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话题简洁的舞美
——评话剧《一九七七》的舞台设计

2016-11-20 12:03王晓东
剧影月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王晓东白桦树舞美

■王晓东

沉重的话题简洁的舞美
——评话剧《一九七七》的舞台设计

■王晓东

虽然看话剧《一九七七》之前就看过电影《高考一九七七》,而且读了话剧剧本,但依然想去感受那有温度、有气息的现场感。为了重温笔者踩着上山下乡尾巴度过的那段峥嵘岁月,再看一眼那熟悉的农场,听听那扑扑扑,熟悉而又亲切的拖拉机的轰鸣,抚摸与我们一道成长,见证岁月的白桦树。

我在话剧《一九七七》里面更多的是寻找这个剧的舞台氛围,寻找那熟悉的、闭着眼睛都能找回的宿舍,都能找到的连部。那一棵棵挺拔的白桦树就如同伟岸的身躯在护卫着我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见到他们心里格外踏实、透亮。看到舞台上那一排排稀疏的白桦树,会使人产生许多的联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活中虽然也有龌龊的事和人,在那个命运共同体中也有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曲折,但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和命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犹如一棵棵白桦树连成片,筑起令人肃然起敬的树林。如连队的领导为阻止知青自愿报名高考,而私订附加条件时,他们会挺身而出争取自己正当的权力。相比现在职场中的某些年轻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相互抵毁。当年的我们,他们身上似乎多了份果敢的担当、责任和友情,能够摒弃前嫌,一扫如今职场的的庸俗、私利的争斗。现在看来,环境能锻炼人、改变人、影响人的说法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改变,而且自然环境也会 潜意识地影响着人的情绪、培养人的情操。正所谓见物生情,确是物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

话剧《一九七七》的舞美设计采用了还原历史,再现现实,既简洁、朴实、明快,又不失萧瑟而冷嗖嗖的寒意,透射出清新和希望的色调。这种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很自然的将过来人、观众带入情境,既让人们感受到了文革十年的寒意,又使人们看到了社会恢复活力前的曙光,给人以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勇气,又给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遐想。当连队的主任陈甫德问自己最信任的知青、接班人潘志友是否也想报名参加高考,离开农场时,潘志友不得不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要报名参加高考,但却又怕伤了最信任自己的领导的心,违背了自己扎根农场一辈子的誓言。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那个畸形的年代,那些表现的最忠诚的要在广阔天地扎根一辈子的人,往往一有机会也是离开农村最早最快的人。对于他们,我们无可指责,他们是畸形时代的畸形儿。参加高考,离开农村是那一代人的梦想,那是他们的权力,是他们选择人生的权力。虽然这个选择要背弃此前的选择,要放弃承诺的痛苦,虽然这个选择未必就能成为现实,但是他们还是有信心对自己的人生作一次选择。而辅之以艰难抉择的,始终是他们熟悉的、冷静的、日夜相伴的白桦林,以及将他们的心带往远方,那个美妙世界的火车气笛声,两者形成的对比,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更是未经历者不可想象的情丝。

话剧《一九七七》虽然是知青题材,却没有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故事描写的那么晦涩、灰暗。知情群体中那份真实、真诚的情感,以及他们渴望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和善意,同样也像那白桦树一样直率、坚毅。舞台美术拟人化地将白桦树与知青的人格、人心、人品有机地揉和在一块,似乎把那冷清的天、地、人三者融为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使观众看到了这样一群历经磨难的兄弟姐妹,在农场这样一个大家庭,尽管生活的不如人意,有许许多多的磕碰,但始终透着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保持着一种大家庭式的氛围。尤其当我们看到那熟悉的拖拉机出现在舞台上,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陈主任亲自开着拖拉机,送知青们去赶考,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会被陈主任的举动所感染。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他希望知青们能留在农场,那是他们那一代人对土地的眷恋,眷恋这片土地有新人来守望。就如同那白桦树守望着土地,如同父母守望着儿女,既希望儿女能有更好的发展,又难舍子女远走他乡。这是白桦树对土地的思恋,更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守望。

这是我对话剧《一九七七》舞台美术设计的感想。

猜你喜欢
王晓东白桦树舞美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一颦一笑
比大小等
平静
白桦树的生长习性及幼苗养护措施
窗边的白桦树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白桦
《无法减肥》等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