不是在宗教音乐的基础上闪烁出“人性”的光芒,例如在《b小调弥撒曲》中“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的范例之一,它包括传统的 《慈悲经》《荣耀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五个部分,共24首分曲,其中渗透着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那种对和平的祈求,对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事间的优虑,苦难感人肺腑的同情,激起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祸连年,饥寒交迫的德意志人们强烈的共鸣,其意义远远起过了一般的宗教仪式音乐。”⑩对巴赫身上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使我们不难想到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运动被看作是对长期以来的教会思想的一种反叛,要求人们摆脱精神枷锁,追求人性的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在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创作由来,“十二平均律”的创立不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更丰富了音乐的表现能力,从中我们也不难窥探出闪烁在巴赫身上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巴赫的一生创作当中,宗教观与人文思想成为巴赫创作主要思想源泉,其中宗教观起着主导作用。这对我们理解巴赫作品有着巨大的帮助,由此可窥探出隐藏在巴赫心中的声音——在茫茫宇宙中,上帝与人类同在,人类在遭受苦难的同时,上帝也赋予人类浩渺烟云的音乐和谐之美。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戴维斯还指出:“巴赫的音乐构架好象是由宇宙的原始力量支配的,就如同地球的地形地貌皆由对立的元素和气候决定那样,依我之见,巴赫代表了西方音乐,努力追求达一千年的那个理想。”(11)

①⑨蔡良玉著《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12月北京第一版

②[英]蒂姆、道雷著《巴赫》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1月第一版

③④恩里科、福比尼著 修子建泽 《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⑤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8月北京第4次印刷

⑥〔德〕克劳斯.艾达姆《巴赫传》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第1版

⑦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7月第2次印刷

⑧(11)〔美〕耶胡迪、梅钮因、柯蒂斯、W、戴维斯 《人类的音乐》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⑩曹遂令、李婧《西方音乐文化教程》中国传煤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巴赫创作音乐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音乐
创作心得
音乐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